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課 富人不為錢工作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爸爸,你能告訴我怎樣才能變得富有嗎?”

爸爸放下手中的晚報,問道:“你為什么想變富有呢,兒子?”

“因為基米的媽媽會開一輛新凱迪拉克帶基米去海濱別墅度周末。基米說要帶3個朋友去,但他沒有邀請我和邁克,他說這是因為我們是窮孩子。”

“他們真的這么說?”爸爸不相信地問。

“是啊,他們就是這么說的!”我用一種受傷的語調答道。

爸爸默默地搖了搖頭,把眼鏡往鼻梁上推了推,然后又繼續看報紙了。我站在那兒等著答案。

那是1956年,當時我才9歲。由于命運的捉弄,我進了一所公立學校,里面多數學生是富人的孩子。我們這個鎮是由夏威夷最初的甘蔗種植園發展起來的。種植園主和鎮上其他有錢人,比如醫生、公司老板、銀行家,都把孩子送進了這所學校。六年級之后這些孩子通常會被送進私立學校。因為我家住在街的這一邊,所以我進了這所學校。如果我家住在街的另一邊,我就會去另外一所學校,和那些與我出身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上學。上完六年級之后,我們這些窮孩子會去上公立中學。鎮上沒有為我們設立的私立中學。

爸爸終于放下了報紙,我敢說他剛才一定是在思考我的話。

“哦,兒子,”他慢慢地開口了,“如果想富有,你就必須學會掙錢。”

“那么怎么掙錢呢?”我問。

“用你的頭腦,兒子。”他說著,并微笑了一下,其實我知道這種微笑意味著“我要告訴你的就這些”,或者“我不知道答案,別為難我了”。

建立合伙關系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爸爸的話告訴了我最好的朋友邁克。我和邁克可以說是學校里僅有的兩個窮孩子。他進這所學校和我一樣是由于命運的捉弄。要是有人在學校里劃分一條明確的界限,那么我和邁克在和那些有錢的孩子相處時就不會那么局促不安了。其實我們并非真的很窮,但我們感覺很窮,因為其他男孩都有新棒球手套、新自行車,他們的東西都是新的。

爸爸媽媽為我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基本用品,像吃的、住的、穿的,但也僅此而已。我爸爸常說:“想要什么東西,自己掙錢買去。”我們想自己掙錢買東西,但確實沒有什么工作可以提供給像我們這樣的9歲孩子。

“我們怎樣才能掙到錢呢?”邁克問。

“我不知道,”我說,“你想跟我合伙嗎?”

邁克同意了,于是,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他成了我生平第一個創業伙伴。整個早上我們都在想怎么掙錢,偶爾我們也會談起那些“冷酷的家伙”正在基米家的海濱別墅里玩樂。這實在有些傷人,但卻是好事,因為它激勵我們繼續努力去想掙錢的法子。最后,到了下午,一個念頭在我們的頭腦中閃過,這是邁克從以前讀過的一本科普書里得到的啟發。我們興奮地握手,現在我們的合伙終于有了業務內容。

在接下來的幾星期里,邁克和我跑遍了街坊四鄰,敲開他們的門問他們是否愿意把用過的牙膏皮攢下來給我們。雖然大人們很迷惑,但大多數人還是微笑著答應了。有的人問我們要做什么,我們的回答是:“我們不能告訴您,這是商業秘密。”

幾星期過去了,我媽媽變得越來越心煩,因為我們選了靠近洗衣機的地方存放我們的原料。在一個曾用來裝番茄醬瓶子的棕色紙盒里,用過的牙膏皮堆得越來越多。

看到鄰居們那些臟亂、卷曲的廢牙膏皮都到了她這兒,媽媽最后終于采取了行動。“你們兩個到底想要干什么?”她問,“我不想再聽到‘商業秘密’之類的話,趕快處理掉這些臟東西,否則我就把它們全扔出去!”

邁克和我苦苦哀求,解釋說我們已經快攢夠了,然后我們就會開始生產。我們告訴她我們正在等一對鄰居夫婦用完牙膏,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拿到他們的牙膏皮了。媽媽答應我們延期一周。

我們開始生產的日期提前了。我們的身上承擔著壓力。我的第一次合作關系,由于貨倉收到了媽媽的禁令而受到威脅。邁克的工作變成了告訴鄰居們快些用完他們的牙膏,說他們的牙醫提倡更頻繁地刷牙,我則開始組裝生產線。

一天,爸爸載著一個朋友,來看兩個9歲的男孩在車道上合力操縱一條全速運轉的生產線。到處都是白色的細粉末。在一個長桌上放著幾個我們從學校拿回來的裝牛奶的紙盒以及家里烤肉用的小炭爐,小炭爐已經被發紅的炭烤得閃著紅光。

爸爸小心地走過來,由于生產線擋住了通往車庫的去路,所以他不得不把車停在路邊。當他和他朋友走近時,看到一口鋼鍋架在炭上,里面的廢牙膏皮正在熔化。那時候,牙膏皮不是塑料做的,而是鉛制的。所以一旦牙膏皮上的涂料被燒掉后,鉛皮就會熔化,直到變成液體,這時我們就用媽媽的鍋墊墊著,將鉛液從牛奶盒頂的小孔中倒進去。

牛奶盒里裝滿了熟石灰,白色粉末撒了滿地。由于我一時忙亂,打翻了裝熟石灰的袋子,所以弄得整個場地像是被暴風雪襲擊了一樣。牛奶盒就是熟石灰模的容器。

爸爸和他的朋友注視著我們小心翼翼地把鉛液注入熟石灰模頂部的小孔中。

“小心!”爸爸說。

我顧不上抬頭,只是點了點頭。

最后,當溶液全部倒入熟石灰模后,我放下鋼鍋,向爸爸綻開了笑臉。

“你們在干什么?”他帶著一絲不解的微笑問道。

“我們正在按照你說的做,我們就要變成富人了!”我說。

“是的,”邁克說,他一邊點頭一邊咧嘴笑著,“我們是合伙人。”

“這些熟石灰模子里是什么東西?”爸爸問。

“看,”我說,“這是已經鑄好的一批。”

我用一個小錘子敲擊外面的密封物,熟石灰模子被敲成兩半,我小心地抽掉熟石灰模的上半部,一個鉛制的五分硬幣便掉了下來。

“噢,天啊,”爸爸驚呼道,“你們用鉛造硬幣!”

“對啊,”邁克說,“我們正按照你告訴我們的去做。我們正在賺錢。”

爸爸的朋友轉過身去縱聲大笑,爸爸則微笑著搖著頭。除了一堆火和一盒子廢牙膏皮,他面前還站著兩個灰頭土臉的小男孩,他們正咧著嘴笑著。

爸爸讓我們放下手里的東西和他坐到屋外的臺階上,然后他微笑著向我們耐心地解釋“偽造”一詞的含義。

我們的夢想破滅了!“你的意思是說這么做是違法的?”邁克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別去管他們了,”爸爸的朋友說,“這也許是在展現他們的天賦呢。”

我爸爸瞪了他一眼。

“對,這是違法的。”爸爸溫和地說,“但是,你們剛才展示了巨大的創造性和新穎的想法,繼續努力,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失望之中,邁克和我呆坐了大約20分鐘才開始收拾殘局。我們的生意在開始的第一天就結束了。在我清掃熟石灰粉時,我看著邁克,對他說:“我猜基米他們是對的,我們是窮人。”

爸爸正要離開時聽到了我的話,“孩子們,”他說,“如果你們放棄了,你們就只能是窮人了。最重要的是你們已經嘗試了。大多數人只是夸夸其談,夢想著發財致富,而你們已經付出了行動。我真為你們驕傲,我要再說一遍:繼續努力,不要放棄。”

邁克和我默默地站在那兒,這些話聽起來不錯,但我們仍然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

“那你為什么不是富人呢,爸爸?”我問。

“因為我選擇了當一名老師。老師不該去想怎么發財。我們就是喜歡教書。我希望我能幫你們,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賺大錢。”

邁克和我轉過身去繼續清理現場。

“我了解,”爸爸說,“如果你們想知道如何致富,不要問我,去和你爸爸談談,邁克。”

“我爸爸?”邁克苦著一張臉問道。

“對,你爸爸。”爸爸微笑著重復道,“你爸爸和我聘請同一個銀行經理,他對你爸爸非常崇拜。他對我提過好幾次,說你爸爸在賺錢方面是個天才。”

“我爸爸?”邁克難以置信地問,“那我家為什么沒有好車和大房子,就像學校里的那些有錢的孩子家那樣呢?”

