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們的討論主要是圍繞圖靈機能否作為智能的基礎模型、如何令機械擁有智能展開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定義什么是“智能”。香農提出考慮機器智能問題時,應當把藝術、情感、音樂等方面的能力一并考慮進去,這很接近今天多元智能理論中對智能的理解。而圖靈則不認可,他認為智能既然是由物質(指人類大腦)所承載的,就應該可以由物理公式去推導,可以用數學的方式去描述,不應該把這些文化方面的內容包含進去。據《圖靈傳》(Alan Turing: The Enigma)的記載,一次他們兩個在討論智能的定義時發生了爭論,圖靈反駁香農時是這么說的:“不!我對如何建造一顆無所不能的大腦完全不感興趣,我只要一顆并不太聰明的大腦,和美國電報電話公司董事長的腦袋那樣差不多就行了!”如果這位躺槍的董事長先生(貝爾實驗室是AT&T下轄的研究機構,董事長即他們兩位的老板)在場的話,大概不會同意圖靈給智能所作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