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往事
- 神皇與機械女仆
- 瑪斯塔
- 3019字
- 2018-12-14 22:30:00
趙繼游是老趙家發跡后的第三代,2002年,京城第一場雪的時候(據趙大友說),誕生在了和諧醫院。
作為趙家第二代長房——趙大友的獨子,按著“傳統宗法”,趙繼游算得上長房的獨孫。
老趙家是干加工貿易起家的,趙建國趕上了華夏經濟改革的春風,讓趙家躋身最早的“萬元戶”俱樂部。到了90年代,趙家的第二代成長起來后,趙建國也放手讓他們闖蕩。而到了新世紀伊始,老趙家的資產也達到了10億的規模,成了一方土豪。
此時趙家二代的四個兄弟姐妹在股權上各占一份,經營上聽憑大哥掌舵,倒也還算和諧。
然而到了05年,趙大友意圖向互聯網產業進軍的時候,卻引起了巨大的分歧。
他的弟弟妹妹們都認為,老趙家此時的江山已經足夠豐饒了,都不贊同老大再去冒險涉足新行業——尤其是看不到賬面盈利的!
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趙大友只能拿著2億人民幣的現金,退出了老趙家的集團公司,開始單飛。
誰也沒想到,經過3年多的打拼,大友集團就在美國上市了。上市當天就受到了熱捧,仿佛金融危機根本不存在,納斯達克指數沒跌過一樣,收盤時,市值約200億美元!這樣一來,占有15%股份的趙大友,身價頓時暴漲到了整個老趙家的十倍不止——200億人民幣!
這下,老趙家的弟弟妹妹們就很不痛快了。
要知道上市前,哪怕經過三輪稀釋,趙大友仍握有45%的股權。結果美國那邊剛確定能上市,趙大友就立即拿出了自己三分之二的股權,獎勵那些或忠心追隨、或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功臣”們,于是整個集團從高級管理層到保潔阿姨,個人資產都瞬間暴增。而后,選擇套現走人的也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員工都選擇一邊兼職股東,一邊繼續為大友集團效力。
你說你要不分也就算了,分股份竟然忘了你老趙家!400億的股權全“白送”給了外人,這能忍?趙大友與二代之間日趨惡化的關系,到這兒也就崩得沒救了。
趙大友倒也無所謂——當初分家既然要講資本主義,怎么這會兒又講起家族情義了?
再說,弟弟妹妹們頂多擺點兒臉色,各個也是身價好幾億的,能拿自己怎么樣?倒是大友集團忠誠的小伙伴們,真的把自己畫的,這個天大的餅給做出來了,分餅的時候可萬萬不能寒了他們的心——要知道人心一散,這番事業可就沒了,估值也無從談起了。
可就在趙大友意氣風發的時候,一場車禍卻讓一切戛然而止。趙大友的妻子當場去世,他自己也深受重傷。彌留之際,他立下遺囑,把自己的房車、銀行存款之類的個人財產全部留給父母——也就是趙建國夫婦,而把公司的股份全部留給了獨子趙繼游;又用最后的力氣,握住大友集團CEO葛云的手,委托他代趙繼游行使董事會權利——要知道,趙大友手上有5%的股權是特殊的,沒有分紅權,卻有20倍投票權!足以壓制一切反對!也就是說,接下來葛云將成為大友集團事實上的“獨·裁者”!
