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生日里的苕干酒
- 遠去的三線
- 孤雁穆龍
- 3508字
- 2019-03-22 11:35:45
陶玉給司徒衛東買酒,這并不是什么難事。這些年來,陶玉給家里買菜的時候悄悄地攢了一元多錢,是一分一分攢起來的。
起先陶玉攢了五毛錢,藏在小妹床墊下面,被小妹發現交給她媽。
陶玉她媽一口咬定她藏私房錢,說她人長大了,長心眼了,要攢嫁妝錢了。
當時把陶玉氣得想撞墻,一死了之。
后來陶玉長了心眼,把攢下的錢用小藥瓶子裝了,藏到樓后面擋土墻的石頭縫里,估計也有一元多錢了。
陶玉想起司徒衛東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還都是精品詩,他如果能夠喝下百斗酒出一篇好詩,他就滿意了。
看來酒和詩是離不開的,或許就像有人說的——爺離不開婆,秤離不開砣,鼓離不開鑼呢。
陶玉下定決心了,兩手打算,拿錢到老街買一斤酒,到司徒衛東那去。
如果他還記得他要一起過生日的許諾,就把酒給他喝,叫她給自己寫一首祝福自己生日的詩。
如果司徒衛東把昨天的話當放屁,那就把那酒喝了跳玉水河大橋死了算了,反正也看不出后面有什么好日子過!
陶玉到擋土墻石頭縫里找到藏的瓶子,拿了錢,布口袋裝了打酒的瓶子,步行十幾里去老街。
來到老街上,陶玉看見一家人的門口板凳上,有幾個裝著透明液體的瓶子,瓶子上系了稻草。
按當地的習俗,系了稻草的東西就是要賣的東西。東西不論大小,小到兔子,大到老牛,即使賣兒賣女也要插上稻草。
叫了幾聲沒人應。
外觀難以判斷里面是裝的煤油還是酒,陶玉拿起瓶子,聞了一下,沒有煤油味。
抽開用玉米芯做的瓶塞子,聞了味,有股子不太好聞的酒味,想起有人罵那些喝了酒耍酒瘋的人:“馬尿灌多了!”想必馬尿也就這味吧?
陶玉想到人們把喝酒喝多了,叫作馬尿灌多了,覺得這比喻好笑。
一個老頭從門里出來,沖陶玉笑笑,問陶玉是不是要買酒。
陶玉問那老頭說:“怎么這酒不好聞,怎么這味?”
老頭說:“好酒要號票,這是苕干酒,不要票。其實這是我們自己弄來自己喝的。”
估計這家就是廠里人說的,老街上釀私酒,偷著賣的那家人。
陶玉明白,這老頭不敢說他這酒是賣的,怕給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
沒有號票,只好買這酒罷了,剩下的錢陶玉想給司徒衛東買些下酒菜。
今天不逢集,又是下午了,沒人賣菜。見到一家人門口,兩條板凳駕著的門板上擺了一些農家干貨。
見有蠶豆,陶玉說買蠶豆。
賣農家干貨的婦女說沒有什么蠶豆,只有胡豆。
陶玉想起廠里有個脾氣比較倔強的婦女,到當地礦貿店買生粉的事。
當地把生粉叫芡粉,都知道生粉和芡粉是一回事。
可那售貨員和她抬杠,說她們這只賣芡粉,沒有什么生粉賣,也沒熟粉賣。
廠里那婦女也不肯讓步,兩個人為到底是生粉和芡粉爭吵不清。
當時旁人都當笑話看,過后廠里人把這都當笑話講。
陶玉知道當地把蠶豆叫胡豆,不想跟她計較這些細節,順她的叫法,買了胡豆。
想買幾個雞蛋,可是今天不逢集,沒見著賣雞蛋的,只好作罷。
