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尾聲

徐子冬在網上寫到,“我一直都在想,兩代人之間,怎樣才能通過溝通,達成和解。一方是千方百計為了子女好,粗暴地把自己的決定強加于子女身上,卻沒有考慮過子女的感受;另一方卻總是認為父母控制欲過強,把太多私念強加于自己身上,以愛的名義對自己進行‘非愛性掠奪’。但無論怎樣,他們不是禍害,即使他們犯了錯。”

◎ 法規(guī)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三條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特殊、優(yōu)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第八條 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 律師說法

1.關于少女喝農藥的原因

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她個人的原因,從她的社會面來看,在外面吸毒,賭博,交友不慎,負債累累,迫于現實的無奈,走上這個極端;也有可能是因為家庭的管教、環(huán)境,迫于家庭的壓力,喝了農藥。

2.關于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有兩大因素:死亡,過失,應該預見而沒有預見;已經預見卻不采取措施。父親拿出農藥的行為,雖然并不一定真正有主觀上的意愿希望女兒死亡,卻是能在客觀上造成其死亡的后果。

3.關于父母教育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關愛是很重要的,在本案中,父親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孩子好,但父親愛的方式是錯誤的,教育的手段是單一的。對于有不良行為的孩子,應該付出更多的關心,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避免悲劇再次發(fā)生。

◎ 心理咨詢師心理分析

1.人的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是伴生的、共同的。但是生理發(fā)展具有顯性的特征,而心理的成長卻往往以隱性的方式潛行發(fā)展。

2.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皮亞杰、科爾伯格等均在其心理學理論中仔細闡述了人類年齡在10歲至20歲、生理上出現了生殖器官趨于成熟,生殖系統日臻完善的階段時,自我認知能力、社會認知傾向、社會價值標準等日趨大眾化的規(guī)律性現象,從而得出這一時期對于人的一生將產生更大影響的結論。

3.人的健康發(fā)展既不能一味溺愛、百般遷就;也不能一無是處,棍棒侍候。

(1)一味溺愛、百般遷就,會使人避罰服從、威懾忍受的心理無從發(fā)育和成長,同時,又過早地滋養(yǎng)出自我意識,進而發(fā)展成個性唯我和獨我的特征,最終會在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的軌跡上愈行愈遠。

(2)一無是處、棍棒侍候,會強化人的避罰服從性、攝威忍受性。同時,又催生出相對功利性和尋求認同性的行為舉止,進而又較容易在性格上逐漸形成對規(guī)矩、規(guī)則、法則的服從,以及對上級、權威和領導的歸依并希望獲得嘉獎和贊賞,最終會在倫理道德、人情世故和社會價值上更趨于大眾化和世俗化。個性中的自我意識漸漸淡漫,獨立的個性特點也逐漸淡化。

4.結合徐冰冰以及其父徐文強的心理活動,筆者分析的基本脈絡為:

(1)徐文強自幼少讀書、少學習,注定其所具有的科學教育手段是極其匱乏的。其對前半生人生經歷的自我感受,是膚淺的、也是功利的,殊不知失敗乃成功之母。試想,徐文強若沒有其所謂“前半生的挫敗”,豈有今天酒店經營的紅火?

(2)徐文強的火爆脾氣并非源于當兵時期的歷練,而是其在宣泄情感方面不具備多樣性。單純以發(fā)火、吼叫、咆哮、咒罵等方式發(fā)泄不滿只是其情感平衡手段單一化的表現。正是由于其不能以多樣途徑宣泄和平衡情感沖突,而只是單一地、唯一地、簡單地使用單純性的發(fā)泄。所以,徐文強只能在單純性的發(fā)泄道路上愈行愈遠、愈走愈極端,從而釀成慘劇。

(3)徐冰冰的生長環(huán)境不言自明,父母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造成兩個子女在生理上吃喝溫飽均得以滿足,但在心理上的學習和引導極其缺乏。加之動輒打罵的教育方式過于粗暴、粗糙,使得兩個孩子在心理上均烙上了不良印跡和難以磨滅的傷痕,這也為其今后的心理發(fā)展埋下了定時炸彈。

(4)徐冰冰從幼小時期起就渴求關愛,而這一渴求將伴隨其一生。在她進入青春期發(fā)育之后,其自我意識的加強、性器官的發(fā)育成熟,又本能地將她向異性強力地推動。獨立的自我人格要求和強烈的自我人格塑造,本來應交織成為人一生中最為燦爛的樂章,但是徐冰冰卻在這一過程中因為環(huán)境的重大影響,逐漸變異、盲目追求。最終她認為找到了愛的真諦和歸宿,自她所認為的真諦與社會普遍價值觀格格不入,她所認為的歸宿也與其家庭的基本認知相悖、相異。這樣的差異性究其根源,在于其家庭教育的錯誤和缺失、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早期的心理引導和教育的偏失。

徐冰冰的人生經歷最后使其無法自拔、外力難以改變,她固執(zhí)地堅持一點而枉顧其他,使她個性的發(fā)展步入了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另類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彩票| 女性| 大竹县| 务川| 平遥县| 南康市| 清丰县| 襄城县| 铁岭县| 亚东县| 车致| 平果县| 浦江县| 扎鲁特旗| 大同县| 昔阳县| 汉川市| 天台县| 宝兴县| 肃宁县| 灵川县| 宜川县| 龙泉市| 兴文县| 孟村| 紫金县| 称多县| 馆陶县| 左贡县| 玉田县| 吉林市| 沙雅县| 翁牛特旗| 旌德县| 浦北县| 梓潼县| 同江市| 绥中县| 霍林郭勒市|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