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 長安寒師
- 一二三石頭人
- 2508字
- 2019-02-24 22:04:55
唐初的行政效率沒得說,李二的旨意快速得到了落實。
子時,劉太監親自帶著圣旨與幾個軍士抵達延壽坊,叩響了陳巨的門。開門的是十歲的孩子陳平。虧得陳平在私塾學習了月余,見到老太監和一干軍士之時,陳平并不膽怯,反而是鄭重行了一禮,將老太監等人引入院子。
老太監點了點頭,心中有些贊譽。
倒是劈柴的陳巨見著老太監和軍士們有些緊張。
“不知這位使君如何稱呼?來小民這里有何吩咐?”陳巨一把丟掉柴刀,上前對著老太監行禮道。
“呵呵,陳縣子,你可不是小民了,以后可不能這樣自稱了。”老太監笑著說道:“咱家姓劉,一個老太監,當不得使君之稱,此來是替陛下傳旨來了!”
“原來是劉內侍!”陳巨再度行禮,卻是有些疑惑道:“不知內侍所言何意?”
劉太監微笑一下,并未解釋,只是拿出圣旨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陳巨一聽,馬上跪了下去,卻是被老太監一把拉住。
“陳縣子,不必下跪,躬身聽旨即可。”
扶起陳巨后,劉太監再次宣讀了圣旨。只是那些文縐縐的旨意陳巨那里聽得懂,一封圣旨宣完,陳巨只聽懂了自己被李二封為從七品武校尉,長安縣子。
自己的軍功那里足夠封爵?若是足夠,早些年前就冊封了,陳巨一臉疑惑。
劉太監自然看明白了陳巨臉上的疑問,俯首在陳巨耳邊道:“別愣著了,陳縣子,你結交了一個好兄弟,還不謝恩?咱家還要去延康坊宣旨呢!”
劉太監這樣一解釋,陳巨就明白了,封爵,全是趙清山的功勞。心中疑惑盡解,再聽到劉太監要去延康坊,看來趙清山也有封賞,陳巨心安理得的領旨謝恩。
一封封賞的圣旨,讓陳巨一家甚為歡喜,劉太監一離去,陳巨立馬吩咐妻子柳氏焚香祭祖。
而劉太監離開陳巨家中,馬不停蹄向延康坊趕去。沒過多久,趙清山的房門被劉太監叩響。
趙清山不認得劉太監,倒是劉太監先于趙清山行禮發問:“可是趙郎君當面?咱家劉海,腆為內宮管事,此來替陛下宣旨,敢問宇文拓與趙小郎君可在?”
“劉內侍請進,宇文拓與趙浩都在!”趙清山微笑著還禮,雖然趙清山不知道這劉海到底是何職位,可內宮管事的頭銜定是不小。劉太監能對趙清山如此客氣,趙清山自然不會傲慢無禮,更何況趙清山本就不是一個傲慢無禮的人。
進了院子,趙清山立刻吩咐老酒鬼和趙浩出來聽旨。
有了此前陳巨家中的經歷,劉太監宣旨以前提前告訴宇文拓和趙浩,只需躬身。而后開始宣旨:“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今有北周漢王遺子宇文拓……中間省略一百字……與國大功,特赦封宇文拓為上輕車都尉,周國公!賜千金,公府一座,銀魚袋……。赦封宇文拓義子趙浩為周國公世子!周國公府可自行幕衛士五十,一應兵甲周國公府可到軍器監領取,亦可自備!”
劉太監宣讀完圣旨,對趙清山三人一禮道:“恭喜趙郎君,恭喜周國公,恭喜小郎君!周國公府就在趙郎君的私塾對面,前隋宿國公麥鐵杖住過的宅子,還請周國公明日去接收,一應封賞都在宅子里了。”
“有勞劉內侍了!還請劉內侍回復陛下,說周國公感謝陛下如此考慮周全。”趙清山微笑著邊說邊將兩個硬硬的銀白物體不著痕跡的遞給了劉太監。
不曾想,劉太監慌忙推卻道:“郎君不可!”