“擁有好車和大房子不見得就意味著你很富有或你懂得如何賺錢,”我爸爸答道,“基米的爸爸為甘蔗種植園工作。他和我并沒有什么不同,他為公司工作而我為政府工作,是公司為他買了那輛車。甘蔗種植園正處于財務困境之中,基米的爸爸過不了多久可能就什么都沒有了。但你爸爸不同,邁克。他似乎正在建立一個帝國。我想也許幾年之后他就會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

聽完這番話,我和邁克又興奮起來了。我們身上充滿了干勁,開始清理首次失敗的生意所造成的混亂局面。我們一邊清理一邊制訂了一個與邁克的爸爸談話的計劃,例如:該怎樣談,何時談。問題在于邁克的爸爸工作時間很長,并且經常很晚才回家。他爸爸擁有一個貨倉,一家建筑公司,一些連鎖商店和3個餐館。他到很晚才能回家。

在我們清理完之后邁克坐公共汽車回家了。他會在他爸爸晚上回家后和他談,問他爸爸是否愿意教我們賺錢。邁克答應我,無論多晚,他和他爸爸一談完就給我電話。

晚上8點30分,電話響了。

“好的,”我說,“下星期六。”我放下了電話,邁克的爸爸同意與我們會面。

星期六,我坐上了早上7點30分的公共汽車,向小鎮上比較窮困的街區駛去。

課程開始了

我和邁克在那天上午8點與他的爸爸會面了。他已經開始忙碌了,而且在這之前他已經工作了1個多小時。當我走進富爸爸那簡樸、窄小而整潔的家時,他的項目監理人剛開著小卡車離開。邁克站在門口迎接我。

“我爸爸正在打電話,他讓我們在門廊后面等著。”邁克邊開門邊說。

當我跨過這座老房子的門檻時,舊木地板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門里面地板上有個破舊的墊子,墊子放在這里是為了隱藏無數腳步經年累月在這塊地板上留下的痕跡,它雖然很干凈,但還是該換了。

當我走進狹小的客廳時有些害怕,里面塞滿了陳舊、發霉而厚重的家具,它們早該成為收藏品了。有兩個女人坐在沙發上,她們的年紀比我媽媽大一些,在她們的對面坐著一個穿工作服的男人。他穿著卡其布的襯衫和褲子,衣服燙得很平整,但沒有漿過,他手上拿著磨得發光的工作簿。他比我爸爸大10歲左右的樣子。當我和邁克經過他們身邊向后面的門廊走去時,他們沖我們微笑,我也有點靦腆地沖他們笑笑。

“他們是什么人?”我問邁克。

“噢,他們是給我爸爸干活的。那個年紀稍大的男人負責管理貨倉,那兩個女人是餐館的經理。剛才在門口你看到的是項目監理人,他在離這兒80千米遠的一個公路項目中工作。他的另外一個項目監理人正在負責房地產的項目,不過他在你到這兒之前就已經走了。”

“每天都是這樣的嗎?”我問。

“并不總是,但經常是這樣忙的。”邁克笑了笑,拉了一張椅子坐在我身邊。

“我問我爸爸愿不愿意教我們掙錢。”邁克說。

“哦,那他怎么說?”我急切地問。

“嗯,開始時他露出一種很想笑的表情,然后他說會給我們一個建議。”

“太好了!”我說著,用椅子的兩個后腿撐著,把椅子靠著墻翹起來。

邁克也學著我這么做。

“你知道是什么建議嗎?”我又問。

“不知道,但很快就知道了。”邁克說。

突然,邁克的爸爸推開那扇搖搖晃晃的紗門走進了門廊,邁克和我跳了起來,不是出于尊敬而是因為被嚇了一跳。

“準備好了嗎,孩子們?”邁克的爸爸一邊問一邊拉過椅子坐到我們旁邊。

我們點了點頭,把椅子扶正在他面前坐下。

他也是個大塊頭,身高大約有1.8米,體重90千克。我爸爸比邁克的爸爸大5歲,他的個子要更高一些,但他們的體重差不多。他們看上去很像同一類人,但氣質不同。也許他們的力氣都那么大。

“邁克說你們想學賺錢,對嗎,羅伯特?”

我趕緊點了點頭,但心里有點兒忐忑。在他的微笑和話語的背后似乎隱藏著很強的力量。

“好吧,我說說我的建議:我會教你們,但不像在學校那樣。你們為我工作,否則我就不教。因為通過工作我可以更快地教會你們。如果你們只想坐著聽講,就像在學校里一樣,那我就是在浪費時間。這就是我的建議,你們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

“嗯……我可以先問個問題嗎?”我問。

“不能,你只能告訴我是接受還是拒絕。因為我有太多的事要做,不能浪費時間。如果你不能下定決心,就永遠也學不會如何賺錢。機會總是轉瞬即逝。知道什么時候要迅速做出決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現在你有一個你想要的機會,但你想進入的這所學校會在10秒鐘內開學或者關門。”邁克的爸爸說,臉上帶著揶揄的微笑。

“接受。”我說。

“接受。”邁克也說。

“好!”邁克的爸爸說道,“馬丁夫人會在10分鐘內到這兒。等我和她辦完事后,你們就和她坐車去我的小超市,然后就可以開始工作了。我每小時付給你們10美分,你們每周六工作3個小時。”

“但我今天有一場棒球比賽!”我說。

邁克的爸爸壓低聲調,用嚴厲的語氣說:“接受或者拒絕。”

“我接受。”我回答道,我決定去工作和學習,不去打棒球了。

20年后的今天

決斷性

世界發展正在變得越來越快。股市交易都以毫秒計。交易在幾分鐘內即可上網。越來越多的人在競爭好買賣。所以你做出決定的速度越快,抓住機會的可能性就越大——當然是在別人做決定之前。

30美分以后

從那天早上9點起,邁克和我正式開始給馬丁夫人干活了。馬丁夫人是一個慈祥而有耐心的人,她總是說邁克和我使她想起她的兩個長大的兒子。馬丁夫人雖然很慈祥,卻強調工作應該努力,她讓我們不停地干活。3個小時里,我們把罐裝食品從架子上拿下來,用羽毛撣撣去每個罐頭上的灰塵,然后重新把它們碼好。這工作真的很乏味。

