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民為國之本
- 趙風烈
- 沙場點兵1
- 2146字
- 2019-01-11 15:31:50
趙國前將軍趙括在自己的封地遇刺,這件事震驚朝野,不過趙括并沒有將農家的事情說出來,自己的侍衛也下了封口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農家的事情還是低調處理。
趙王丹盛怒,在趙國將軍的封地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立刻下令邯鄲令緝拿叛逆分子,邯鄲誠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將軍,農家宵小對將軍的影響并不大,反而是周王室公主哪里……”
趙括返回將軍府,蔡澤站在趙括的身旁,此時周王室公主姬云已經回到自己的房間,公主趙玉并沒有來將軍府而是直接回了趙王宮。
當時事發緊急,蔡澤的反應已經很快,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在蔡澤的考慮之中,派遣李牧立刻擊殺農家叛逆。
當然叛逆只是個名稱,準確的說應該是刺客,不過當第一時間給農家按上叛逆這個名字,他們將永遠無法在趙國立足。
而現在周王室公主姬云的出現,卻成了一個麻煩,如果當時趁亂殺了也就殺了,可是現在回到將軍府就不能在動手,當然趙括一直也舍不得動手。
“先生,我明白此中厲害,姬云先在將軍府,派遣侍衛保護公主安全,公主出行必須通報我知道。”
趙括點點頭,他明白蔡澤的意思,蔡澤的意思就是將這位周王室的姬云公主軟禁起來!
“將軍如此最好,蔡澤請問將軍,今日之言作何解?”
蔡澤躬身,趙括今天的言論讓蔡澤心中震驚不已,現在他還沒有徹底的想明白趙括今天這三問的含義,但是今天趙括的殺伐果決還是讓蔡澤心中一喜。
成大事者必須擁有一顆這樣殺伐果決的心,他們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蔡澤心中當然清楚,自己沒有看錯人,魯仲連和毛遂也沒有看錯人。
“先生,七國征戰為什么秦強而山東六國弱?”
趙括一臉微笑的看著面前的名士蔡澤反問道。
“商鞅變法強秦,秦國連續數代皆是明君,任用能臣強將,開疆擴土,秦國方能強大。”
蔡澤有些不解的看著趙括,戰國時期對于民和國家的關系,完全沒有后世那么清晰,名士對于這一點幾乎也沒有什么認識。
所以蔡澤對于趙括的問話有些不解,秦國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山東六國都將這個功勞歸功于變法,但是變法觸動貴族利益,所以山東六國都有變法,但都不完全。
“先生,可能去過秦國?”
趙括繼續向蔡澤問道。
“屬下未曾去過秦國。”
蔡澤更加不解,這些和今天趙括的言論有什么關聯呢?為什么趙括一直在說秦國?
“先生請坐!”
趙括擺擺手示意蔡澤坐下,自己也整理一下思路,在這個年代說話不能張嘴就來,特別是自己現在的身份,更不能亂說。
蔡澤跪坐在正廳的案幾后面,注視著趙括。
“請問先生各國兵士來自哪里?”
趙括也坐下,繼續向蔡澤問道。
“當然是各國百姓之中征召。”
“那各國兵士所用糧草呢?”
蔡澤是什么人,連續兩個問題就不需要趙括繼續說了,道理十分的簡單,蔡澤并不是不懂,而是他從來沒有想過。
原來趙括的人用意在這里,盡管此時的趙括還只是一名將軍,但是心中卻已經有了一個君王之心,而且趙括的著眼點很明顯與其他的君王不同。
“先生,民乃國之本,民負責國強,我們才有更多軍隊,更多的軍糧,這些才是根本,士兵餓著肚子怎么與強秦的士兵交戰?”
趙括現在完全是潛移默化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中心點還是強國,畢竟蔡澤不是貴族,不是那些有著封地和特權的貴族,所以相對比較容易接受。
不過蔡澤也清楚,這個思想對于趙括的危險性,山東六國不是沒有看到秦國變法之后的變化,但是那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切身的利益是無法改變的。
“將軍富民強軍的想法是對的,趙國若想要抗衡秦國,必然要有所變化,然則此時大事未成,將軍切不可與外人言。”
蔡澤拱手向趙括進言,作為一名門客,一名名士,蔡澤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完全是向著趙括的方向出發。
其實趙括此時也是避重就輕,今天自己言論最大的禍根不是富民,而是天下一統,這樣的話在這樣的年代說出來,絕對是禁忌。
即便是強秦,現在也不敢說這樣的話,這樣的言論還需要很多年之后,才會由秦王說出口,而那個時候山東六國的君王只能聽著,因為他們已經無力對抗秦國。
“先生所言極是,今天也是情急之下,不說一些特別的言論,無法為李牧將軍爭取時間。”
趙括點點頭,他明白蔡澤的意思,今天事情實在是事發突然,不過這些也都是趙括的心里話,只是說的時機不對。
而且趙括心中清楚,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有些話最好讓別人去說,而不是從自己的嘴里說出來,否則一定是眾矢之的。
蔡澤躬身退出正廳,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經得到,至于一統天下,這一點蔡澤倒沒有放在心上,這是每一個君王的夢想。
而且趙括畢竟年輕,年輕氣盛這也是能夠理解的!
蔡澤離開之后,趙括獨自一個人坐在正廳之中,思索著今天發生的事情,萬萬沒有想到農家竟然會走到自己的對立面。
原本趙括還向著借用農家來改變民眾的耕作,現在看來自己想的有點簡單,事情的復雜程度超出了趙括的想象。
“報將軍,叛逆分子斬殺五百人,叛逆匪首全部斬殺!現在正在全城搜捕叛逆分子。”
傍晚時分,李牧才返回將軍府,身上濃重的血腥氣,表明這是一場血戰。
“李牧將軍辛苦!府上加強防備,小心有叛逆殘余出現。”
趙括還是叮囑了一句李牧,畢竟農家弟子人數實在是不少,真要對自己的府邸做點什么也是一件麻煩事。
“將軍,府上的侍衛人數太少,可否從雁門在調遣擺明屬下舊部過來?”
李牧向趙括躬身施禮,按照現在趙括的官階,在戰國時期可以養八百侍衛,不過趙括一直很低調只有雁門過來的五十鐵騎。
“此時稍后我上奏大王在議。”
趙括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雁門鐵騎和其他的侍衛不同,必須經過趙王丹的允許,否則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