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區域協同促進互補發展

灣區內的港口與港口之間、港口與城市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沿海與腹地之間,物流、人流、信息流、技術流等更易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配置和投放,企業經營效率、人員工作效率因此得以提升,灣區城市網絡效應可得以充分顯現。灣區可以形成更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更專業化的勞動力,更全面復雜的電力和通信網。灣區內新興次中心能夠緩解原港口中心城市人口、交通、環境、住房、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同時充分發揮各次中心的相對優勢,從而提升整個灣區的運行效率。

在灣區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集聚外溢的發展進程中,各城市間更需形成緊密依存、港口共同發展的關系,內部經濟發展一體化趨勢加速推進。廣闊腹地的工業產品需要通過港口輸往世界各地,腹地的貨物也須通過港口才能更便捷地運到海外,腹地和港口形成了互為依賴的關系。灣區城市伴隨港口的功能提升而不斷發展,需要與區內其他城市實現功能互補和錯位發展,推動產業鏈共同向高端攀升。基于此,灣區內部產生了協同發展的強烈需求,區域內政府通過法規規劃及政策推動協調發展,以避免同質化發展和局部不充分發展。

總的來看,灣區一般以支柱產業為龍頭,以腹地配套產業為支撐,形成較大范圍的集聚區,腹地產業集群創造的大量工業產品通過灣區的港口輸送到世界各地。港口樞紐與制造腹地的有機結合,促進了灣區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通過集聚能力產業強大的“虹吸”效應,成為區域發展的“增長極”。灣區的港口物流業首先成為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越發壯大的金融業則支撐了灣區及腹地產業集群的升級轉型。優越的地理區位、繁榮的港口經濟、大規模的制造、強大的金融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多重元素的疊加,推動灣區在一國一域經濟增長中更能發揮引領作用。

灣區經濟主要特征及相互關系如圖2-1所示。

圖2-1 灣區經濟主要特征及相互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肥西县| 大同市| 黑河市| 海林市| 永登县| 奉贤区| 北碚区| 宿迁市| 靖边县| 阜宁县| 铅山县| 伊宁市| 乌拉特后旗| 江油市| 屏东县| 舒城县| 天门市| 剑阁县| 京山县| 晋江市| 井冈山市| 汕尾市| 岑溪市| 徐汇区| 乐安县| 宿迁市| 阜城县| 曲水县| 烟台市| 葫芦岛市| 张北县| 宁远县| 西青区| 开封市| 祁阳县| 麻栗坡县| 喀喇沁旗| 从化市| 十堰市|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