邁克的爸爸,就是我稱為“富爸爸”的那一位,擁有9個這樣的小型超市,它們是像“7-11”那樣的便利店的雛形,當時除了這些小型超市以外附近幾乎沒有可以買到牛奶、面包、黃油和香煙的雜貨店,所以生意還不錯。問題是,這是在還沒有普遍使用空調的夏威夷,由于炎熱,商店不可能關上門。而店的兩邊有許多停車位,每當一輛車開過或駛進車位,灰塵就漫天揚起飄入店內。

于是,在還沒有空調的時代,我們就有事可干了。

此后的3個星期中,每星期六邁克和我向馬丁夫人報到并在她那兒工作3小時。中午以前,我們的工作就結束了,她就在我們每人的手中放下3枚硬幣。即使是在50年代中期,對于9歲的男孩來說,30美分也并不十分令人激動,因為就算買一本連環畫也得花上10美分呢。

第四個星期的星期三,我決定要退出。我答應工作是因為想跟邁克的爸爸學習賺錢,而現在我成了每小時10美分的奴隸。更糟糕的是,自從第一個星期六后我就一直沒見到過我們的賺錢老師——邁克的爸爸。

“我要退出。”吃午飯的時候我對邁克說。學校的午飯無聊透了,上課也沒勁兒,而且我現在幾乎一點也不盼著過星期六了。因為對我而言,現在每個星期六換來的僅僅是30美分。

邁克得意地笑了。

“你笑什么?”我既沮喪又氣惱。

“我爸說早料到你會退出,他說如果你不想干了就讓我帶你去見他。”

“什么?”我覺得自己被耍了,于是氣憤地問,“他早就在等我去找他?”

“是的,我爸爸可不是一般人,他跟你爸的教育方法不一樣。你爸你媽說得多,我爸說得少,不過他早就猜到你會這么說了。你要等到這個星期六,我會告訴他你已經準備好了。”

“你是說我被耍了?”

“不,還不肯定,但有可能。我爸爸會在星期六說明的。”

星期六的排隊等候

我已經準備好要面對邁克的爸爸,就連我的親爸爸也生氣了。我的親爸爸,我叫他窮爸爸,認為我的富爸爸違反了《童工法》,應該受到調查。

我爸爸要我去爭取應有的待遇。每小時至少應該得到25美分。爸爸說如果我得不到加薪,就應該立即辭職。

爸爸氣憤地說:“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份該死的工作。”

星期六早上8點,我又穿過了邁克家那扇搖晃著的紗門。

“坐下等著。”我一進門邁克的爸爸就對我說,說完便轉身消失在臥室邊的小辦公室里。

我環視整個房間,沒看見邁克,我感到有些局促,小心地坐到了沙發上,4個星期前我見過的那兩個女人笑著給我挪出了點地方。

45分鐘過去了,我開始生氣了。那兩個女人已經見了邁克的爸爸,并且在30分鐘之前就離開了。那個年紀大的男人待了20分鐘也辦完事走了。

一個小時過去了,那天陽光燦爛,我卻坐在陰暗、發霉的客廳里,等待著和一個剝削童工的吝嗇鬼談判。我能聽見他在辦公室里走動、打電話,但他就是不理我。我很想出去,但不知為什么我還是留下來了。

最后,又過了15分鐘,正好9點,富爸爸終于走出了他的辦公室。他什么也沒說,用手示意我跟著他去那間陰暗的辦公室。

“你要求加薪,否則你就不干了?”他邊說邊把椅子轉來轉去。

“你不講信用!”我脫口而出,眼淚差點掉下來。讓一個9歲的小男孩去面對一個成年人是會覺得有點害怕。

“你說過如果我為你工作,你就會教我。好,我給你干活,我工作努力,我還放棄了棒球比賽,而你卻說話不算數,你什么也沒教我!就像鎮上人說的,你是一個騙子,你貪心。你就想掙錢,卻毫不關心你的雇員。你一點兒也不尊重我,讓我等了這么久。我只是個小孩,我應該得到優待!”

富爸爸往轉椅里一靠,手摸著下巴盯著我,好像在研究我。

“不錯,”他說,“還不到1個月,你已經有點像我的其他雇員了。”

“什么?”我問。我不明白他的話,心里更加委屈了。“我想你會如約教我,你卻折磨我。這太殘忍了,真的太殘忍了!”

“我正在教你。”富爸爸平靜地說。

“你教我什么了?什么也沒有!”我生氣極了,“自從我為那幾個小錢干活以來,你甚至都沒和我說過話!10美分1小時!哈,我應該到政府那兒告你!你知道,我們有《童工法》,我爸爸可是為政府工作的。”

“哇!”富爸爸叫道,“現在你看上去就像大多數給我干過活的人了,他們要么被我解雇要么辭職不干了。”

“你還有什么可說的?”我說道。作為一個孩子,我覺得自己很有勇氣。“你騙了我,我為你工作,而你不守信用,什么都沒教我。”

“你怎么知道我什么都沒教你?”富爸爸平靜地問。

“你從來沒和我談過話,我已經干了3個星期,而你什么也沒教給我。”我噘著嘴說。

“教東西一定要說或講嗎?”富爸爸問。

“是呀。”我回答道。

“那是學校教你們的法子,”他笑著說,“但生活可不是這樣教你的。我得說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什么,它只是推著你轉,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說:‘喂,醒一醒,我要讓你學點東西。’”

20年后的今天

學習金字塔

埃德加·戴爾幫助我們了解到我們通過行動——實踐或模擬,才能學得最好。有時它被稱為體驗式學習。戴爾和他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閱讀和講座是學習效果最差的方式。然而,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學校的教學都是采用閱讀和講座的形式。

“這家伙在說什么呀?”我暗自問自己,“生活推著我轉就是生活在對我說話?”現在我知道我必須辭職了,我正在和一個應該被鎖起來的家伙說話。

但富爸爸仍在說:“假如你學會了生活這門課程,做任何事情你都會游刃有余。如果你學不會,生活照樣會推著你轉。人們通常會做兩件事,一些人在生活推著他轉的同時,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而另一些人則非常生氣,去與生活抗爭。他們與老板抗爭,與工作抗爭,甚至與自己的配偶抗爭,他們不知道生活同時也給了他們機會。”

資源來源:改編自戴爾的學習金字塔(1969)

我還是不太明白富爸爸的話。

“生活推著我們所有的人,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在抗爭。少數人學會了這門課程,取得了進步,他們歡迎生活來推動他們,對他們來說,這種推動意味著他們需要并愿意去學習一些東西。他們學習,然后取得進步。但大多數人放棄了,還有一部分人像你一樣在抗爭。”

富爸爸站起來,關上了那扇嘎吱直響的舊木窗戶。“如果你學會了這門課程,你就會成為一個聰明、富有和快樂的人。如果你沒有學會,你就只會終生抱怨工作、低報酬和老板,你終其一生希望有個大機會能夠把你所有的錢的問題都解決。”

富爸爸抬眼看我是否在聽。他的眼光與我的相遇,我們對視著,通過眼神進行著交流。最后,當我接收了他全部的信息后,我將眼睛轉開了。我知道他是對的,我責備他,但是是我提出要學習的,我是在抗爭。

20年后的今天

生活就是教師

今天的千禧一代正在面臨生活嚴峻的考驗。工作更難找到,機器人取代了數百萬的工人。從嘗試和錯誤中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書籍學習在現實世界中越來越沒價值,大學教育不再能保證一份工作。

富爸爸繼續說:“如果你是那種沒有勇氣的人,生活每次推動你,你都會選擇放棄。如果你是這種人,你的一生會過得穩穩當當,不做錯事、假想著有事情發生時自救,然后慢慢變老,在無聊中死去。你會有許多朋友,他們很喜歡你,因為你真的是一個努力工作的好人。但事實是,你向生活屈服了,不敢承擔風險。你的確想贏,但失敗的恐懼超過了成功的興奮。只有你知道,在你內心深處,你始終認為你不可能贏,所以你選擇了穩定。”

