差之毫厘,繆以千里。用趙清山時代的話說,一百萬分之一毫米的誤差,就可能造就一場巨大的災難!所以度量,是個大問題。大唐,長度有里、丈、步、尺、寸,寸以下便沒有更細微的度量單位了。重量單位稍微細微一些,有鈞、斤、兩、銖、圭。體積單位有石、斛、斗、升、合。
這些單位,相比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單位,那精確度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要想讓數理化這些學科在大唐生根發芽,然后壯大,就必須改變大唐當下不精確的度量單位。可是,僅僅依靠趙清山自己,要將國際單位在大唐推廣,估計得等到猴年馬月。想到這里,趙清山決定,忽悠李二陛下,然后用朝廷的力量來發展國際單位。
“陛下,三位,大唐目前的度量衡都源于秦代吧?”趙清山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開始誘導。
“確實源于前秦!”李二陛下點頭同意這種說法。
“那么,趙某敢問陛下和三位,這些度量衡從前秦至今,可有過變化?”趙清山推了推眼鏡,繼續提問。
李二四人對視一眼,然后相繼搖頭。漢武帝前,百家爭鳴,也就是那樣一個思想空前解放的時代,度量單位和度量衡有了極大的發展。后來強秦一統中原,始皇帝統一漢字,統一度量衡。然后,就沒有了然后。強秦二世而亡,劉漢取而代之。武帝罷黜百家,然后百家遁世而去。此后神州大地就陷入了紛爭四起,然后短暫統一,再起紛爭的時代。三國、魏晉然后五胡亂華。祖宗留下來的精神文明,在戰亂的沖擊下,越來越殘缺。若非度量單位日常用處最大,估計也同一些文化遺產一樣早已殘缺不全,何談發展?
“某族中又句話!”趙清山遞給李二一個你懂的眼色,然后繼續道:“一萬分之一毫米的誤差,就會造就一場無比巨大的災難!這種災難叫做人禍。而毫米,就是一種長度單位。”
趙清山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指甲,然后說到:“大概一個指甲的厚度就是一毫米。”
“不可能!”魏征一臉不信!
別說魏征,就連看過《中國通史》,知道趙清山是未來人的李二陛下都覺得不可思議。房杜二人更是一臉不信!
趙清山沒有解釋,他只是深深看了李二一眼,仿佛在說:我有必要騙你們?
趙清山說的確實是事實,他曾經網上看過一篇報道。國外有一座橋梁,因為一絲誤差,最后坍塌,造成的損失不可計數。
“繼續說下去!”李二陛下最終選擇相信,示意趙清山繼續。
趙清山將三張圖紙鋪開,然后才開口道:“這張犁,因為結構簡單,誤差大一點,依然可以使用。可是這風車和水車,就必須精確到毫米!特別是內部軸承,某設計全用精鐵打造,粗了,組裝不進去,細了,拿來沒用!風車和水車都是高逾三丈的龐然大物,一旦因為些許誤差造成坍塌。陛下,三位,敢問其中損失是否堪稱巨大?若是十座,百座風車水車坍塌,其損失又何其多?”
趙清山的話直接震懾到了李二四人,一兩座坍塌,大唐對整個大唐來說算不得什么。若是百座,千座,這不是大唐目前的財政負擔得了的!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氣,環顧一下還在震撼中的房杜魏三人,然后開口道:“以趙卿之見?”
“召集巨匠鬼工,將度量衡進行精確,至少要精確到毫米!然后,由朝廷強制推廣。”趙清山淡然說道。
李二陛下再度陷入沉思,不是思考要不要做,而是思考這樣做的難易程度。
魏征再次先于李二陛下開口了:“不可!趙夫子可知,這樣做,會有多少人反對?一個不好,天下將紛爭再起。”
魏征并未危言聳聽,有些事情,越模糊越好。特別是對地主階級來講,同樣的收租,斗與斗可以不一樣,石與石之間的差別能更大。如果真的將度量單位精確化,勢必觸動一大群人的利益。
趙清山哪里想到過這些問題。也正是此時,趙清山才明白,時代的局限性,使大唐根本不適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若非如此,王介甫的北宋亡不了,張居正的大明已然得救。
看著趙清山沉默,原本有些意動的李二陛下開始徘徊。
趙清山突然拍了一下大腿,哈哈笑道:“怎么把這茬忘了!”
李二四人迷茫的看著趙清山,心中翻閱著無數的典籍,最終得出的答案是一句異口同聲的問題:甚?
“嘿嘿!”趙夫子嘿嘿一笑,
不知為何,李二陛下看著趙清山那得意的笑容就來氣。不就是晚生一千年嗎,嘚瑟!
“別賣關子,有辦法快說!”李二陛下黑著臉說到。
“陛下,諸位,咱們可以試點嘛!”趙清山微微一笑,然后胸有成竹道:“就在長安,咱們將度量衡制定好以后,現在長安試行。若是效果好,咱們再一州,一道的推廣。”
這個辦法不錯!杜如晦眼睛一亮,開口道:“陛下,此法可行!這樣一來,即便有人反對,也不過一州一道。如今天下大定,一州一道的力量不足為懼。”
李二陛下將目光投向了房玄齡。房玄齡點頭表示可行。
目光轉向魏征,魏征沒有立即回應,而是思索了一會兒才正色開口道:“陛下,臣請下最高禁令,今日之言,若是傳出去,以叛國論處!”
“魏卿,有這么嚴重?”李二陛下眉頭微皺,改善度量衡而已犯得著以叛國論處?
“有!”
李二陛下將目光移到趙清山身上,想在趙清山那里得到什么答案。
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魏征的說法是對的。趙清山一臉苦澀,自己只想推廣一下國際單位,何曾想過會升級成這樣?罷了,有困難,也要上!
“魏侍中考慮周全,趙某佩服!”趙清山直立起身,對魏征深深一禮。
得到趙清山的表態,李二陛下點點頭下令道:“玄齡,回去擬密旨,令將作監、軍器監抽調所有鬼工大匠,協助趙清山更改細化度量衡。魏卿負責監察,宇文拓領玄甲一百負責防衛。”
趙清山聽完頓時有些不樂意,自己倒是無所謂,再讓老酒鬼參合進來,趙浩怎么辦?
“陛下,防衛的事情能不能換個人?老酒鬼還要帶小浩學武呢!”趙清山試探著講條件。
諾大的大唐,也就趙清山有這個膽和皇帝講條件。
“別人,朕不放心!”李二陛下搖搖頭,認真看著趙清山道:“就把地點定在周國公府,這樣即可兼顧。朕給你一日時間收拾,所有人員后天一早集結。可否?”
皇帝的略帶語氣,然后房杜魏三人有些驚訝。這種語氣,三人還是第一次見到。
趙清山看著李二認真的神情,鄭重的像李二點頭道:“此事是臣提及,是以臣責無旁貸!”
“善!”李二陛下兩手一拍,定下基調。趙清山成功地將自己和李二忽悠到度量改革之中。
“趙卿,這些圖紙出自你手,朕現在交付給你!等度量的事體完結,這些器具,你一并做出來。”李世民卷好圖紙,遞到趙清山面前。
接過圖紙的趙清山頗為感慨,想不到,這一番周轉,這幾張紙又回到了自己手里,而且還攜帶了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