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空間整體換風設計
2.3.1 全面通風方法
(1)按照通風的動力不同分
按照通風的動力不同,全面通風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2)按照對有害物控制機理不同分
按照對有害物控制機理不同,全面通風可分為稀釋通風、單向流通風、均勻流通風和置換通風。
①稀釋通風。對整個車間進行通風換氣,用新鮮空氣把整個車間有害物質稀釋到最高允許濃度以下。該方法所需的全面通風量大,但是控制效果差。
②單向流通風。通過有組織的氣流運動,控制有害物的擴散和轉移。特點是通風量小,控制效果好。
③均勻流通風。速度和方向完全一致的寬大氣流稱為均勻流,用它進行的通風稱為均勻流通風。氣流速度原則上要控制在0.2~0.5m/s。這種方法能有效排出室內污染空氣。目前主要用于汽車噴漆室等對氣流、溫度、濕度控制要求高的場所。
④置換通風。置換通風的概念和均勻流通風是基本相同的。
有余熱的房間,由于在高度方向上有穩定的溫度梯度,如果以較低的送風速(v<0.2~0.5m/s),將溫差較小(2~4℃)的新鮮空氣直接送入室內工作區。低溫的新風在重力的作用小首先下沉,隨后慢慢擴散,在地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空氣層。而室內熱源產生的熱氣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斷卷吸周圍空氣。這樣由熱氣流上升時的卷吸作用、后續新風的推動作用和排風口的抽吸作用,地板上方的新鮮空氣緩慢向上移動,形成類似于向上的均勻流的流動,于是工作區的污濁空氣為后續的新風所代替。當達到穩定時,室內空氣在溫度、濃度上便形成兩個區域:上部的混合區和下部單向流動的清潔區,這種通風方式就叫置換通風。置換通風的效果和送風條件有關,與傳統的稀釋通風方式相比,具有節能、通風效率高等優點。
2.3.2 全面通風設計
(1)設置條件
①防止熱、蒸氣或有害物質的建筑物,當不能采用局部通風或者采用局部通風后達不到衛生標準要求時,應輔以全面通風或者是采用全面通風。
②設計全面通風時,要盡量采用自然通風,以節約能源和投資。當自然通風達不到衛生或者是生產要求時,應采用機械通風,或自然與機械的聯合通風。
③民用建筑的廚房、廁所、浴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進行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
(2)設計原則
①設計集中采暖且有排風的建筑物,在進行風量平衡計算時,應考慮自然補風(包括利用相鄰房間的清潔空氣)的可能性。如該建筑物的冷風滲透量能滿足排風要求,可不設機械通風裝置。當達不到時,宜采用機械通風裝置。
②對于換氣次數小于2次/h的全面排風系統,或每班運行不足2h的局部排風系統,經風量和熱量平衡計算,對室溫沒有很大影響時,可不設機械送風系統。
③當相鄰房間未設有組織進風裝置時,可取其冷風滲透量的50%作為自然補風。
④從熱平衡的觀點看,由于在采暖設計計算中已考慮了滲透風量所需的耗熱量,因此用滲透風量直接補償局部排風量時,在熱平衡中可不予考慮。
⑤進行熱平衡計算時,對于局部排風及稀釋有害氣體的全面通風應采用冬季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⑥根據衛生標準的規定,排出空氣經凈化處理后,如其中有害物質濃度不超過室內最高允許濃度的30%,可返回車間再循環使用。
(3)全面通風的氣流組織
進行氣流組織設計時,應符合下述原則。
①排風口盡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質濃度較高的區域,以便有害物質迅速排出。
②送風口盡量靠近操作地點。送入通風房間的清潔空氣應先經過操作地點,再經污染區域排至室外。
③在整個通風房間內,應盡量使送風氣流均勻分布,減少渦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地區的積聚。
④對設置機械通風的民用建筑、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筑物中要求清潔的房間,當其周圍的環境較差時,送風量應大于排風量,使室內保持正壓。對室內產生有害氣體和粉塵,可能污染周圍相鄰房間時,送風量應小于排風量,使室內保持負壓。一般送風量為排風量的80%~90%。
⑤機械送風系統(包括與熱風采暖合并的系統)的送風方式,應符合下列要求:
a.放散熱或同時放散熱、濕和有害氣體的生產廠房和輔助建筑物,當采用上部或下部同時全面排風時,宜送至作業地帶;
b.放散粉塵或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或蒸氣,而不同時放散熱的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筑物,當從下部地帶排風時,宜送至作業地帶;
c.當固定工作地點靠近有害物質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裝有效的局部排風裝置時,應直接向工作地點送風。
⑥同時放散熱、蒸氣和有害氣體,或僅放散密度比空氣小的有害氣體的生產廠房,除設局部通風外,宜在上部地帶進行自然或機械全面通風,其排風量不宜小于每小時一次換氣。當房間高度大于6m時,排風量可按每平方米地面面積6m3/h計算。
⑦當采用全面通風消除余熱、余溫或者是其他有害物質時,應分別從室內溫度最高、含濕量或有害物質濃度最大的區域排風,并且其風量分配應符合下列要求:
a.當有害氣體和蒸氣密度比空氣小,或在相反的情況下會形成穩定的上升氣流時,宜從房間上部地帶排出所需風量的2/3,從下部地帶排出1/3;
b.當有害氣體和蒸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會形成穩定的上升氣流時,宜從房間上部地帶排出風量的1/3,從下部地帶排出2/3。
注:從房間上部地帶排出的風量,不應小于每小時一次換氣。
當排出有爆炸危險的氣體和蒸氣時,排風上緣距頂棚不應大于0.4m。
從房間下部地帶排出的風量,包括距地面2m以內的局部排風量。
2.3.3 全面通風換氣次數計算
當散發有害物數量不能確定時,全面通風量可按換氣次數而定(見表2.1)。即
表2.1 化學物質車間換氣次數

qV=nVf
式中 qV——全面通氣量,m3/h;
n——換氣次數,1/h;
Vf——通風房間體積,m3。
- 展示設計—專題與實務
- 李觀儀《新編英語教程(2)》(修訂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基礎雜環化學
- 劉笑明《日本國家概況》(第三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普通心理學考點歸納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704文藝理論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2小時高清視頻】
- 大型發電機組自動化
- 電子商務概論
- 發酵工程與設備實驗實訓
- 2020年福建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數量關系【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四川外國語大學242俄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制備及應用
- 高等數學(上冊)學習指導
- 2020年教育碩士(Ed.M)333教育綜合全國名校考研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
- 信息、算法與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