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913年 二十歲
- 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修訂本)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 445字
- 2018-12-14 16:00:28
春 開始認真思索自己的前程。認為自己最適合于教書,同時,因父親不同意他自修,拒絕供給費用,生活十分困難,于是決定報考不收學費、膳宿費低廉的師范學校。他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預科。
10月—12月 聽課時記了萬余言的《講堂錄》(根據蕭三《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和初期革命活動》一書記載,毛澤東所記講堂錄、讀書錄的筆記本,有幾大網籃。現在留存下來的講堂錄只有這一部分。這本筆記前面是《講堂錄》,后面是手抄的《離騷》、《九歌》全文。),主要是國文課和修身課的筆記,內容涉及哲學、史地、古詩文、數理等。對古今名人治學、處世、治國和有關倫理道德的言行,記錄較多。凡典故、詞義、要旨和警句,都分條寫出。有的條文突出理想情操,求實好學,不務虛名的內容。在這期間,以工整的楷書全文抄錄了屈原的《離騷》和《九歌》,并將《離騷》的內容,分段提要,寫成眉批。
國文教員袁仲謙嫌毛澤東的作文像新聞記者手筆,認為不應學梁啟超的文風,而應研讀唐宋八大家尤其是韓愈的文章。毛澤東買了一部《昌黎先生集》,精心鉆研,學會了古文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