劉太監那里敢收趙清山的銀子?作為大內總管,劉太監自然耳鼻聰敏。趙清山成為李淵義子的事情那里瞞得過劉太監?
趙清山自然知道劉太監的顧慮,哈哈大笑,然后一把把銀兩塞到劉太監手里道:“別人的,劉內侍不可收,趙某給的,內侍盡管拿著,就當給軍士們些許茶水錢!”
劉太監聽著這話不再推卻,道謝后離去。
“爸,周國公是什么意思?”
劉太監剛走,趙浩就疑惑問到。
趙清山摸了摸兒子的頭笑道:“周國公是爵位,相當于你義父也算是大唐的一個大人物了!”
趙清山的解釋沒錯,雖然唐初李淵封賞了一大批國公、郡公、縣侯。可是上輕車都尉本來就是四品勛官,再加上一個周國公,老酒鬼此時已經是能穿緋袍的人物了!若是軍勛再往上走一步,成為護軍,老酒鬼就是從三品紫袍大員了!
“那世子是什么意思?”趙浩打破沙鍋問到底。
“嘿嘿!”趙清山咧嘴一笑:“世子的意思就是等你義父死了,你就是大人物了!”
“滾!”老酒鬼白了一眼趙清山然后說道:“少在這里咒老子,某可要活到七十,看著小浩結婚生子!”
“哈哈哈哈!”趙清山大笑著去了伙房。
人逢喜事精神爽,雖然趙清山志不在仕途,可是如今老酒鬼封爵,成為勛貴中的一員,也算三人正式立足長安。所以趙清山張羅了一大桌子菜,吃得老酒鬼和趙浩油光滿面。
常言道,有人歡喜有人愁,相比趙清山的歡喜,駙馬都尉封言道甚為憂愁!作為宋州刺史的封言道,原本是回京述職。卻不想,剛進家門,就聽到了自己父親歸老的消息。若只是歸老則罷,老父封德彝本就年近花甲,進來身子骨大不如前,歸老,正好頤養天年。可是,回到家中的封德彝抑郁之下,直接病倒。這讓封言道覺得有些禍不單行。
李二陛下也真是,老父在秦王府文學館時,出了多少力,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的就突然被迫歸老,而且一病不起?
封言道越想越郁悶,本想問問父親緣由,可是看著老父的情況,封言道哪里開的了口。只能寸步不離,照看著老父。倒是封言道的妻子淮南公主,準備明日進宮以探望李淵為借口打探一番消息。
其實別說封言道,就連延康坊里的趙清山都不知道,因為封賞一事,大唐的歷史已經改了一部分。原本封德彝會在接下來的貞觀元年任尚書右仆射,與蕭瑀成為搭檔。然后封德彝明面上贊同蕭瑀的觀點,暗地里向李二陛下提出反對意見,與蕭瑀爭斗得如火如荼。
如今封德彝提前致仕,讓蕭瑀少了一個政敵,卻讓趙清山未來多了一個仇敵。
夜臨,月現!趙夫子摟著兒子沉沉睡去。封言道坐在老父床邊,在更聲響起三下之時再也熬不住,坐著睡著了。
誰也沒有想到,原本應該是舅婿關系的二人,將會在不久之后成為生死大敵。
天邊的那片魚肚慢慢變大,直到驅散黑暗。趙清山終于慵懶地從床上爬了起來,看著還在熟睡的兒子,趙清山會心一笑。
來到客廳,老酒鬼已經不在床上,被褥也疊得整整齊齊。
這老家伙,都成勛貴的人了,還起的那么早!趙清山心中暗笑。然而,趙夫子走到伙房的時候,發現伙房也沒有老酒鬼的身影。
“這老家伙,死哪兒去?”趙清山暗自淬了一口,搖搖頭開始煮飯。
而此時,那個被趙清山暗罵的老家伙,正在長安城外曾經試飛熱氣球的破舊莊子上。
只見老酒鬼跪在莊子的祠堂里,深深地對著祠堂上的靈位磕頭道:“列祖列宗在上,宇文一脈終能行走于日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