我們的眼光又相遇了。我們對視有10秒鐘之久,直到相互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你一直想推動我?”我問。

“可以這樣說,但我寧愿說我在讓你品嘗生活的滋味。”富爸爸笑道。

“什么生活的滋味?”我問,雖然余怒未消,但充滿好奇,甚至有點想聽他的教誨了。

“你們倆是最先請求我教你們賺錢的人,我有150多個雇員,但沒有一個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他們只是要求工作和報酬,我從來沒有教過他們關于金錢的知識。他們把一生中最好的年華用來掙錢,卻不明白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工作。”

我坐在那兒專心地聽著。

“所以當邁克告訴我你們想學賺錢時,我決定設計一個和真實生活相近的課程。雖然我也可以講得精疲力竭,但你們可能連一個字都聽不進去,所以我決定讓生活推著你們,這樣你們就會記住我的話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每小時只給你們10美分的用意。”

“那么,我又能從每小時10美分的工作中學到什么呢?”我問,“是說你很卑鄙,在剝削工人嗎?”

20年后的今天

改變你能改變的

從富爸爸的話中,我學到了真理和智慧。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學會了專注于我所能控制的:我自己。如果事情必須改變,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我自己。

富爸爸向后靠去并開心地笑了起來,然后他說:“你最好改變一下觀點,停止責備我,不要認為是我的問題。如果你認為是我的問題,你就會想改變我;如果你認為問題在你那兒,你就會改變自己,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大多數人認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應該改變。讓我告訴你吧,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我不明白。”我說。

“別拿你的問題來責備我。”富爸爸說,他開始有些不耐煩了。

“可你每小時只給我10美分。”

“那么你學到了什么?”他笑著問。

“你很卑鄙。”我頑皮地笑了笑。

“瞧,你還是覺得問題在我這兒。”富爸爸說。

“可的確是這樣呀。”

“好吧,如果繼續這種態度,你就什么都學不到。如果你仍認為問題在我這兒,你該怎么辦?”

“嗯,如果你不提高我的工資,更尊重我并教我賺錢,我就辭職。”

“說得好,”富爸爸說,“大部分人會這么干,他們辭職,然后去找另一份工作,期望得到更好的機會、更高的報酬,他們認為這樣會解決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那我該怎么做呢?”我問,“接受這可憐兮兮的每小時10美分還要報以微笑嗎?”

富爸爸笑了。“有些人會這么做。但他們所做的也只是等待,等待加薪,因為他們認為更多的錢能解決問題。大部分人接受這樣的工資,還有一些人會再找一份工作,仍舊干得很努力,但仍只能得到很少的報酬。”

我坐在那里,眼睛盯著地板,開始理解富爸爸給我們上的這一課。我感到這的確是生活的原味。最后,我抬起頭問道:“那么用什么來解決問題呢?”

“用這個,”他在椅子上前傾著身子,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腦袋,說道,“用你兩個耳朵之間的家伙。”

就在那一刻富爸爸和我分享了使他區別于他的職員和窮爸爸的最關鍵的東西——這使他最終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而我受過良好教育的爸爸則一生都在與財務問題抗爭。富爸爸非凡的觀念使他的一生都與眾不同。

富爸爸不厭其煩地講述這個觀點,一遍又一遍,這就是我稱之為“第一課”的內容。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工作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上午,我學習了一種與窮爸爸教給我的完全不同的觀念。在我9歲的時候,我意識到兩位爸爸都希望我去學習,鼓勵我去研究,但研究的內容不同。

我那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建議我像他那樣做。“兒子,我希望你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這樣你就能在大公司里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會收入不菲。”富爸爸卻希望我去研究錢的運動規律,好讓錢為我所用。

20年后的今天

資產大于收入

購買或創造提供現金流的資產能使你的錢為你工作。高薪工作只意味著兩件事:你在為錢工作,你所支付的稅收可能會增加。我已經學會了讓錢為我工作,讓稅收優惠產生收入,而不是薪水。

在他的指導下,我會在生活中而不是在教室里學習這些課程。

富爸爸繼續給我上第一課:“我很高興你為每小時10美分的報酬生氣,如果你不生氣而是簡單地接受了,那我只能說我沒法教你。你看,真正的學習需要精力、激情和熱切的愿望。憤怒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激情正是憤怒和熱愛的結合體。說到錢,大多數人都希望穩穩妥妥地掙錢,這樣他們才感到安全。關于錢,他們沒有激情,有的只是恐懼。”

“這就是他們接受低工資的原因?”我問。

“是呀,”富爸爸說,“有人說我剝削工人,因為我比甘蔗種植園和政府付給員工的薪水少。我說是他們自己剝削自己,罪魁禍首是他們的恐懼,而不是我。”

“但你不覺得你應該多給他們一點兒薪水嗎?”我問。

“沒這必要。而且,錢多了也解決不了問題。比如你爸爸,掙錢也不少,但仍會欠債。對大多數人而言,給他們的錢越多,他們欠的債也就越多。”

“這就是每小時10美分的原因,”我笑了,“課程的一部分?”

“沒錯。”爸爸也笑了,“你瞧,你爸爸上了大學而且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有希望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他也的確做到了。但他還是為錢所困,原因就是他在學校里從來沒學過關于錢的知識。而且最大的問題是,他相信工作就是為了錢。”

“你不這么認為嗎?”我問。

“不,當然不是,”富爸爸回答,“如果你想為錢而工作,那就待在學校里吧,那可是一個學習這種事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你想學習怎樣讓錢為你工作,那就讓我來教你。不過首先你得想學。”

“難道不是每個人都想學嗎?”我問。

“不是,”他說,“原因很簡單,學習為錢工作很容易,特別是當你一談到錢就覺得恐懼時,學習為錢工作就更容易了。”

“我不明白。”我皺著眉頭說。

“別擔心,你只需知道,正是出于恐懼的心理,人們才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這些恐懼有:害怕付不起賬單,害怕被解雇,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重新開始。為了尋求保障,他們會學習某種專業,或是做生意,拼命為錢而工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然后就把怒氣發泄在他們老板身上。”

20年后的今天

上學?

我是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堅定擁護者,但“上學”——特別是大學——已經成為一個財務噩夢。學生貸款債務創歷史新高,有4400萬美國人貸款近1.3萬億美元。再說一遍:是萬億,萬億。

“學習讓錢為我工作和上面這種不一樣嗎?”我問。

“當然了,”他說,“絕對不一樣。”

在夏威夷這個美麗的星期六早晨,我們靜靜地坐著。我的朋友們應該已經開始新一季的棒球聯賽了,但不知為什么,我突然開始慶幸自己決定干這份每小時10美分的工作了,我感到我會學到我的朋友們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

“準備好了嗎?”富爸爸問。

“當然。”我咧開嘴笑了。

“我已經遵守了諾言,帶你去看了你未來的生活。”富爸爸說,“你現在才9歲,就已經有了為錢工作的體驗了。你只需把上個月的生活重復50年,就會知道大多數人是如何度過一生的了。”

“我不太懂。”我說。

“你兩次等著見我時有什么感覺?上次是被雇用,這次是要求加薪。”

20年后的今天

稅收、稅收、稅收

隨著政府的擴張,政府對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唯一可以獲得錢的地方就是中產階級,意思就是工人。每個政府都歡迎專業的投資者和企業主。工人繳納稅款;如果投資者和企業主以稅法作為發展經濟的工具,那么他們繳很少的稅。

“真可怕。”我說。

“如果你選擇為錢工作,這就是你將要過的生活。”

“每次結束3小時的工作,馬丁太太給你3個硬幣,這時你又有什么感覺?”

