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汽缸蓋總成和配氣機構的維護
一、汽缸蓋總成的拆裝
1 汽缸蓋的拆卸
(1)拆卸汽缸蓋附件。拆下進排氣管總成,拆下火花塞及其墊圈。
(2)拆下加油口蓋。
(3)拆下氣門罩蓋,按圖2-12(a)所示順序逐漸松開汽缸蓋緊固螺栓。

圖2-12 汽缸蓋螺栓的拆卸和擰緊順序
(4)取下氣門罩蓋壓條、密封襯條、襯墊。
(5)拆下機油反射罩,取下半圓塞。
(6)拆下凸輪軸前端正時齒帶輪的緊固螺栓,取下凸輪軸正時齒帶輪。
(7)旋松凸輪軸支承蓋的緊固螺栓,取下支座蓋。
(8)拆卸下凸輪軸。取下液壓挺桿總成。
(9)用專用工具壓下氣門彈簧,取下氣門鎖夾。
(10)取下氣門鎖夾座圈、氣門內外彈簧。
(11)拆卸氣門及氣門油封。
2 汽缸蓋的安裝
汽缸蓋的安裝順序基本與拆卸順序相反,但是應注意以下事項。
(1)安裝時應更換所有密封條或密封襯墊,并注意襯墊的安裝位置。特別是汽缸蓋襯墊,應將標有“OBEN TOP”字樣的一面必須朝向汽缸蓋,如圖2-13所示。

圖2-13 汽缸蓋襯墊的標記
(2)安裝汽缸蓋時,應將專用工具定位導向螺栓旋入汽缸體第8和第10孔內。放上汽缸蓋和其余8個螺栓,并稍微擰緊。
用扳手旋出事先擰入的3070定位導向螺栓,并擰入汽缸螺栓。按圖2-12(b)所示的順序,將汽缸蓋螺栓分四次旋緊,發動機冷態時,汽缸蓋緊固螺栓的擰緊力矩如表2-1所示(以桑塔納轎車AFE型發動機為例)。
表2-1 AFE型發動機冷態時汽缸蓋擰緊力矩

(3)在安放汽缸蓋時,曲軸不可置于上止點位置,否則氣門和活塞頂部會損壞。
二、配氣機構的維護
配氣機構能按照發動機每一汽缸內所進行的工作循環和點火順序的要求,定時開啟和關閉各汽缸的進、排氣門,使新鮮的可燃混合氣及時進入汽缸,廢氣及時從汽缸排出。
配氣機構一般由氣門組(進氣門、排氣門、氣門座、氣門導管、氣門彈簧、座圈、氣門鎖片及氣門油封等)和氣門傳動組(凸輪軸、液壓挺桿、凸輪軸正時齒形帶輪及正時齒形帶等)組成,其立體關系如圖2-14所示。

圖2-14 配氣機構立體示意圖
1—曲軸正時齒形帶輪;2—中間軸正時齒形帶輪;3—張緊輪;4—凸輪軸正時齒形帶輪;5—正時齒形帶;6—凸輪軸;7—液壓挺桿組件;8—排氣門;9—進氣門;10—挺柱體;11—柱塞;12—止回閥鋼球;13—小彈簧;14—托架;15—回位彈簧;16—油缸;17—氣門鎖片;18—上彈簧座;19—氣門彈簧;20—氣門油封;21—氣門
1 氣門組的拆裝
(1)氣門組的拆卸。
① 使用專用工具拆卸氣門鎖片、氣門彈簧,并按組存放。
② 用銅棒和手錘將氣門敲出。
(2)氣門組的安裝。
① 按照順序將氣門裝入氣門導管內,注意不要損傷油封。
② 安裝氣門彈簧和上彈簧座。
③ 用專用工具壓下氣門彈簧,裝上氣門鎖片。
2 氣門桿油封的拆裝
更換氣門桿油封(在已裝好的汽缸蓋上進行)的步驟如下。
(1)拆下凸輪軸和液壓挺桿。
(2)旋下火花塞,拉緊駐車制動器。
(3)將氣門座調整到直立螺栓的高度。
(4)將壓縮空氣管旋進火花塞孔螺紋內,并送入至少0.6MPa的氣壓。
(5)拆下氣門彈簧。用錘子輕擊裝配夾具的手柄,松動壓得很緊的氣門錐頭。
(6)拔出氣門桿油封。
(7)裝入氣門桿油封。氣門導管應插上塑料套A,氣門桿油封B涂油并用10-204頂棒小心地壓入導管,如圖2-15所示。

圖2-15 壓裝氣門桿油封
A—塑料套;B—油封
小提示
為了防止損壞氣門桿,裝配時原則上要使用塑料套。
3 氣門彈簧的拆裝
(1)拆下凸輪軸,拆卸時將液壓挺桿做上標記,液壓挺桿不可互換。
(2)用專用工具VW2037將氣門彈簧座壓下,取下氣門鎖夾,拆出氣門彈簧,如圖2-16所示。