回到廠里,陶玉先到司徒衛東那。
走廊上的窗有一塊玻璃是壞的,屋里的窗下是一個木板釘的架子,架子上有一盆換下來泡了洗衣粉水,還沒洗的衣服。
陶玉從玻璃壞了的地方伸手進去,拉窗閂,開窗端出那盆衣服,把酒和胡豆放到屋里的架子上,到樓下的洗衣臺上把那些衣褲都洗完晾了。
到了天黑,陶玉來到司徒衛東那,推開門,見司徒衛東在書桌前坐著,像小孩子一樣,鋼筆一端放在嘴里,望著窗外。
他感覺到陶玉的到來,回頭沖陶玉笑笑,說:
“你還當真了,酒買來了,我給你的詩還沒有寫好呢,不過快了。有酒沒有菜,有點遺憾。”
陶玉上樓來的時候,見白天給司徒衛東洗的衣服他沒收,上樓的時候,幫他收了,晾到屋里的鐵絲上。
看著陶玉給自己洗的衣服,司徒衛東說了感謝的話。這叫陶玉很感動,這么多年在家里干了那么多活,誰也沒有一句感激的話。
司徒衛東講:“我剛上學報名的時候,老師問我生日,我說‘四月初七’。老師就笑,說我滿滑稽,有詩意——老師聽成了‘樹葉出齊’!不是我有詩意,是老師有詩意。老師想的是對的,陰歷四月初七,陽歷都五月底了,都夏天了,樹葉肯定出齊了!”
陶玉見酒和蠶豆放著沒動,問他有沒有電爐子,說好多單身漢都用電爐子偷公家的電用。
司徒衛東嘿嘿笑,說這陣子查得緊,不敢用電爐子,說有煤油爐,有炒鍋,有鋁鍋。
這些東西都是同寢室的那人調回老家,夫妻兩地分居生活結束了,一高興,把這些東西都給他了。
用木條釘的放鍋碗的架子上面有瓶子,陶玉拿瓶子看了看,聞了聞,判斷出這有裝菜油的瓶子,有裝醬油的瓶子,有裝醋的瓶子,但里面已經空空,醬油瓶子和醋瓶底生了一層白毛。
司徒衛東叫她別看了,那些瓶子都空快半年了,說為給陶玉過生日,在同事那借了四個雞蛋,可是沒油,只有吃煮雞蛋了。說完從書桌抽屜里拿出四個雞蛋遞給陶玉。
陶玉說炒雞蛋下酒最合適,哪有煮雞蛋下酒的。
今晚廠里放電影,都看電影去了。陶玉估計現在家里沒人,揣了油瓶子,到家把自己家的油瓶子里的油往空瓶子倒了一些。
陶玉回來叫司徒衛東點著煤油爐,把四個蛋打在碗里,加上鹽用筷子攪合,煎了雞蛋。
煎完雞蛋,將就那油呼呼的鍋把胡豆炒了。
兩樣菜端到鐵皮焊的小四方桌上,拿酒杯倒酒,把筷子放到桌上,陶玉問給她的詩寫好沒有,寫好了喝酒吃菜。
司徒衛東想寫現代詩給陶玉,但一時又想不出好句子,現代詩很直白,可以任意發揮,寫好了可以妙語連珠,寫簡單了又平淡如水,好賴一眼就看出來了。
看了看剛才寫的那些給陶玉的現代詩,有的酸溜溜,有的全是大話、套話,味同嚼蠟。
寫得太深沉了,人家是小姑娘,顯得有些曖昧又不太好。
古詩詞朦朦朧朧,似是而非,簡約含混,云里霧里理解要寬泛得多,估計陶玉不太懂詩,更容易糊弄。
司徒衛東想起以前寫的一首平淡無奇的七言詩,把那詩作腹稿改了,拿出一張大紙裁成半張報子大小,用毛筆寫出來。
陶玉挨近司徒衛東看那詩:
贈小玉同志
陶曲從容歌聲伴
玉簾輕撩來相見
生后愁霾風吹散
日月天長地久遠
快馬奔馳建三線
樂見五洲紅旗展
陶玉看出來,六行詩前面一個字順著看下來就是:陶玉生日快樂。
詩的內容比較平淡,字卻寫得剛勁挺拔大氣,與司徒衛東小干巴個子有點不相稱,趕忙說:
“寫得好,寫得好!”
