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兵無常勢
- 趙風烈
- 沙場點兵1
- 2088字
- 2019-01-15 13:30:17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匈奴單于野丹對于戰爭的理解絕對沒有他對面雁門城之中那三位將軍強大!
匈奴對于戰爭的理解就是殺戮,掠奪,戰爭的文化也緊緊局限于多年對華夏軍隊的那些淺薄的認識。
對于軍事情報,對方領兵將領的性格分析,這些東西都是不存在的,在匈奴人的眼中這些華夏人的將領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他們狡猾,不按照勇士的方式展開戰爭,總是利用戰陣,利用盾牌,利用城墻作戰,而且這些華夏人竟然喜歡用自己的雙腿,而不是戰馬。
在上一次匈奴進攻雁門的時候,趙國大軍展開了瘋狂的追擊,然而這一次趙國軍隊卻沒有展開追擊,這讓匈奴單于野丹完全無法理解!
“我們的羊群還有多久能到?”
匈奴大軍征戰,除了身上攜帶的肉干,他們的后勤補給就是后方的羊群,戰士在前面沖鋒,羊群緊緊跟在后面,這就像是一個會移動的后勤補給線。
“單于我們的羊群還有三天才能到,而我們的肉干只能讓我們的戰士吃飽兩天的肚子。”
負責后勤補給的匈奴將領立刻躬身向野丹單于報告,羊群不像是馬隊,他們速度緩慢,而且還需要時間進食。
“該死的趙國軍隊,他們就知道躲在城墻的后面,難道就不能像一個勇士一樣戰斗嗎?”
野丹單于憤怒的大吼著,原本發動這場戰爭就是為了轉移匈奴內部的矛盾,讓這些匈奴勇士在戰爭之中將對自己的注意力轉移。
但是失敗的戰爭完全達不到這個目的,只有勝利的戰爭才可以,原本以為自己十八萬大軍可以橫掃一切,可趙國竟然這么快就派來援兵!
“單于,那些暗中反對你的部落,他們都在喊著進攻,既然他們想要去送死,為什么不成全他們呢?”
在什么地方都有陰謀家,即便是匈奴的內部也是一樣,盡管在陰謀的層次上,他們根本無法和七國相比,但是這些簡單的謀略,他們還是明白的。
“那么就讓這些人去進攻趙國人的雁門城。”
野丹單于原本是想將趙國軍隊吸引出來追擊自己,然后展開一場大屠殺,可是事與愿違。
從內心的角度上說,野丹單于真的不想犧牲匈奴軍隊,畢竟這些人都是強大的戰斗力,一個人長大形成戰斗力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但是野丹單于面對趙國軍隊的時候,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什么樣的辦法,能夠讓這些在大營之中不出的趙國軍隊走出自己的大營。
“報,前將軍,郡守大人,匈奴大軍開出大營向我雁門城方向進發,距離三十里。”
雁門城的斥候全天候監控著匈奴大軍,遠遠的看著匈奴軍隊的一舉一動,匈奴大軍剛剛開出大營,雁門斥候便第一時間飛報雁門城。
“前將軍,請到城墻上指揮大軍作戰。”
雁門郡守信封立刻躬身向前將軍趙括說道。
在官階上前將軍趙括要比雁門郡守信封高,而且趙括是都城來的官員,皇帝身邊的紅人,而且還是常勝將軍。
“郡守大人客氣,應對匈奴還是郡守大人經驗豐富,我們共同御敵。”
趙括立刻還禮,還沒有上傳令臺,這個時候還是要客氣一下的,雁門郡守信封是一個值得敬重的前輩。
“傳令,大軍備戰!”
趙括和信封分別向雁門守軍和邯鄲趕來的援軍下達將令,趙國大軍全都進入到備戰狀態。
和之前趙括指揮六萬步卒不同,這一次趙國大軍有備而戰,兩軍合在一處,不需要在依靠營帳的防御御敵。
雁門城外,除了留守一萬步卒,其他十二萬大軍浩浩蕩蕩在雁門城的正面擺開戰陣,兩翼騎兵方陣,正面步卒戰陣。
站在城墻之上,趙括舉目遠眺,遠處草原之上,匈奴大軍滾滾而來,無邊無際黑壓壓的一片。
“前將軍,匈奴大軍至少有五六萬人,后面還有后續,看來這一次匈奴軍隊打算強攻雁門城。”
趙括身旁,雁門郡守信封,手搭涼棚注視著遠處匈奴大軍向趙括說道。
“匈奴大軍來勢洶洶,李牧將軍以為如何退敵?”
趙括習慣性的向身邊的李牧問道,應對匈奴李牧絕對是最佳人選。
雁門郡守信封看了看李牧將軍,這位昔日自己手下的百夫長,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竟然已經升到邯鄲軍佐。
對于這位百夫長李牧,原本雁門郡守信封就有培養提拔的想法,現在的李牧已經能夠站在城墻之上,著將軍鎧甲,指點戰場征戰。
“前將軍,郡守大人,匈奴人征戰旺旺都是以羊群為補給,斥候沒有發現羊群,匈奴的羊群一定未到,我軍可正面防御御敵,末將愿領一支騎兵尋找匈奴羊群襲殺。”
李牧向趙括和信封躬身施禮,對于匈奴軍隊的規律,很明顯出身雁門的李牧更加了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郡守大人以為如何?”
趙括沒有立刻回應李牧,而是向身邊的郡守信封問道。
“李牧將軍此策可行,擊殺匈奴羊群,匈奴不戰而亂,我軍趁勢襲殺,匈奴必定大敗。”
雁門郡守信封對李牧的策略表示出贊賞,畢竟這是自己雁門出去的將領,以后成名自己臉上也有光彩。
“李牧將軍你認為多少騎兵可以襲殺匈奴羊群?”
趙括轉過身向李牧問道。
“將軍,奇襲兵貴精不貴多,五千騎兵足以。”
如果是平常的奇襲,一兩千騎兵已經很多了,但這次要面對的是匈奴的羊群,匈奴人對自己的羊群看得十分重要,必定有大批人馬看守。
所以李牧請五千騎兵尋找匈奴羊群,展開襲殺!
“傳將令,李牧將軍率五千雁門鐵騎襲殺匈奴羊群,其他將士準備正面御敵。”
此時在雁門城墻之上,趙括不在和信封客氣,意氣風發,將令下達,李牧立刻躬身領命下去點兵出擊。
李牧率領五千雁門鐵騎從東面的城門悄悄出去,向著草原的深處飛馳而去,準備迂回到匈奴的后方襲擊匈奴羊群。
正面戰場之上,匈奴大軍已經越來越近,一場大戰即將展開,趙國大軍嚴陣以待,等待著匈奴大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