“我覺得錢不夠。感覺就像什么也沒得到似的,真讓人失望。”

“這也正是大多數雇員拿到工資單時的感覺,他們還要扣掉稅和其他一些支出。至少,你拿到的還是100%的工資。”

“你是說工人們拿到的不是全部的工資?”我吃驚地問。

“當然不是,”富爸爸說,“政府要先拿走屬于它的那份。”

“它怎么拿呢?”

“通過稅收,”富爸爸說,“你掙錢時得繳稅,花錢時也得繳稅。你存錢時得繳稅,你死時還得繳稅。”

“政府怎么能這樣?”

“富人就不會這樣,”富爸爸微笑著說,“只有窮人和中產階級是這樣。我敢打賭我賺的比你爸爸多,但他繳的稅比我多。”

“怎么可能呢?”我問道。作為一個孩子,我是不會理解這些的。“為什么有的人會讓政府這么對待自己呢?”

富爸爸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看著我,緩慢而沉默地搖著座椅。

“真的準備好跟我學習了嗎?”他問。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就像我說的,這里頭有不少東西要學。學習怎樣讓錢為你工作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大多數人上了4年大學后,學習也就到頭了。可我知道我會用一輩子去研究錢這東西,因為我研究得越深,就越發現我還有更多的東西要學習。大多數人從不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去上班,掙工資,平衡收支,僅此而已,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老缺錢,于是以為多掙點錢就能解決問題,幾乎沒有人意識到缺乏財商教育才是問題的關鍵。”

“那我爸爸總為稅頭疼也是因為他不懂錢嗎?”我疑惑地問。

“稅只是學習如何讓錢為你工作的一個極小的部分。今天,我只想弄清楚你是否仍有熱情去了解錢這東西。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愿望,他們只想進學校,學習一門專業技能,然后輕松工作、掙大錢。到他們某一天醒來,發現已面臨嚴重的財務問題時,他們已經不能停止工作了。這就是只知道為錢工作而不學習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的代價。現在你還有熱情學習嗎?”富爸爸問。

我點了點頭。

“好,”他說,“現在回去干活,這次我一分錢也不會給你。”

“什么?”我大吃一驚。

“聽著。一分錢也不給。每星期六你照樣干3個小時,但不會再有每小時10美分的報酬了。你說你想學習不為錢工作,所以我什么都不給你。”

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已經和邁克談過了,他已經開始免費干了,撣干凈罐頭上的塵土再把它們重新碼好。你最好快點去和他一塊兒干。”

“這不公平,”我叫道,“你總得給點什么呀。”

“你說過你想學習。如果你現在不學,將來就會像坐在客廳里的那兩個女人和那個男人一樣,為錢工作并且希望我別解雇他們。或是像你爸爸那樣,掙了很多錢卻眼看著債臺高筑而毫無辦法,希望靠擁有更多的錢來解決問題。如果你想這樣,我可以按照原來的約定每小時付給你10美分。你也可以像大人那樣:抱怨這里工資太低,辭職另找工作。”

“那我該怎么做呢?”我問。

富爸爸拍了拍我的頭,“動動腦子,”他說,“如果你好好想一想,就會感謝我給你這個機會,讓你成為有錢人。”

我站在那兒,依舊不相信自己已經答應了這個不公平的交易。我是來要求加薪的,現在卻被告知以后要白干。

富爸爸又拍了拍我的頭,說:“慢慢想去吧,現在回去開始工作。”

富人不為錢工作

我沒對我爸爸說我沒工錢了,他是不會理解的,而且我也不想向他解釋連我自己也沒完全明白的事。

在接下來的3個星期里,我和邁克每個星期六白干3小時。這工作不再讓我心煩,過程也容易些了。只是無法參加棒球賽以及不能再買連環畫讓我耿耿于懷。

富爸爸在第三個周末的中午來了。我們聽見他的卡車進了停車場,然后發動機熄火了。他走進店里與馬丁太太擁抱致意。他看了店面的銷售情況后,走向冰激凌柜,取出兩個冰激凌,付了錢,然后向我和邁克打了個手勢。

“孩子們,我們出去走走。”

閃開來來往往的汽車,我們穿過街道,又走過一大片草地,草地上有許多大人正在打壘球。最后我們坐到草地深處的一張野餐桌前,富爸爸把冰激凌遞給我和邁克。

“還好嗎?”他問。

“挺好的。”邁克說。

我也點了點頭。

“那學到了什么沒有?”

邁克和我面面相覷,一起聳了聳肩。

避開一生中最大的陷阱

“好吧,孩子們,你們最好開始開動腦筋。你們正在學習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如果學好了這一課,你們將永享自由和安寧;如果沒有學好,你們就會像馬丁太太和在草地上打壘球的大多數人一樣度過一生。他們為了一點點錢而勤奮工作,深信有工作就有了保障,盼著一年3個星期的假期和工作45年后才能獲得的一小筆養老金。如果你們喜歡這樣,我就把工資提到每小時25美分。”

“但他們都是努力工作的好人啊,你在嘲笑他們嗎?”我問道。

一絲笑容浮上了富爸爸的臉龐。

“馬丁太太對我就像媽媽一樣,我決不會那么殘忍地看待她。我上面的話可能聽起來很無情,那是因為我在盡力向你們說明一些事情。我想拓寬你們的視野,讓你們看清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甚至連大多數成年人也從沒認清,因為他們眼界太狹窄了。大多數人從未認識到他們是在陷阱之中。”

邁克和我還是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他的話聽起來很無情,然而我們能感到他確實是急于想讓我們明白。

富爸爸又笑著說:“25美分每小時怎么樣?這樣是否讓你們心跳加速?”

我搖搖頭說:“不會啊。”可事實上,25美分每小時對我而言可真是不小的數目啊!

“那么,我每小時給你1美元。”富爸爸說,臉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我的心開始狂跳,腦袋里有個聲音在喊:“接受,快接受。”但我不相信我所聽到的,所以什么也沒說。

“好吧,每小時2美元。”

我這個9歲孩子的大腦和心臟幾乎要爆炸了。畢竟這是1956年,每小時2美元的薪水將使我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孩子!我無法想象能掙到這么多錢。我想說“好的”,真想和他成交。我似乎已經看見一輛新自行車,一副新棒球手套,以及當我亮出鈔票時同學們羨慕的表情。最重要的是,基米和他的朋友再也不能叫我窮人了,但不知什么原因我仍然沒有開口。

冰激凌化了,順著我的手流了下來。富爸爸看到兩個孩子盯著他,眼睛睜得大大的,腦子里卻空空如也。他是在考驗我們,而且他也知道我們很想接受這筆交易。他知道每個人的靈魂都有軟弱、貧乏的一面,也有強大堅定、無法被金錢收買的一面。問題在于哪一部分更強大。

“好,5美元每小時。”

我的內心突然平靜了,想法發生了轉變。這個出價太高了,高得有些離譜。在1956年,就算成年人也沒有幾個能每小時掙5美元的。誘惑突然不見了,我恢復了平靜。我輕輕轉向左邊去看邁克,他也在看我。我靈魂中軟弱而貧乏的一面沉默了,無法用錢收買的一面占了上風。我知道邁克也一樣。

