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陶玉的執著
- 遠去的三線
- 孤雁穆龍
- 3061字
- 2019-05-15 11:00:56
幾十年過去了,河水流長,青山依然。
當年紅火興旺的場景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幾戶人家在廠里住了。
廠賣店門前當年碗口粗的泡桐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今年的樹葉又出齊了,可有幾張往年的老枯葉頑固地賴在枝頭不愿飄零。
三機廠家屬區大門口,當年的廠貿店,而今掛的招牌是“陶大姐干雜”。
招牌和上面的字有些年月了,顯得有點陳舊。
店里比較寬闊,進門右邊隔出來一大間屋子,房子后面有個門,門外用石棉瓦搭了個棚子,有木桌竹椅供喝茶,打撲克、麻將。
門前大泡桐樹下拴著一只貓,純白金銀眼,這只貓有高貴的血統,祖輩身居都市,過著優裕的日子,可到它這一代已經落魄到鄉野了。
當初這貓不知從哪竄到陶玉這來,剛來時,那只貓瘦骨嶙峋,隔著臟兮兮的皮毛隱約看見一條條肋骨,神情呆滯,眼角掛著眼屎,可憐巴巴地看著陶玉,好像祈求救它一命。
而今這貓長得肥嘟嘟,慵懶不堪。
陶大姐干雜店的的后面門拴著一條狗。
這一條狗不大,黃褐色的毛,頭上有些長毛,乍一看像《星球大戰》里的楚巴卡,很酷。曾經也是一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被陶玉收留,成了陶玉的看門狗。
世道太險惡,狗生艱難,只有投靠在陶玉麾下,方可吃喝不愁,不受欺辱。主人家放任自流,也不計較它的工作態度。
這地方不像大城市房子值錢,只要你愿意在這住,房子多得是。隨便打掃出一套房子就能住,沒人向你收房租物管費。
這的人都把陶玉叫陶大姐,她的名字沒幾個人知道。
這么大的店鋪,要是在城里,租金可不得了。如今這些房子都歸當地社區,一年象征性交兩百塊錢給社區,電費也享受當地小水電的優惠價。
當年廠里家家戶戶都燒當地農民小煤窯產的無煙煤,現今只有很少人冬天取暖還燒無煙煤,日常燒水做飯洗澡都用電或液化氣。
“天長地久”四個毛筆字是當年司徒衛東寫給陶玉的,上面還有他用蛇紋石刻的銘印蓋在上面。陶玉做了鏡框,把那四個字裝在里面,掛墻上已經好多年了。
司徒衛東畫的一副油畫,那是畫的當年生產區的廠大門,掛在那“天長地久”對面的墻上。
陶玉還記得司徒衛東講的最后一個故事:
……天堂里,人們排著隊,覲見上帝。整個宇宙都是上帝創造的,他就是老大,沒有比他更厲害的了。
這些排隊的人生前做了些好事,死后可以馬上或延期有選擇性地投胎。
一個士兵模樣的人穿著老舊樣式的軍裝,他前面有個氣宇軒昂的人,衣著光鮮,有點像個大人物,像是他的軍長。
前面金光閃耀,刺眼射目,不敢直視,看不到上帝老大的形象,那金光后面有人對那人說話:“說出你的要求吧,孩子,我會滿足你的!”
那人說道:“我只求沒有戰爭,無災無禍,平平淡淡的生活。”
“好吧。我滿足你的要求!”一個渾厚響亮的聲音在天堂里回蕩。
輪到那士兵了,他感覺前面那人十二分的傻——這么簡單的要求就當沒說。
“孩子,我可以滿足你兩個要求。”金光后面有傳來上帝的聲音。
士兵想,怎么輪到我就只有兩個要求了呢!心里雖然有點不爽,但又不敢言表,想了一下,決定來狠的:“我要妻妾成群!”
“這有難度!現在是*國了,實行一夫一妻制了。”
士兵感覺把上帝都給難住了,心里有些愜意,又說:“我要長得漂亮,有洪亮美妙的歌喉!”
他耍了一個小聰明,上帝沒說一個要求里不可以有兩個內容嘛!他認為這兩樣,在未來一定很吃香。
“好吧,滿足你,就隨他去吧。”上帝說道。
士兵感到自己在急速地墜落,大聲地叫道:“哎,跟誰去呀?你把話說清楚!老子有話還沒說完,你說話不算話,拉出來的屎還要坐回去?”
