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交鋒
- 回到82年
- 葡萄糖.QD
- 2201字
- 2019-07-14 10:05:00
去年高大山剛來紡織一廠上任的時候,宛若欽差視察,有名有位,權勢在手。上面寄予厚望;老廠長這個坐山虎,都要極力的拉攏支持他;下面工人更是對這個信心滿滿的人充滿了希望。他所有的憑仗自己是知道,就是自己的專業優勢、漂亮的履歷和上面的大力支持。
他能走到今天就是靠自己對人的了解,不管是策略還是目標都能把其他人的資源和能力利用起來。很多聰明人被人利用后嫉恨高大山,但是有苦說不出,還有更多的底層對他正面形象的肯定,上面對他的褒獎。表面上借勢造勢,手段上縱橫謀劃,這是高大山最大的優勢,他當時有強烈的自信,自己絕非池中物。至于被利用的人,要看看他有沒有能力讓自己忌憚,如果沒能力就踩下去,如果有能力拉攏一下。
但是這一次,自己營造勇于任事、雷厲風行的形象遭到了重大的打擊。
王明晾著高大山一天不見,就是為了把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里,在暗示高大山不幫你,那是應該的,跟你不熟;,幫你,也要看看對我有什么好處,你這種人也不必講什么情誼;再想讓我出面拿出自己誠意來。
高大山是聰明人,如果想通了第二天來就會亮出自己牌面,想不通來了也只能打哈哈。
王明抓主動權,不想在接下來的接觸中被人牽著走。
一夜謀劃的高大山,第二天還是來到了市場。
“高廠長找王明吧,您請跟我來!王明王老板住在這不遠,我帶您去見他。”
肖衛國對著高大山不卑不亢的說道。
高大山看著肖衛國挺拔的身影還有走路略有困難的右腳:“退伍軍人吧?”
肖衛國停下腳步,略微低頭以示尊敬,微笑道:“忘了給您介紹了,我叫肖衛國,退役三年了。”
“看肖先生,是上過戰場的人。”高大山說。
肖衛國笑著道:“您過獎了,只是在越地打過幾槍。”
那就是上過戰場負傷退役,看穿戴不像是一般的工作人員,應該屬于轉業困難一開始就跟著王明干的,從開始干到現在的,幾乎都是王明的心腹,應該對王明的底細很了解。
高大山試著聊起王明在香江的親戚,肖衛國只是笑著推脫自己不知道情況。
“去香江是你陪著王明去的,他香港的親戚朋友您肯定見過才對。”高大山不死心,直接問道
肖衛國笑瞇瞇地搖了搖頭:“我只是去幫著抬抬行李,親戚見面這種事情我是沒有跟著的。”
肖衛國說話不卑不亢,言簡意賅,又能讓人感到熱情和沉穩,淳樸的外表加上謹慎細膩的內心,高大山知道碰到高手了,這就是翻版的自己,小了一號而已。
高大山見到王明直奔主題的道:“這次投資考察隊直接捐款,是不是投資就沒戲了。”
“這要看他們的評估,如果前景可以,他們肯定會投的。”王明
高大山道;“現在投資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是你在幫忙運作了,這件事情上面一直關注著,大家都對你寄予厚望。”
“那您就錯了,這件事自始至終都是看的評估報告,投資回報。我這只是聯系一下的中轉,沒什么辦法讓他們完全答應。”王明不軟不硬的回復著。
就兩句話,態度表明了。
高大山要最后的成敗拉扯到王明身上,王明直接表明我不管。王明自身已經破局,把自己擇干凈,直接跳出來了。這件事情高大山當初匯報的時候也沒提王明,現在提了也沒用。
高大山臉色淡然,波瀾不驚的說道:“批發市場不是集體責任制吧?不知道現在營業額多少?”
王明笑道:“何清文局長當時把它歸到合資公司了。營業額這種事情要看各自的攤位,有好有壞,這是看個人的,市場只是負責收取攤位費,合法納稅而已。”
“管理監督這種事情,沒什么好處,還容易被牽絆。像是電器之類的,很多來路都不是很清楚。”高大山說,“如果有人走私啊、漏稅呀,甚至有人銷贓,市場的名聲就不好聽了。這種事情直接關系到市場的重長久運營啊。這方面有什么困難,我倒是認識幾個工商管理負責人,可以隨時聯系我。”
王明皺了皺眉頭道;“我現在就會申請負責人直接進駐,監督管理這些攤位確實麻煩。好處不大,壞處不少,這些人離了攤位,還得麻煩政府安排工作。現在已經有專門負責人分批進駐了,市場會規范的。”
“是嗎,這樣的好,內貿外貿就能分清楚了。”高大山道。
兩人一直在相互威脅當中試探交鋒,扯淡了足足一個多小時。王明看著有點沉不住氣的高大山,再次提起投資的事情,直擊打斷說道:“高廠長,捐款的事我能一力促成,投資的事情我說了不算。”
拿市場上的不規范來威脅王明,他以為那些就是王明的根基。王明直接推出去,不用找人來查,主動規范市場,讓負責人入駐就可以。這樣的話自己更輕松,反正銷售渠道和生產商都在手里,誰來了也是從自己這里進貨。
王明一副全無所謂的樣子,徹底把高大山搞得著急了,他本來等著王明客客氣氣答應幫忙,只要提出要求他就會一口答應,反正也是嘴上答應。
從個人立場而言,高大山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多數人。從大局上來看,高大山也是為了順應趨勢,至于是否利用了別人的資源,那不重要。這個人有原則,也沒有原則。原則就是成功,沒原則的是手段。
高大山沉吟半天說道:“說說吧,這個評估報告如果合適,資方有什么條件?”
“資方條件就是盈利,其他的我估計沒什么其他要求。對了,如果工廠產業升級,那么工人勢必會被淘汰一部分,工資也會劃分三六九等。我估計香江那邊的人不熟悉內地情況,還要看高廠長的能力了。”王明直接掀了底牌,最難得事情根本就是工人的安置,管理的制度規章,工資會和績效掛鉤。這些得罪人最深的事情,投錢之前不解決,那就是大隱患。
誰來做惡人,以高大山的德行,改制一定會推出替死鬼,甚至和稀泥,拖著廠子半死不活。這些現在就讓高大山去做,做了還可以投資,不做投資肯定沒有。而且投資失敗的原因一定會歸結到高大山身上。現在做與不做,高大山在兩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