人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

“很好,”富爸爸輕聲說,“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他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后,貪婪或欲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于是就形成了一種模式。”

“什么模式?”我問。

“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他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給他們更多的錢,他們就會以更高的開支重復這種循環。這就是我所說的‘老鼠賽跑’。”

“就沒有另外一種模式嗎?”邁克問。

“有,”富爸爸緩緩說道,“但只有少數人知道。”

“到底是什么模式?”邁克問。

“這就是我希望你們能在工作和跟我學習的過程中找到的東西,也是我不給你們任何工資的原因。”

“有什么建議嗎?”邁克問,“我們厭倦了辛苦地工作,尤其是什么報酬都沒有。”

“哦,第一步是講真話。”富爸爸說。

“我們可沒撒謊。”我說。

“我沒說你們撒謊,我是說要弄清真相。”富爸爸反駁道。

“關于什么的真相?”我問。

“你真正的感覺,”富爸爸說,“你無需告訴別人你的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是說這公園里的人,還有那些為你工作的人,像馬丁夫人,他們都沒弄清楚自己的感覺?”我問。

“我想是的。他們害怕沒有錢,更沒有直面這種恐懼,對此他們雖然在情感上有所反應但并沒有動腦筋想辦法。”富爸爸說,“他們手中有點小錢,可享樂、欲望和貪婪會立刻控制他們,他們會再次做出反應,仍然是不假思索。”

“所以,他們的感情代替了他們的思想。”邁克說。

“正是如此,”富爸爸說,“他們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感覺,只是做出反應,而不去思考。他們感到恐懼,于是就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沒有奏效。于是,恐懼追逐著他們,他們只好又去工作,再一次期望錢能平復這種恐懼,但還是沒有成功。恐懼使他們落入工作的陷阱,掙錢——工作——掙錢,希望恐懼就此煙消云散。但每天他們起床時,就會發現恐懼又與他們一起醒來了。恐懼使成千上萬的人徹夜難眠,憂心忡忡。所以他們又起床去工作了,希望薪水能消除噬咬他們靈魂的恐懼。錢主宰著他們的生活,他們拒絕去分辨真相,錢控制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

20年后的今天

第一恐懼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越來越多的人面臨退休,有報道稱人們的第一恐懼已與金錢緊密相關。接近50%的受訪者擔心他們的錢不夠維持生活,他們害怕在退休時就把錢用完了。

然后富爸爸靜靜地坐著,讓我們自己理解他的話。邁克和我聽到了他的話,但不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我只知道我很奇怪大人們為什么總是急急忙忙去工作,而工作看起來并沒什么樂趣可言,而且他們也不快活,好像總有些東西逼著他們去工作。

看到我們已經盡力地理解了他的話后,富爸爸說:“我希望你們能避開這個陷阱,這就是我真正想教你們的,而不只是發財,因為發財并不能解決問題。”

“不能嗎?”我驚奇地問。

“不能。現在讓我談談另一種感情:欲望。有人把它稱為貪婪,但我更喜歡用‘欲望’這個詞。希望擁有一些更好、更漂亮、更有趣或更令人激動的東西,這是相當正常的。所以人們也為了實現欲望而工作。他們認為錢能買來快樂,可用錢買來的快樂往往是短暫的,所以不久他們就需要更多的錢來買更多的快樂、更多的開心、更多的舒適和更多的安全感。于是他們繼續工作,以為錢能安撫他們備受恐懼和欲望折磨的靈魂,但實際上錢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即使是富人也這樣嗎?”邁克問。

“富人也是如此。”富爸爸說,“事實上,許多人致富并非出于欲望而是由于恐懼,他們認為錢能消除貧困帶來的恐懼,所以他們積攢了很多的錢,卻發現恐懼感更加強烈了。他們又開始害怕失去錢。我有一些朋友,他們已經很有錢了,但還在拼命工作。我還認識一些百萬富翁,他們現在甚至比他們窮困時還要恐懼,他們害怕失去所有的錢。他們越富有,這種感覺就越強烈。他們靈魂中軟弱貧乏的一面總是在大聲尖叫,他們不想失去大房子、車子和錢帶給他們的上等生活。他們甚至擔心一旦沒錢了,朋友們會看不起他們。許多人變得絕望而神經質,盡管他們很富有。”

“那窮人是不是要快活一點?”我問。

“我可不這么認為,”富爸爸回答說,“不談錢就像依賴錢一樣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

就在這時,鎮上的乞丐經過我們的桌子,在一個大垃圾箱里翻找起來。我們3個人極有興趣地注視著他,剛才我們幾乎沒意識到他在這里。

富爸爸從錢包里掏出1美元,向那個老乞丐招了招手。乞丐看到錢,立即走過來接錢,他對富爸爸千恩萬謝,然后就欣喜若狂地跑了。

“他與我的大多數雇員并沒有太大差別,”富爸爸說,“我遇到過很多人,他們說‘我對錢沒興趣’,可他們卻每天工作8小時。這只能說明他們并沒有說出真相,如果他們對錢沒興趣,又何必工作呢?這種人比斂財的人病得更重。”

我坐在那兒聽著富爸爸的話,腦中無數次地閃現我的親爸爸曾說過的話:“我對錢不感興趣。”他常常這么說。他還經常說:“我工作是因為我熱愛這個職業。”用這句話來掩藏他內心真實的感受。

很多人說“我對錢沒興趣”,可他們卻每天工作8小時。

“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問,“不為錢工作直到不再有恐懼和貪婪嗎?”

“不,那只會浪費時間。正是因為有感情,我們才成為人。感情是我們行動的動力。忠實于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不要讓它們控制你。”

“噢!”邁克叫了起來。

“不要為我的話憂心忡忡,將來你們會知道它很有道理。好好觀察你的感情,別急于行動。大多數人并不知道是他們的感情代替了他們進行思考,感情只是感情,你還必須學會拋開感情來思考。”

“你能給我們舉個例子嗎?”我問。

“可以。”富爸爸回答說,“當一個人說‘我得去找份工作’,這就很可能是他的感情代替他在思考。是害怕沒錢的感覺催生了找工作的想法。”

“但是人們確實需要錢來付賬呀。”我說。

“的確如此,”富爸爸笑著說,“所以,我說感情常常過多地代替了思考。”

“我不懂。”邁克說。

“比如說吧,”富爸爸說,“如果害怕沒錢花,也先不要去找工作,而要先問問自己:一份工作是最終消除這種恐懼的最佳解決辦法嗎?依我看,答案是‘不是’,從人的一生來看更是如此。工作只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

“但我爸爸總是說‘去上學,取得好成績,這樣你就能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我有些迷惑地說。

“是啊,我懂他的意思。”富爸爸笑著說,“大多數人都這么給別人建議,而且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也確實是個好主意。但人們仍是基于恐懼才給出這樣的建議的。”

“你是說我爸爸這么說是因為害怕?”