……不知是哪個朝代,何年何月,在中國南方的一個美麗的小山村。
這天,一家普通農戶的莊稼漢的年輕妻子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
與此同時同時他家抱窩二十多天的老母雞也孵出了一只小雞,妻子生了孩子他感到欣喜,可十多個蛋只孵出一只小雞叫他有些郁悶。
但畢竟生孩子是大事,孵小雞是小事,莊稼漢仍然高興得屁顛屁顛的不在話下。
一年多過去了,小男孩還在母親的懷里咂奶,可小雞仔已在它媽媽精心呵護和莊稼漢的飼養下成長為一只體形偉岸,羽毛光鮮的大公雞了。
天將破曉時,山坳里各家各戶的公雞就由它起頭打鳴,這大公雞的聲音特別高亢洪亮。
莊稼漢歡心的是,自從這只小雞長成大公雞后,那些母雞如同有了靠山,再也不受別人家公雞的騷擾了,也不朝三暮四,紅杏出墻了,組織紀律性也強多了。
那些母雞在這大公雞的領導下,白天一起覓食,傍晚一起回窩。
令莊稼漢更加高興的是,在大公雞呵護關愛下,母雞們的心情愉快,產蛋率大大提高了。
可是叫莊稼漢煩惱的事也來了。
開頭是大公雞隔三岔五,就要把別人家的母雞勾搭回來招到其麾下,弄得食料填了別人家的雞肚子,蛋卻下在別人家的雞窩里。
接著,或許大公雞對自己的屬性發生了錯位,對穿花衣服的女人開始追逐,弄得村里的女人都不敢從它家門前過,因為這事它出了名,村里人都叫它騷公雞。
壞名聲落下了,莊稼漢決定把它宰了,但是,一件事使他改變了主意。
有一天,村里有個好吃懶做經常偷雞摸狗的小子,到莊稼漢的家里想偷點東西,看到他家的母雞各個體態豐滿,翹首弄姿,就想偷兩只回去清燉或紅燒打牙祭飽口福。
哪知道這一切都逃不過大公雞的火眼金睛,在它的心目中,一個強大的情敵出現了,這家伙要對它的妻妾圖謀不軌!
大公雞醋性大發,轉而怒火中燒,對那小子發起了拼死的攻擊,飛起來對他又啄又抓,嚇得那小子落荒而逃。
這情形正好被剛回家的莊稼漢看到,對它肅然起敬了,認為或許傳說中的雞神現世了!
后來那男孩長大了,也非常喜愛那只大公雞,多年后,公雞老死了,那莊稼漢把它埋到他家的后山上,從此村里人就叫那山為雞公山——也就是我們三機廠對面那個雞公山。
這故事講完,都噓司徒衛東。
……
雞公山下面那塊巨大的緩坡地,小樹林,大石頭,小溪,草地,陽光適宜,仍然是馬蘭花盛開之地,沒有絲毫變化。
銀石河上游,原來叫“棲蛟潭”如今改名叫“仙女池”。
原來開采做鈣鎂磷肥的螣紋礦早已關閉,那一度被污染了的銀石河的水,又變的清澈無比。
拆掉的“鎮河寺”又原地重建了,再也不是當年那樣寒磣的小廟了,占地一千多平方米,香火鼎盛。
為了招引更多的游客,編撰出美好的故事:八位仙女到人間游玩,此地山清水秀、風景秀麗,美如天堂。
仙女見一泓清水碧藍如玉,便在池中沐浴嬉戲,玩得高興,忘了回天庭,幻化成八座山峰,就是現在的八峰山。
由于這銀石河水是從仙女池流下來的,當年冰清玉潔的仙女的酮體,把河水染得碧綠發甜。
仙女在沒在那池子里撒尿就無從考證,想必仙女的尿不是甜的也是香的,絕對不會是騷的,要不是怎么會是仙女呢。
方圓百里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銀石溝被冠以省城的后花園。
夏天來旅游避暑的人非常多,農民都辦起了農家樂,接待省城夏天來避暑的客人。
當地農民都調侃,祖祖輩輩在這住著,現在才知道自己住在“花園”里。
三機廠家屬區的大門口就在進風景區的公路邊上,挨著去熱門景區公路,陶大姐干雜店的生意還挺好。
生意是一方面,可她呆在這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她堅信司徒衛東還要回來找她,她不能離開這個地方,怕他回來找不到她。
這地方流逝了她的青春,這個地方有她一生最重要,最深刻,最甜蜜的記憶,在這她就感覺踏實。
什么是故鄉?
她這樣的人沒有故鄉,一定要扯出來一個故鄉,那這里就是他名副其實的故鄉。
不像牟老八一家人祖祖輩輩生在此,長在此,這里就是他們的故鄉。
陶玉去了幾次省城弟弟妹妹家里,也回了一次老家去找司徒衛東。進了城就像進了螞蟻窩,車來人往,鬧哄哄,空氣里一股子汽車的油煙子味道,哪有這空氣又好又安靜。
雖然起小生在大城市,這么多年反而不習慣城市生活了。
到老家找司徒衛東那次,錢包還被偷走了,好在事先把多的錢打在行李最里面,才沒有沿路乞討回來。
她懷疑司徒衛東當年就是身上的錢被偷得干干凈凈,凍死餓死在哪個溝邊河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