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上元節(三)
- 大唐新史
- 從老啃到小
- 2454字
- 2019-01-08 20:58:39
倘若張捷舒剛才沒夸獎趙王李元景,蘇捷舒或許還會順著她的話哀嘆一番自家女兒的不幸。
可李元景也是剛從昏迷中醒轉一個多月,張捷舒前腳夸完趙王,后腳就哀嘆昏迷的九江,這一對比,傻子就聽出來是在譏諷。
蘇捷舒還沒起身,和九江關系最好的永嘉站了出來,翹著小嘴說道:“九妹若是不擅辭文,怕是宮里連個識字的都找不出。”
小孩說話沒輕沒重,永嘉這話幾乎得罪了宮里所有的人,蘇捷舒趕忙站起身子,一邊把永嘉按到蒲團上,一邊朝眾人致歉:“莫要聽這丫頭胡說,清彤本就不擅筆墨,之前作的那都是思索大半年才湊出來的,哪算什么有才,全是運氣罷了。”
蘇捷舒說完就想帶著永嘉離開,要是自己不管,怕這丫頭今夜會闖出禍來。
張捷舒可不樂意,往年自己仗著家里的財勢,對跟隨自己的下人那是恩賞大方,可香胰鋪子的橫空出世讓九江和永嘉兩個小丫頭的名聲如日中天,這也罷了,畢竟皇家的股份占了大頭,不敢跟皇帝翻臉。可這玻璃鋪子自從開售,自己就托人朝管事和蘇捷舒都帶過話,結果連個洛陽城的銷權都沒拿到。家里提供的錢財現在對陛下而言已經可有可無,自己更是一個來月沒侍寢的機會,今日要不出口惡氣,怎么對得起這天賜良機。
“哎呀.......蘇姐姐真是會說笑,剛才是妾身這嘴快,一不留神就挑了個毛邊,這就給姐姐陪不是,還望姐姐莫要怪罪。”張捷舒邊說邊朝蘇捷舒行禮。
蘇捷舒此時要是離開,在座的只會嫌她氣量狹小,連李淵都會看不過眼,當下只能拉著永嘉又回位置上坐著,并且叮囑小丫頭不許再亂說話。
李淵見氣氛緩和,吩咐宮人端蒸梨上來,大唐吃梨很少吃生的,都是蒸或煮,據說能駐顏潤肺,取名熱冬果。
蘇捷舒殿里被侯大寶送的東西快堆滿了,小小的梨子自然不在話下,加上剛才被氣得不輕,手里的木勺就沒動過,張捷舒看到這一幕,拿著絲絹邊擦口邊說:“卻是忘了蘇姐姐財雄勢大,連掖庭宮里都能送百十車吃食,看不上這宮里的熱冬果也是應該的!”
此話一出,滿殿嘩然,私下籠絡宮人是什么罪名,哪怕李淵未立皇后,這事也不該一個嬪妃來做。
蘇捷舒長嘆口氣站起來說:“此事皆為清彤年初所定,乃是門下商戶給予宮人忙碌年余的犒勞,妾身雖是她母妃,卻也不曾冒用其名。”
李淵坐在主座上發話:“此事乃朕令永嘉及九江所為,往后著為慣例!”