盡管趙大友已經過世,但以創業元老為主體的高級管理層仍然維持著驚人的凝聚力,核心成員十分穩固。
2010年,剛剛8歲的趙繼游就成了孤兒。趕到重癥監護室見趙大友最后一面的時候,趙繼游只覺得很難受——眼看著一個極為虛弱的生命即將消散的樣子,讓他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他不知道,為什么眼前這個奄奄一息的中年男人在看著自己時,眼神里會有那么多明明自己看不懂,卻會讓自己也跟著難受的東西。有人告訴他,他應該稱這個人為“父親”,也就是大家日常口語所稱的“爸爸”。可在他的記憶里,卻很難找到這個人留下的痕跡。
原來傳說中很厲害,卻從沒見過的爸爸,就是眼前這個男人。
這個憔悴的中年男子老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而最后給自己的遺言卻只有一句:“聽葛云叔叔的話“。
葬禮上,他只看到爺爺奶奶在默默流淚,葛云叔叔領著一群自己不認識的人一臉嚴肅地主持著一切、忙里忙外,而家里的叔叔阿姨們,則時而談笑風生,時而忿忿不平;還有好多其他人,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他只知道,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了可以稱之為“父母”的人,他會難過,也會忍不住流淚,卻始終不太明白為什么。
后來,葛云叔叔對他很好,總是抽空陪他玩,和他說了很多故事——趙大友的、大友集團的、日常的、商界的、投資的……他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了大友集團,還由此對商學有了興趣,自學了不少商業上的東西。同時,也逐漸明白了父親和家里的事。
事實上,趙繼游在商業嗅覺上頗為靈敏,盡管遠遠沒有運營的能力,但出色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讓他成了天生的投資者。
2013年,在葛云的支持下,小學6年級的趙繼游也開始不時請假到董事會旁聽。到了年底,又在董事會的支持下,得到了集團6億美元的自主投資權限,經過和葛云商議,在2014年先后花了5億美元投了不同階段的4個項目。
到了2015年12月,已有1個項目成功地在資本市場變現,收回了20億美元,而其他項目的股權估值加起來也達到了25億美元,使得集團的資本運作成績頗為漂亮,作為“少東家”的趙繼游也逐漸得到了集團其他大股東們的認可。趙繼游自己也利用分紅進行了不少投資,身價迅速膨脹,直逼百億美元。
然而2016年,趙繼游的身體突然開始迅速虛弱,最尖端的設備也查不清病理,最權威的專家們也莫衷一是,只能想辦法維持著。
眼看趙繼游要不行了,趙繼游上千億人民幣的家當誰來“守護”?家里的叔叔阿姨們開始活動了起來,先是輪番“照料”這個小侄子,順便“憶苦思甜”一番;一看沒什么成效,又轉而做趙建國老倆口的工作,有心急的甚至去攀了攀葛云的關系。
趙建國心里是對不起趙大友的,畢竟當初眼看趙大友要去做“賠本買賣”的時候,他也是不看好的,也默許了分家的事。趙大友走了以后留給他的財產,他也一份沒拿,全數贈予了趙繼游。現在眼看孫子竟然也要先走一步,其他幾個子女卻在打孫子家產的主意,趙老爺子傷心之余,又心塞得不行。但理性上,作為老趙家的第一代大掌柜,也知道哪怕是自己的一切,遲早也會是三個子女的,對此頗為無奈。
但說到葛云,他跟趙大友,那可是比兄弟更親的好嗎?這小侄子又是自己視若己出一般的后輩。結果人還在呢,某些人就一副盼著他趕緊死的樣子,還覺得葛云有談判的余地?
這下,趙繼游可是被這些叔叔阿姨們結結實實地惡心到了。活著卻被當成個死人一樣,資產都算成遺產想替他處理了,甚至去他葛叔叔那兒“打預防針”,還想拿特別股權當籌碼,竟然不知道他再開個會就能廢了那些特別股權?
哦,也對,這些特別股權的所有者在他們看來是個懵懂無知的小孩,而且已經死了。
很快,經過和葛云的商議,趙繼游決定飛赴美國療養。同時,趙繼游用個人資金投資了15億美元,加上葛云個人投資的5億美元,大友集團其他大股東的10億美元,組織了一個“大友健康基金會”,發起了針對趙繼游病情的專項研究。
然而,30億美元的投資僅僅促進了醫療科學的進步,對趙繼游本身的病情始終沒有產生實際意義。不過這個大友健康基金會,還是吸引到了另一個基金會的注意——“永生基金會”。
永生基金會是1984年,由一批世界頂級富豪投資創立的,旨在尋求永生的組織,掌握著數千億美元級別的資產。每年,基金會都會將近百億美元的投資收益,用于通往永生的科研項目。
永生基金會的代表凱文·史密斯了解到了大友健康基金會和趙繼游的情況后,就想辦法接觸到了葛云、趙繼游,介紹了永生基金會試驗階段的項目——“休眠服務”。
由于當下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疾病,包括衰老本身都暫時無解,故而基金會成立之初的重點項目就是活體保存技術——當前科技解決不了的,不代表未來解決不了,那么等到能解決的時候再解決就好了。
即使是安全的活體冷凍保存技術,也是直到2016年底,才剛剛完成動物實驗。而之前被其他組織冷凍過的人,由于人們意識不到對復雜生物體進行活體冷凍保存的真實難度,已經不可能再蘇醒——體細胞已經被冰晶破壞,意識和記憶的喪失也不可逆轉了。
很幸運,趙繼游遇上了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