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D演講的8個精髓:用高效表達推銷自己
- 張笑恒
- 1686字
- 2019-05-21 15:09:21
顯出新意,別出心裁的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TED的一大特色便是演講者帶來的“頭腦風暴”,很多演講者都會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觀點,這些觀點其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卻很少被人注意到,當這些新觀點亮相的時候,臺下的聽眾往往會驚訝地發出“哇”的聲音,又是一次成功的演講。
昆蟲學家Marcel Dicke在TED做過這樣的演講,他的題目是“我們為什么不食用昆蟲呢”,他在演講中直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吃過昆蟲,而在場大部分聽眾也都舉手表示自己吃過昆蟲,他舉例在老撾等地的農貿市場上人們販賣大量的昆蟲食用。
他說:“肉類食品農業成本很高,我們飲食中有很多蛋白質,我們吃很多的肉……我們對肉類需求會非常大……從任何事物中都能夠獲取蛋白質,肉類的生產卻會帶來很多問題,尤其是健康問題,比如豬跟人有很多相同的疾病。而食用昆蟲則不會出現這一點。用10公斤飼料可以得到1公斤牛肉,但可以得到9公斤蚱蜢肉,而且昆蟲排泄更少的糞便,這是昆蟲的第三點好處。或許大家還有個疑問,就是昆蟲能否有如其他肉類一樣高的營養價值,所有分析表明,昆蟲的蛋白質、脂肪,還有維生素都非常豐富。它可以和我們吃的任何種類肉食相媲美,這是食用昆蟲的第四點好處……”
Marcel Dicke給出了4條吃昆蟲的理由,他說農業用地的百分之七十都用來飼養牲畜,而且這一比例還在提高,所以不妨從食用牛肉改為食用昆蟲,他指出蝦、龍蝦、螃蟹都像極了蚱蜢,都是美味佳肴,科學家正在研究很多昆蟲的蛋白質產量。
Marcel Dicke詳細敘述了食用昆蟲的好處,提倡大家來關注這一點,這就是一個別出心裁的觀點,因為確實有很多人吃過昆蟲,但是很少人想到將昆蟲上升到大規模可食用的層面上,Marcel Dicke一說出來就讓在場聽眾頻頻點頭,雖然他們不一定散了場后就去食用昆蟲。
千篇一律的演講和說話每個人都聽過許多,所以想要吸引對方注意力,引起別人的好奇心就需要提出一種非常新穎迥異的觀點,讓聽者“眼前一亮”,產生傾聽的欲望。上個小節提到過,與眾不同的標題是要與眾不同的觀點來支撐的,當你的觀點極具新意與創造力時,就能將整個演講“撐起來”,比如參加演講比賽,參賽者都要講“夢想”,你就要考慮從什么角度才能制造出與別人的差異。
我們來看新首富馬云的一次演講,題目叫做“愛迪生欺騙了世界”,馬云說道:“世界上很多非常聰明并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無法成功,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了錯誤的教育,他們養成了勤勞的‘惡習’。很多人都記得愛迪生說的那句話: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并且被這句話誤導了一生。勤勤懇懇地奮斗,最終卻碌碌無為。其實,愛迪生是因為懶得去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編了這句話來誤導我們。”
馬云意在教導年輕人學會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從愛迪生的名言說起,用一種巔峰的思維推進,這樣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顛覆經典,制造新意
著名作家王蒙在給暨南大學師生的演講《語言的功能與陷阱》中說道:“阿Q怎么求愛呢?他突然一天晚上就給吳媽跪下了,然后他說:‘吳媽吳媽,我要和你困覺!’哎呀,然后呢吳媽就哭,要抹脖子上吊,然后大家就都認為阿Q干出了毫無人性、違反道德、不守規矩、傷天害理的這種事情,阿Q沒有寫檢討因為他不識字,但是他表示了檢討之意,而且還賠了錢,把一年的工錢都給了吳媽,而吳媽卻一直在那里哭、哭、哭。”
聽演講的人都看過原作,明白王蒙所說,但是都不明白他提及這一點是為了什么,更想不通跟演講主題有什么關系。
王蒙接下來就解答了這個迷惑:如果阿Q在語言文字的修辭上能夠到咱們中文系上兩節課,能來這兒聽講座,他就絕對不會用這種話了!如果他讀過徐志摩的詩呢?那么他見到吳媽就會說:“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嘿,他可能就成功了!
聽眾都大笑起來,覺得幽默之余還挺有新意,實在想不到阿Q跟徐志摩放在一起會是什么樣子。
馬云和王蒙所使用的是通過“重塑”或者重新演繹經典的方式來標新立異,他們運用得很巧妙,要注意,經典可以顛覆,但是不要為了嘩眾取寵而刻意顛覆經典。最好是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找到新的觀點,融入經典,再給聽眾展現出來,這樣的演講自然顯得非常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