老李這話說的霸氣外露,把件賄賂宮人的大事消弭于無形,老太監趁機拿上扎冊讓李淵選目。
隋時九部樂此時仍是宮宴的主導,愛改曲的李世民還沒上位,武妹妹剛斷奶,至于李隆基還連細胞都不是。
李淵點了《龜茲伎》和《景云河清歌》兩部,不為別的就為熱鬧。
舞女穿著大唐特有的甩袖長襟袍進來,雖是冬天,卻顯得衣著清涼,隨著樂師彈奏,頗有些巾幗氣勢的群舞便開始展開,如果侯大寶在這,感嘆的不是舞姿,而是舞女所穿的連珠針繡裙,所謂的霓裳羽衣舞就是需要這種針法來體現繡物的活靈活現,舞到極致時,裙上的鳥蝶似乎活過來,隨著舞女上下翻飛。
本來是注定通宵的歡宴,因為年幼的龍子龍孫們困倦而早早作罷,李淵一個多月來主動去了張捷舒寢宮。而永嘉則拉著蘇捷舒的手保證不去招惹張捷舒,甚至找出侯方特意標出名字的禮物準備明日送過去。
與民同樂分兩種,一種是把自己能看的分享給子民共享,另一種是把好東西留在宮里,別的拿出去共享。李淵明顯屬于第二種,往年上元節當天便該擺出來的宮中舞曲,今年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開始在皇城南邊搭臺子,四周還有如狼似虎的宮衛在警戒,可這擋不住長安貴婦們的攀比之心。管家帶著護衛天不亮就趕著馬車來占位置,有不要臉的估計上元節早上就把好了地方,畢竟一年一度的宮演可以引領當年的風潮。
侯嫂嫂大清早就問了一遍老管家占位置的事,剛過中午又問一遍,實在是擔心今年的時裝表演自己沒趕上。侯君集直睡到下午才醒來,逗弄一會閨女才命令侯家哥倆來問話:“陛下對傳言不聞不問,此事暫且揭過,往后但凡有事必須先同為父商量,大寶你也必須稟明為叔,聽明白不?”
哥倆趕緊大聲答復,侯大寶趁著侯君集高興,提了個小問題:“叔,您認識賀蘭楚石不?”
老侯皺著眉頭思考半天,回答:“沒聽過,難道是個青年俊彥?”
侯大寶一本正經的說:“李淳風請他師傅算過,說這賀蘭楚石四字與侯家八字犯沖,最好見到就殺,不能留后患。”
哥倆被一人一腳踢出門,侯方拉著侯大寶問:“見到這家伙真殺?”
“必須的,為了咱侯家萬世平安,現在連姓賀蘭的我都想放地里埋著。”侯大寶憤憤的回答。
上元說是普天同慶三日,其實最熱鬧便是第二日,過節當天都忙著陪家人,沒幾個貴人出來逛街的,今天就差沒把馬臉寫上“貴馬”兩字。
雙馬車駕跟不要錢似的,一輛接一輛往皇城方向涌,鎏金的,佩玉的,偶爾還有檀香木做的車窗,馬車駛過只留下一陣香風。
裴律師翻出塊泛黃的玉佩,使出吃奶的勁系在自己內袍上,力爭使腰顯得更細些,臉上撲些粉,朝著銅鏡照照,覺著少了點什么,又翻出把佩劍帶在身上,披上件白狐皮大衣,這才在護衛的簇擁下翻身上馬,緩緩往平康坊走去。
半道碰上尉遲寶林,兩人打扮差不多,只是尉遲寶林披了件猩紅披風,冷風一吹跟抹布似的裹成一坨,都不知道有什么用,還有腰上硬是垮把橫刀,跟青色內袍搭配起來很不協調,裴律師只能把馬稍微拔遠點,免得被人說自己交友沒品位。
尉遲寶林沒管那么多,自己現在好歹有個御晦校尉的官職,如果不是被老爹威脅,早穿著鎧甲上街了。兩個紈绔沒那么多話,今日到平康坊就是來顯擺的,文有文的玩法,武有武的氣概。
和往日不同,上元節這三日的青樓女子是不陪宿的,但喝酒唱詩卻是必須做的,如果有哪個姑娘一不小心作出首佳作,三日之內,整個長安城都會傳遍,往后達官顯貴的車駕會在你門口絡繹不絕,紛紛以宴會能請姑娘出席為榮。至于想光憑容貌就征服別人,對不起,老鴇子會用十八般武藝教你學會琴棋書畫,靠臉吃飯你想多了。
大唐歌姬想要高人一等,上元節獻藝必不可少,紈绔們也把這當做比試的戰場,比錢這東西過時了,眼下比的是才華。
可惜裴律師忘了件事,侯大寶出宮那日得罪的可不是小人物,那是瑤池樓鎮場的歌姬,偏巧這歌姬在臺子上一眼就看到披著白狐裘的小裴,當即停住演出,張著櫻桃小嘴脆生生的朝裴律師喊道:“不知裴郎今日可還欲聽《陌上桑》,賤妾請了名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