“是的,他擔心你將來掙不到錢,在這個社會上過得不好。別誤解我的話,他愛你而且希望你能夠一帆風順。我也相信教育和工作是很重要的,可它們對付不了恐懼。實際上,促使他每天去上班掙錢的恐懼也使得他熱衷于讓你去上學。”

“那你有什么建議?”我問。

“我想教你們支配錢,而不是害怕它,這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如果不學,你就會變成金錢的奴隸。”

這聽起來很有道理,他想擴展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馬丁太太這種人都看不到的東西。富爸爸用了似乎很無情的例子,但這些例子讓我終生難忘。在那一天我的視野大開,開始注意到大多數人所面臨的“陷阱”。

20年后的今天

支配金錢

隨著金融衍生品的出現和經濟形勢的日益復雜,支配金錢已經成為在世界經濟中幸存的必要條件。在利率走低和股市不確定的情況下,儲蓄和長期投資的古老格言已毫無意義。

“你看,我們在根本上都是雇員,只是層次不同而已。”富爸爸說,“我只希望你們有機會避開由恐懼和欲望組成的陷阱,按照你們喜歡的方式利用恐懼和欲望,而不要讓它們控制你們。這就是我想教你們的。我對教你們掙大錢不感興趣,那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你們不先控制恐懼和欲望,即使你們獲得高薪,也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而已。”

“那我們怎么才能避開陷阱呢?”

“造成貧困和財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恐懼和無知,而不是經濟環境、政府或者富人。人們自身的恐懼和無知使他們困在陷阱里,所以你們應該去上學、接受高等教育,而讓我來教你們怎樣不落入陷阱。”

謎底漸漸揭曉。我爸爸受過高等教育,事業有成,但學校從來沒有告訴他如何處理金錢和恐懼。很顯然,我可以從兩個爸爸那里學到內容不同但同樣都很重要的東西。

“你剛才講的是對于沒錢的恐懼,那么,對錢的欲望又會怎樣影響我們的想法呢?”邁克問。

“在我用更高的工資誘惑你們時,你們感覺怎樣?非常想要嗎?”

我們點了點頭。

“但你們沒有屈服于自己的感覺,你們沒有立刻做出決定。這一點最重要。我們總是會有恐懼、貪婪的時候。從現在開始,對你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運用感情作長遠打算,別讓感情控制了思想。大多數人讓恐懼和貪婪來支配自己,這是無知的開始。因為恐懼和貪婪,大多數人一生都在追求工資、加薪和職業保障,從來不問這種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將通向哪里。就像一幅畫表現的:驢子拉車,因為主人在它面前掛了個胡蘿卜。主人清楚自己想要去哪里,而驢子卻只是在追逐一個幻影。但第二天驢子依舊會去拉車,因為又有胡蘿卜放在它的面前。”

“你的意思是,當我幻想新棒球手套、糖果和玩具時,就像那頭驢子和它面前的胡蘿卜一樣?”

“不錯。當你長大后,你想要的玩具會更貴,會變成要讓你的朋友羨慕的汽車、游艇和大房子,”富爸爸笑著說,“恐懼把你推出門外,欲望又開始召喚你。這就是陷阱。”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邁克問道。

“無知使恐懼和欲望更加強烈,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有錢人越有錢就越害怕。錢就是驢子面前的胡蘿卜,是幻象。如果驢子能了解到全部事實,它可能會重新想想是否還要去追求胡蘿卜。”

富爸爸繼續解釋說人生實際上是在無知和覺醒之間的一場斗爭。

他說一個人一旦停止了解有關自己的知識和信息,就會變得無知。這種斗爭實際上就是你時刻都要做的一種決定:是通過不斷學習打開自己的心扉,還是封閉自己的頭腦。

“看,學校非常重要。你去學校學習一種技術或一門專業,并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每一種社會文明都需要教師、醫生、工程師、藝術家、廚師、商人、警察、消防員、士兵。學校培養了這些人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能蒸蒸日上。”富爸爸說,“但不幸的是,對許多人來說,離開學校是學習的終點而不是起點。”

然后是長長的沉默。富爸爸依舊微笑著,我仍然沒弄明白他說的那些話。但就像其他偉大的老師一樣,他們的話多年來會一直給人們以啟發。

“今天我有點無情,”富爸爸說,“但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次談話,希望你們多想想馬丁太太,多想想那頭驢子。永遠不要忘記,恐懼和欲望,如果你讓它們來控制你的思想,你就會落入一生中最大的陷阱。一直生活在恐懼中,從不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殘酷的。為錢拼命工作,以為錢能買來快樂,這也是殘酷的。半夜醒來想著還有許多賬單要付是一種可怕的生活方式,以工資的多少來決定過什么樣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認為工作會給你帶來安全感其實是在欺騙自己。這些都很殘酷,但我希望你們能避開這些陷阱。我看過錢如何控制人們的生活,別讓這些問題發生在你們身上,別讓錢支配你們的生活。”

一個壘球滾到了桌子底下,富爸爸把它撿起來扔了回去。

“無知與恐懼和貪婪有什么關系?”我問。

“對錢的無知導致了恐懼和貪婪,”富爸爸說,“我可以給你們舉一些例子。一個醫生,想多掙些錢讓家人生活得更好,于是就提高了收費,這就導致人們醫療保健費用的增加。

“這極大地損害了窮人的利益,所以窮人的健康狀況要比富人差。由于醫生提高收費,律師也提高了收費;由于律師提高收費,學校的老師也想增加收入,這就使政府提高了稅收。這種循環不斷繼續下去,不久,在富人和窮人之間就有了一條可怕的鴻溝,不安定就會出現。歷史證明當鴻溝大到極點時,一個社會就會崩潰。遺憾的是,美國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但人們沒有以史為鑒,我們只記住了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名稱,卻沒有記住教訓。”

20年后的今天

收入不平等

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在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中說:“財富和收入不平等是今天美國人面臨的最大的道德危機。”

“漲價一定不對嗎?”我問。

“在一個民眾受到良好教育和政府治理有方的社會中不會漲價,實際上應該降價。當然,通常在理論上是如此。價格上漲的原因是由無知引起的貪婪和恐懼。如果學校教學生關于錢的知識,社會就有可能更富足,物價也會更低廉。但學校只關注教學生如何為錢工作,而不是掌握金錢。”

“但我們不是有商學院嗎?”邁克問,“你不是還鼓勵我進商學院讀MBA嗎?”

“是的,”富爸爸說,“但不管怎么說,商學院是專門訓練那些精于計算的人的,可千萬不要讓他們做生意。他們只會看看數字,解雇員工并把生意搞糟。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也雇用了這樣的人。他們所想的只是降低成本、提高價格,這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精于計算是重要的,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懂得它,但這并不是全部。”富爸爸生氣地補充道。

“那該怎么辦呢?”邁克問。

“要學會讓感情跟隨你的思想,而不要讓思想跟隨你的感情。當你們控制了感情,同意免費干活時,我就知道你們還有希望。當我用更多的錢誘惑你們時,你們又一次控制住了感情,你們在學習用頭腦思考而不是任由感情控制你們。這是第一步。”

“這一步為什么很重要?”我問。

“噢,這就要由你們自己來找答案了。如果你們想學,我就會把你們帶上這條布滿荊棘的道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它。跟著我,你們就要拋棄為錢工作的觀念,學習如何讓錢為你們工作。”

“如果我們跟著你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同意跟你學,又能學到什么呢?”我問。

“你們會得到《柏油孩子》《柏油孩子》講的是:一個農夫種的莊稼經常被野兔偷吃,所以他用柏油做了一個孩子像立在地頭。野兔看到很好奇,上前逗弄柏油孩子卻被粘住了,正好被農夫抓住。野兔情急之中跟農夫說,懲治它最好的辦法是將它扔進荊棘叢,因為那樣會扎得它痛不欲生。農夫信以為真,將野兔扔進了荊棘叢,然后野兔就逃走了,因為荊棘叢就是它的家。里那只野兔得到的東西——自由。”

“那會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嗎?”