圖2-16 拆卸氣門彈簧
氣門彈簧座錐形孔下沿口非常鋒利,可能會損傷氣門桿(拉毛等)。損傷的氣門應予更換,必要時在安裝前就去除氣門座毛邊。
(3)用專用工具3047拆下彈簧下座,如圖2-17所示。
安裝按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

圖2-17 拆卸氣門彈簧下座
4 氣門導管的拆裝
如果磨損超過極限值,則應更換氣門導管。
把磨損的氣門導管從凸輪軸端壓出(帶肩的氣門導管修理時從燃燒室端壓出)。新氣門導管涂油后用專用工具10-206從凸輪軸端壓入冷的汽缸蓋,如圖2-18所示。

圖2-18 安裝氣門導管
小提示
放上帶肩氣門導管后,壓力不可大于9.5kN,否則將使凸肩斷裂。
把新氣門裝入導管,氣門桿末端必須同導套平齊。由于氣門挺桿的直徑不同,故進氣門只能與進氣門導管、排氣門只能與排氣門導管配合使用。
5 凸輪軸的拆裝
(1)凸輪軸的拆裝 凸輪軸的拆卸步驟如下。
① 拆下空氣濾清器。
② 拆下正時齒帶上護罩,再拆下氣門罩蓋。
③ 將曲軸置于第一缸上止點位置。
④ 放松并取下正時齒帶,拆下凸輪軸正時齒帶輪。
⑤ 先拆第1、第3、第5號軸承蓋,然后對角交替松掉第2、第4號軸承蓋。
凸輪軸的安裝步驟如下。
① 安裝凸輪軸時,第一缸凸輪必須朝上。
小提示
安裝前放上軸承蓋,確定安裝位置。注意孔的上下兩半部要對準,如圖2-19所示。凸輪軸轉動時,曲軸不可置于上止點位置,否則會損壞氣門和活塞頂部。
② 先對角交替擰緊第2、第4號軸承蓋螺栓,擰緊力矩為20N·m。
③ 裝上第1、第3、第5號軸承蓋,其螺栓擰緊力矩為20N·m。
④ 裝入凸輪軸正時齒帶輪并緊固,擰緊力矩為80N·m。

圖2-19 凸輪軸軸承蓋安裝位置
(2)更換凸輪軸油封
① 拆下V形帶和正時齒帶防護罩。
② 將曲軸置于第一缸上止點位置。
③ 松開張緊輪,拆下正時齒帶。拆下凸輪軸正時齒帶輪。
④ 把凸輪軸正時齒帶固定螺栓套上墊圈擰入凸輪軸,擰緊。
⑤ 將油封取出器內件從外件旋出兩圈(約3mm),并用滾花螺釘鎖緊。
⑥ 將油封取出器的螺紋頭涂油后擰入機油封,然后用力沿著圖2-20箭頭所示方向盡可能深地旋入密封圈。

圖2-20 將油封取出器擰入密封圈
⑦ 旋松滾花螺釘,將內件對著凸輪軸旋轉,直至油封取出。
⑧ 用臺虎鉗夾住取出器,用鉗子取下密封圈。
⑨ 安裝油封時,在密封圈唇邊和外圈涂薄機油,將油封放入導套VW10-203。
⑩ 將油封平整壓入,如圖2-21所示。

圖2-21 壓入油封
小提示
不要壓到頭,否則會堵塞回油孔。
6 液壓挺桿的檢查
液壓挺桿的結構如圖2-22所示。檢查液壓挺桿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圖2-22 液壓挺桿結構
1—溢油槽;2—儲油腔Ⅱ;3—柱塞;4—儲油腔Ⅰ;5—柱塞與油缸間隙;6—止回閥;7—油缸與挺桿體間隙;8—油缸;9—挺桿體;10—進油孔;11—高壓油腔;12—柱塞回位彈簧;13—止推環;14—止回閥托架;15—止回閥彈簧
(1)在凸輪軸接觸面(凸輪面)向下時,將取下的挺桿放在清潔的平面上。
(2)啟動發動機并使用其運轉,直至電控冷卻風扇啟動。在啟動發動機時產生異響是正常的。
(3)提高發動機轉速,使其以2500r/min的轉速運轉2min。
(4)如果挺桿仍有異響,應拆下汽缸蓋,旋轉曲軸使被檢查的凸輪挺桿向上。
(5)如圖2-23所示,用木質或塑料片下壓挺桿,檢查液壓挺桿的自由行程,如果自由行程在氣門打開前超過0.1mm,應更換挺桿(液壓挺桿不可調整及修理)。在安裝新挺桿時,發動機在30min內不得運轉,否則氣門將敲擊活塞。

圖2-23 檢查液壓挺桿的自由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