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跑馬圈地
- 穿越成人生贏家的憂郁
- 蔡三司
- 2043字
- 2019-03-24 22:44:50
在這個時代,是不是叫這個名字,駱斯泰還不太清楚。
所謂的”迪拉克之海”,其實就是量子真空的零點能組成的負能量的粒子海,用一個叫迪拉克的學者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其在量子理論上的突出貢獻。
在駱斯泰穿越之前,這個大名鼎鼎的“迪拉克之海”頻繁出沒于各類流行科幻作品中,說太高深、太艱澀的,可能廣大人民群眾不太清楚,但對駱斯泰這種大齡偽宅來說,實在是如雷貫耳,NEON GENESIS EVANGELION陪伴了整個青春,簡單地說,就是大名鼎鼎的EVA,與夏娃同名的那個“巨大機器人怪物”。
根據量子理論,真空中蘊藏著巨大的本底能量,它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仍然存在,稱為真空零點能。
這種能量的來源,解釋起來很簡單。
我們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而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理論上的零點,物體分子在這個時候應該處于絕對靜止狀態。
但是根據測不準原理,或者說不確定性原理,我們是不可能準確得出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
以上都是根據量子理論假設得出的結論,但絕對零度狀態下,絕對靜止的微觀粒子的位置和矢量都是確定無誤的,和測不準原理相悖。
所以,真空零點能這一概念應運而生,哪怕是絕對零度的真空,依然有我們無法觀察到的巨大能量存在,用來彌補絕對零度狀況下熱力學定律和測不準原理之間的悖論產生的巨大能量差距。
人類科學的發展就是這樣,發現、質疑、提出假設、求證、歸納總結。
在漫長的學術發展過程中,迪拉克的成就舉世矚目,學者們根據他的論斷,證明了常規手段不可觀測的反物質、負能量的存在。
正反物質相遇湮滅、真空零點能,迪拉克之海,一度為人類未來能源方向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想象力,想想看,幾乎無窮無盡且無處不在的負能量大海,一旦能夠開發運用,整個人類的未來將徹底擺脫能量多寡的桎梏,邁入不敢想象的世代。
但是很可惜,許多推論和假設,最后都被證偽了,“迪拉克之海”也只能出沒于各類未來科幻故事中。
但是,“迪拉克之海”這個只能用數學來形容的復雜世界,就像若有若無的幽靈一樣,隱身在我們的常規世界邊上,自從這個概念被提出,就一直被各方學者們關注,不斷在其中探索。
“在想什么?”
駱斯泰低頭沉默,一邊的時之慧奇怪地推了一把,
“你還對高能物理有研究?”
“哪有……”
駱斯泰笑了笑,這種只能由全人類最頂尖的學者、最聰明的頭腦才能研究的課題,一般人還是不要隨便浪費腦細胞了,
“只是感慨一下,科學家們總是和我們的常識作對,研究出來的東西,和我們司空見慣的世界,差別太大了。”
“你對那些學者們有意見?”
時之慧輕笑著,對駱斯泰不時的揶揄早就習慣了。
“我啊,只是不知道怎么表達佩服之情,對那些神神叨叨的哲學家,一生都在研究世間萬物,不斷地戰斗,不斷地擴充‘人’的領地,和‘神’、‘魔’、世界本身、各種未知的敵人、又或者我們人類自身的劣根性殊死搏斗的先賢們……”
自然科學、人文社科之類,都是早期哲學體系的子類別,后來發展壯大,才變成現在并立而行的樣子。
聽了駱斯泰的感慨,在前面領路的芙蘿拉回過頭,
“你是個無神論者?”
駱斯泰想了想之后答道:
“不算吧!‘神’大概有,但我不想信仰他們……”
“還真是傲慢的回答!不過,應該會對某些人的胃口……”
“那還真是……最好不要給我添麻煩!”
“人生觀與世界觀,想藏都藏不住,總會不經意就流露出來!你還真是個奇怪的家伙,難怪會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
“這……難道我很有名?”
“你難道覺得你是無名小卒?”
“我都不認識多少大人物,也沒什么權利……”
駱斯泰額頭冒汗,心虛啊!
“大人物認識你就行了!”
芙蘿拉滿不在乎地擺擺手,
“未來的倫理理事會‘候補’成員,西海岸最大貿易港的‘封君’,和昭氏交好,更重要的是,有大小姐家族和南洋‘蓋提亞’學派遺族的看好,你的調查報告,現在應該擺在很多社團主事人的桌上了!”
“你這么夸獎,我也高興不起來!”
這個時候,吳信也不失時機地顯示存在感,
“放心吧,有我當保鏢,你不會有事的……”
芙蘿拉擺擺手,正色說道,
“你的態度,對今后的工作發展是有利的,雖然你不是‘念力’覺醒者,但知行合一,也是很重要的評價標準,學者們用思想戰斗,為人類的智慧開疆拓土,我們要用武器,保護我們的肉體不被消滅!”
駱斯泰點點頭,
“跑馬圈地結束之后,就要正面沖突了吧。”
就如先前所述的“負能量真空大海”,物質世界就像是沉浮在大海中的浮島。
這無邊無際的大海的分布也不均勻,一個個島嶼,就如不同的世界,給各種平行宇宙、幻想空間提供了想象的余地,而且會不會存在由一些不同屬性的能量組成的奇異世界?
當科學家們試圖研究“迪拉克之海”的時候,也有“神”的信徒們,將其視為“神國”,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在也沒有比“迪拉克之海”更適合的了。
科學家們每一次敗退,“神”的使徒就會嘗試占據,離找到“神”、或者證明“神”不存在,也就更進一步了。
在“迪拉克之海”中,人類和“神”的較量已經持續了很久了。
從文藝復興開始,我們發現了“人”,肯定了人性,找回了自我,人類從“神”的附屬物徹底獨立開來,到如今,終于成長到開始挑戰“神”給人類設置的極限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