“是的,”富爸爸說,“所謂的荊棘之路就是指我們的恐懼和貪婪。直面我們的貪婪、弱點和缺陷是唯一的出路。這條路需要你用心去確定你的思想。”

“確定思想?”邁克不解地問。

“是的,確定我們該怎樣思考而不只是對感情做出反應。不要因為害怕付不起賬單就起床去工作,你要花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更努力地工作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嗎?大多數人都害怕知道真相——他們被恐懼所支配——不敢去思考,就出門去找工作了。他們被柏油孩子‘粘’住了。這就是我說的確定你的思想。”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呢?”邁克問。

“那是我將來要教你們的。我會教你們選擇一種思想,而不是條件反射式地去行動,就像匆忙喝完早餐咖啡就跑出去工作一樣。

“記住我之前說過的話:工作只是面對長期問題的一種暫時的解決辦法。大多數人心里只有一個問題,并且亟待解決,那就是月末要付賬了,賬單就像那個柏油孩子。錢控制了他們的生活,或者確切地說是對錢的無知和恐懼控制了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就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每天起床之后就去工作掙錢,沒有時間問問自己:還有什么別的法子嗎?他們的思想被他們的感情,而不是他們的頭腦控制著。”

20年后的今天

情感和理智

我經常努力控制我的思想和情感。在我的生活中我再三遇見這樣的事情:當情感占據上風時,理智就會下降。

“你能說說感情控制思想和頭腦控制思想的區別嗎?”邁克問。

“噢,當然。我總是聽到這種話,”富爸爸說,“有人會說‘人人都必須去工作’、‘富人是騙子’,或是‘我要換份工作,我應該得到更高的工資,你不能任意擺布我’,還有‘我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它很穩定’,而不是說,‘我失去了什么’,只有這樣的話才能讓你避免感情用事,并留給你仔細思考的時間。”

在我們往回走的路上,富爸爸解釋說富人實際上是在“造錢”,他們從不為錢而工作。他接著說當我和邁克用鉛鑄5分錢的硬幣時,我們是想“造錢”,實際上我們的想法和富人的想法很接近。問題是只有政府和銀行做這種事才是合法的,我們不行。他解釋說有些掙錢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這種方式不需要任何東西。

富爸爸繼續說,富人知道錢是虛幻的東西,就像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卜一樣。正是恐懼和貪婪使無數人緊抓著這個幻覺不放,還以為它是真實的。它不是。錢的確是造出來的,正是由于對這種幻覺的信任以及人們的無知才使人們做出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計劃。

他說到美國當時實行的是金本位,每一張美元都對應著一定重量的黃金。他對美國將要取消金本位以及美元將不再與黃金掛鉤的傳言十分感興趣。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孩子們,地獄之門就快開了。窮人、中產階級和無知的人的生活將被摧毀,因為他們相信錢是真的財富,相信他們效力的公司或政府會保障他們的生活。”

我們沒有完全弄明白這席話的含義,但多年以后,富爸爸的話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應驗了。

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

富爸爸上了停在小店外的小卡車,這時他對我們說:“繼續工作,孩子們,你們越快忘記你們的工資,你們未來的生活就會越輕松,繼續用你們的頭腦思考,不求回報地工作,很快就會發現比拿工資更掙錢的方法。你們會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機會就擺在人們面前,但大多數人從來看不到這些機會,因為他們忙著追求金錢和安定,所以只能得到這些。如果你們能看到一個機會,就注定你們會在一生中不斷地發現機會。那時,我會教你們其他的事。學會了這些,你們就能避開生活中最大的陷阱。”

我和邁克收拾好東西與馬丁太太道了別。我們走回公園,又坐到那張長椅上,花了幾個小時考慮和討論富爸爸的話。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我和邁克也一直在思考和討論這些問題。又過了兩個星期,我們仍舊在思考、討論,同時免費為富爸爸工作。

在第二個星期六工作結束時,我向馬丁太太道別,依依不舍地看著架子上的連環畫。每星期六沒有了30美分的收入,我就沒有錢去買連環畫了。而就在馬丁太太和我們說再見時,她做了一件我以前雖然見過但從未在意的事。

馬丁太太把連環畫的封面撕成兩半,然后把上面一半留下,下面一半扔進了一個大紙箱。我問她這是做什么,她說:“我要把這些沒有賣掉的舊書扔掉。等書商送新書來,我會把這半邊封面交給他,作為沒有賣掉的證明。他一小時后就到。”

我和邁克等了一個小時,書商終于來了。我問他能否把那些他不要的連環畫送給我們。他的回答令我很高興:“如果你們在這家店干活,而且保證不把它們賣掉,我就送給你們。”

于是,我們成交了。邁克家的地下室里有一個空房間,我們把它清理出來,把幾百本連環畫搬了進去。很快我們的連環畫閱覽室就開始營業了。我們雇了邁克的妹妹——她很愛讀書——來做圖書管理員。她向每個來閱覽室看書的孩子收10美分,每天從下午2點30分到4點30分,閱覽室都會開放。讀者呢,包括鄰家的孩子,他們可以在這兩個小時內看個夠。對于他們來說這是相當便宜的,因為10美分只能買1本連環畫,而兩小時足夠他們看五六本了。

邁克的妹妹在讀者離開時要負責檢查,確保他們不把書帶走。她還要保管書,記錄每天有多少人來、他們的名字以及他們有什么意見。我和邁克在以后三個月里平均每星期能賺9.5美元,我們付給邁克的妹妹1美元,而且允許她免費看書,但她很少看,因為她總是在學習。

20年后的今天

想象的力量

在信息時代和互聯網時代,數百萬30歲以下的人利用他們的想象力來創造改變世界的應用程序——從Facebook到Uber、Snapchat等,他們也因此而變得富有。有想象力的人蒸蒸日上,而缺乏想象力的人仍然在尋找工作,這份工作又可能很快被機器人和技術所取代。

我和邁克仍然每星期六去小店干活,從各個店收集賣不出去的連環畫。我們恪守了對書商的諾言,沒有賣一本連環畫,如果書太破了我們就燒掉。我們想開一家分店,但實在找不到一個像邁克的妹妹那樣盡職盡責、值得信任的管理員。小小年紀,我們就已經發現找個好職員有多么困難了。

閱覽室開張3個月后,發生了一場爭斗,附近的小流氓盯上了這樁生意。富爸爸建議我們關門,所以我們的連環畫生意就此結束了,同時我們也不去小店工作了。不管怎樣,富爸爸十分興奮,因為他可以教我們新東西了。他很欣慰,因為我們的第一課學得這么好:我們已經學會怎樣讓錢為我所用了。由于沒有從小店的工作中得到報酬,我們就不得不發揮想象力去尋找掙錢的機會。通過經營我們自己的連環畫閱覽室,我們就掌控了自己的財務,而不是依賴雇主。最棒的是我們的生意讓我們賺了錢,甚至當我們不在那兒時,它也照樣賺錢,我們的錢為我們工作了。

雖然富爸爸沒有付給我們工錢,卻給了我們更多的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巢湖市| 二连浩特市| 涞水县| 泰和县| 凤冈县| 镇巴县| 杂多县| 鄂托克旗| 郓城县| 南岸区| 广州市| 株洲市| 万宁市| 太康县| 岱山县| 溧水县| 丹凤县| 从江县| 淮阳县| 晋中市| 兰州市| 肇州县| 廉江市| 阿拉善右旗| 丰都县| 海门市| 西林县| 大姚县| 垣曲县| 大悟县| 九龙坡区| 孟村| 如东县| 张家界市| 寿光市| 垦利县| 民县| 米脂县| 集贤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