其實只陶玉是說他毛筆字寫的好而已,內容沒有***的詩詞那么磅礴大氣。
“喜歡就算給你的吧!”得到陶玉的表揚,司徒衛東很高興。
“‘算’給我是什么意思?你要寫就真心實意給我寫一首!”陶玉說。
“當然是真心實意給你寫的!”司徒衛東強調說。
“今天也是我的生日,也是你的生日。”陶玉說著站起來,要司徒衛東坐到她的位子上去,“祝你生日快樂!你比我高一輩,來來來,有請你坐上座。”
司徒衛東聳肩膀,裝得很了不起,大模大樣地坐到上座。
陶玉不坐在司徒衛東對面,在他邊上坐下,給司徒衛東斟酒,給自己也倒上一杯。
司徒衛東端酒咂了一口說:“苕干酒!”
陶玉問:“苕干酒是什么酒?難喝?”
“就是番薯釀的酒。過生日,生日酒,不能說難喝。人生就是一杯苦酒,誰都在喝著。”司徒衛東說完,筷子夾了一大塊雞蛋放進陶玉面前的碗里,“來!吃!過生日都有給煮個雞蛋吃的習慣,你把這蛋給煎了。”
“不過,我沒你的福氣,從來沒誰給我過生日。”陶玉說著癟嘴想哭,端起一杯酒喝了,受不了那酒,嗆得咳嗽。
司徒衛東趕忙站起來,給陶玉敲背,過了一會才緩過勁來。
司徒衛東站著來回走,左右看陶玉,拿大拇指對陶玉比劃說:
“你的輪廓還是好看。你看著屬于那種安靜型的,內斂型,有思想的姑娘,可以做我的模特兒。好,好,側身,胸再挺一點,好就這樣。你有空了就來,我把你畫下來。”
陶玉長這么多第一次聽有人說她“好看”,她知道模特兒和輪廓是什么意思。
轉念又想,他為什么不找杜妮婭和魏妮娜做模特兒呢?
她倆要漂亮多了,也許是自己長得比較“安全”,做他的模特兒人家不會往歪處想。
進來的時候那門不注意關上了,是暗鎖外面推不開,司徒衛東好像對這很敏感,趕忙把門打開,把暗鎖上了扣,避免不注意又關上了,還把門半掩著。
這意思就是怕來人認為他們倆有什么“亂搞”的行為?
看著司徒衛東這些動作,陶玉不由地想到這些。
司徒衛東的確都是這么想的,陶玉雖然長得不漂亮,但人家是黃花閨女,畢竟自己是個已婚男人。
雖然就吃了幾口炒雞蛋,抿了幾口苕干酒,可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過生日”,第一次有人祝她生日快樂,第一次有人送東西給她,雖然只是一首詩,但陶玉很感動,感動得想哭……
轉天,陶玉的媽媽發現油瓶子里的油幾乎沒有了,想不通為什么這油怎么少得這么快,懷疑被人偷了,叫陶玉注意關門,鎖門,避免油再被盜。
陶玉她媽說要請杜妮婭的媽媽爸爸哪天來家吃飯,上次杜妮婭他爸爸給找的那大塊牛油還頂了好長時間,還要找他弄些牛油。
陶玉想起那塊牛油就反胃,炒菜沒菜油炒菜好吃,有一股子膻味。
大妹、小妹吃那牛油炒的菜就叫喚,不高興,說大姐炒的菜難吃。
她媽媽看她炒菜,吝惜牛油,燒熱鍋把形狀像肥皂的牛油往熱鍋上抹的時候,總是提醒她:輕點,少抹點!
可吃著菜又嫌她把油放少了。要是有孫悟空的本事多好,要多少油就變出多少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