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誰也別想好過
- 唐氏女
- 拉肚肚
- 1771字
- 2019-02-25 21:51:00
早朝接近尾聲,光武帝終于想起晾在一邊的柏鳴,看他滿臉風(fēng)塵,一身鎖子披甲,位列武將隊伍第二位,僅次于襄王之后,以敖如何不知道他此刻腦子里轉(zhuǎn)的那點事兒。
“柏愛卿辛苦了,一路必是快馬加鞭往回奔吧。”
有光武帝這一句話,柏鳴老淚差點沒掉下來,“陛下掛念,老臣實在是歸心似箭,也不知陛下傳召老臣回來,是為何事?”
何事?光武帝站起身,輕松地在上頭踱步子,這要怎么說呢,說叫你回來純屬遛人玩,誰讓你女兒欺負(fù)朕的雀兒,差點害了她肚子里的龍種?
話當(dāng)然不能這么說。
“秋闈已過,文武進(jìn)士均已出爐,各處官員任命還需斟酌,愛卿是兩朝重臣,還是東省統(tǒng)領(lǐng),朕叫你回來,咱們商量商量,往東省安排哪些官員。”
柏鳴聽著苦澀,又要安插人手,各路人手已經(jīng)把東省插得跟篩子一樣了,哪里還在他的掌控之中呢。
“是,臣定幫陛下好好斟酌。”
光武帝滿意點點頭,揮一揮手便要退朝,柏鳴實在不甘心,匆匆回來,總不能自己府里的正事,一字不提吧。
“皇上明鑒,老臣還有一事相求!”
柏鳴跪地。柏斌也在朝堂上,心里跟著一緊,已經(jīng)知道父親用意。
“犬子柏斌的婚事,未經(jīng)父母之命,私自退婚,實在不像話,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家事拿到朝堂上跪求,這就有點不像重臣的樣子了,群臣嘩然。
光武帝皺眉,反問:“那愛卿的意思,是這門親事還要繼續(xù)做下去?”
“萬萬不可!這門親事,臣也不能再答應(yīng)了!”襄王出列,回絕十分果斷。
柏鳴一愣,抬頭看襄王,想擠一個笑容說兩句好話的。
可,以則最不屑出爾反爾之人,原本柏斌不慕富貴敢來退婚,以則還能敬他一二,現(xiàn)在,見柏鳴堂堂一族之主,毫無信譽廉恥,更不能給他好臉色。
“柏大人還是自重的好。朝會之上,小兒女之事還是不提罷了!”
光武帝也不愿再攪和,這婚,指了退,退了指,這叫什么事。
揮了揮手,光武帝就叫退朝,不等眾人散去,光武帝就大步流星回了山溪堂。
柏鳴丟了一個大臉,懷恨襄王,回了府,闔家一通大鬧,據(jù)說他拎著棒子滿府追著柏斌就要打,柏夫人哭著追他們父子滿院的跑,妾室庶子們忙著看熱鬧,這一府鬧哄哄吵到晚上才算完。
最后的最后,柏斌雖然沒挨著一跟手指頭,倒底還是被罰跪祠堂抄了一宿的經(jīng)。
就這樣柏夫人還是心疼兒子心疼得不行,第二日早早就進(jìn)宮去找皇后柏氏訴苦,說什么老子不疼兒子,就知道疼那些外宅浪貨,八百年不回家一趟,回家了就知道找兒子麻煩。
“你不知道昨晚,老爺罰完斌兒,又去了三姨娘那,我早上出府的時候,他們還沒起,真真的讓人心寒!”
皇后柏氏聽母親口里沒一句端莊話,也不知道安慰點什么好,那是自己的父親,再不好,也輪不到她指摘父親的私生活,所以她心疼母親,只能把氣撒到襄王府。
“還不是襄王他們不知抬舉,父親昨天在朝堂上那么求,襄王連個好臉都沒有,還害母親兄弟在府里這般艱難,我看,咱們也不能讓襄王府消停!”
“哦?娘娘有辦法?”柏夫人頓時來了興致。
辦法當(dāng)然有,還是現(xiàn)成的,之前青枝給出的主意還沒來得及用呢,這回正好用,新仇舊恨就都在這報了!
皇后柏氏一番吩咐,柏夫人回府后,就準(zhǔn)備了一份大禮給襄王府送去了。
晚膳時分,原本是一家人團(tuán)圓的一餐,再加上國子監(jiān)明日休沐,斯遠(yuǎn)也趕回來一塊用晚膳,可襄王府的正堂里,只有徐憐意、斯遠(yuǎn)、唐鶴兒三人,默默吃著跟前的菜。
凌郡主因為退婚一事,自覺顏面盡失,干脆天天都躲在自己房里不出門,晚膳也要人送進(jìn)去吃;而襄王以則,這會正好跟兵部劉卓議事,兩人在書房另吃了。
柏府讓人送禮的人過來時,堂中晚膳剛剛撤下,徐憐意坐在上首請人進(jìn)來,柏府下人跪著,說有份大禮要送給王府唐氏。
徐憐意、斯遠(yuǎn)、包括唐鶴兒都十分驚訝。
柏府有歉意,送禮也該送給凌郡主,怎地要送給唐鶴兒呢?
柏府來人笑答:“這禮是我們公子備下的,說是要送給唐夫人,要不是那一日街上巧遇唐夫人,經(jīng)夫人提點,我們公子也不會想通,差點錯結(jié)姻緣呢。”
什么錯結(jié)姻緣?!這話挑釁,柏斌看不上凌郡主就算了,還上門來說幸好退婚的話,這什么意思?!
還有,說要謝唐夫人提點,這又是什么意思?難不成柏斌退婚是唐鶴兒背后搞的鬼?
徐憐意冷著臉,喝到:“唐氏!”
“王妃娘娘明鑒,妾身并不知道這話的意思,妾身也從沒和柏大人說過郡主的壞話!”
“你給我跪下!”斯遠(yuǎn)怒不可遏命令道。他是世子,身份自然比唐鶴兒尊貴,可一府之中,隨便叫庶母下跪的情況,也確實不多。
唐鶴兒被嚇得一愣。
徐憐意也不顧還有外人在場,又重復(fù)一遍:“世子叫你跪,你沒聽到嗎,還要本宮再重復(fù)一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