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所圖
- 天照傳奇
- 銳子的弓
- 2267字
- 2019-05-09 18:33:22
晚膳后,晏長青陪著父母兄弟說了一會話兒,便隨著父親進入了書房。
父女分次而坐,待書僮奉茶退出,未及父親問起,晏長青便將今日在北齊驛館與毓榮長公主會面的經過,以及計劃中毓榮有修改的地方,詳詳細細的說與了父親。
晏鳴聽完之后,將身子倚靠在椅背上,微閉著眼,半天沒有言語。
晏長青并沒有打攪父親,只靜靜的抿著盞中的熱茶。她知道,父親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尤其是要消化他這個二十多年未見的表妹所帶給他的變化與沖擊。
良久,晏鳴低聲問女兒:“你今日近距離的接觸......你認為,毓榮長公主是個怎樣的人?”
“聰明,冷靜,克制,審時度勢,眼界較一般女子要寬......嗯,比一般男子還要好。”
晏長青不假思索的道:“還有一點,讓我頗為佩服......她知道女子格局心胸的局限,懂得借用男人的視角去看待事情。”
晏鳴點了點頭:“青兒,你認為,她真正所圖的是什么?只有探曉她心中所圖,我們才能透過結果去看過程,了解她可能會走的途徑,以及會采取的手段。”
“父親所言極是。”晏長青看向父親,眼帶敬佩:“通過與毓榮長公主的接觸,我猜測毓榮長公主與北齊王之間,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般融洽。她與北齊王之間并不齊心,甚至各有打算。”
“北齊王是影響毓榮長公主至深的人。父親,我們先通過對北齊王的分析,再對應折射到毓榮長公主身上,探知她心中所圖,可能會更準確。”
晏鳴望著女兒,贊許一笑:“嗯,繼續說下去。”
晏長青喝了口茶水:“北齊王,被定國候定義為梟雄的人,其狼子野心,實在不難猜。以如今北齊發展之勢,相信也過不了幾年,他定會向帝國開戰......”
“只要他打敗了帝國,他便能挾勝利之果,以絕對之勢,從心理上擊垮西凌、南詔的軍心......或戰,或降,不用費太多的力氣,便能收服西凌與南詔......進而統一天下,建立一個全新的帝國,成為新的帝國之主。”
“唔,北齊王一統天下的雄心,都建立在一個最根本的大前提上——消滅顧家軍,打敗帝國,最終占領帝國。”晏鳴替女兒補充。
晏長青點了點頭:“如此,就可以將北齊王的野心反推到毓榮長公主身上——北齊王之想是否就是毓榮長公主心中之愿呢......我認為不是。如果我是毓榮長公主,我的想法恰恰相反,我會認為,他日北齊王功成之時,便是我覆滅之日。”
“你認為,這是毓榮最大的憂慮?”晏鳴也被女兒的想法給嚇了一跳。
晏長青微笑:“父親,你想,毓榮長公主固然是北齊的王后,她理應與北齊王共進退。但是,她同時有另一個身份,那便是我帝國的長公主。北齊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相信作為妻子,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也正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北齊王的為人,故而她也比任何人都能明白,她至今能坐穩北齊的王后,靠的并不是北齊王,而是她身后的帝國。”
“若是他日帝國倒在北齊的鐵騎之下,若是帝國不復存在,那毓榮長公主現如今所擁有的一切,便轟然倒塌,也會隨著帝國不復存在。我相信,關于這一點,毓榮長公主應該有著無比清晰的認識。”
“毓榮長公主半生尊榮,她這一生何其驕傲,怎能容許這種情況的發生呢?哪怕這個人是她的丈夫,又如何?”晏長青唇角揚起一個微帶諷刺的孤度:“誰讓毓榮長公主,與太后一般......骨子里都是那種極度自私自利之人呢?”
晏鳴驚訝于女兒大膽的推測與分析,但是,細想之下,他又不得不承認,女兒的分析不無道理。他們這些大男人,哪里能想到一個女人的心思竟可以如此詭異難測,如此的彎彎繞繞,曲曲折折呢。果然,還是女人最了解女人么。
“這便是毓榮長公主真正的心思。”晏長青并不知此時父親心中的復雜,總結道:“而太后,作為她在帝國最堅實的支撐與依靠,她又豈能讓太后在此時倒下呢?”
晏長青回想起毓榮長公主向她問及諸皇子的情況,不由得在心中微微冷笑。毓榮長公主此舉,也不過是為將來作打算,若將來太后倒下或逝去,她好尋找新的盟友,看哪個皇子有可能問鼎那個位置,她好從中押寶,最后成為她新的支撐與依靠。
晏長青平復了下心緒,想到北齊王的野心與打算,心情不由得變得沉重起來,長嘆道:“如此看來,北齊王遲早會向帝國宣戰......屆時,兩國交戰,我帝國便會民不聊生,餓孚遍野了。”
想到帝國的將來,父女二人俱都變得沉重,相對沉默起來。室內頓時陷入一片寂靜之中,只聽得燭臺上的光被窗外的風吹得忽閃忽閃。
忽然,晏鳴又連連冷笑數聲:“我帝國的五十萬顧家軍也不是吃素的,他北齊王想要打敗顧家軍,談何容易,更遑論要消滅我帝國了。”
“正是呢。”晏長青微笑:“顧家軍威名赫赫,舉世皆知,是我帝國最堅實的屏障,世世代代鎮守帝國兩百余年。屆時打起來,還不定誰吃虧呢。他北齊想占領我帝國,說不定到時反被我帝國和顧家軍給滅了呢。”
晏鳴頓感女兒所言,深得他心,哈哈大笑:“正是這個理。”
父女二人,不約而同的將心中的擔憂與沉重壓往心底。畢竟,當務之急,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言及計劃諸事,晏鳴憂心又起:“青兒,你當知道,太后十分固執,且剛腹自用,聽不得人意見,毓榮果真能說服太后,讓太后按我們的計劃去做么?”
“話雖如此。”晏長青忙安慰父親:“太后雖固執,但她也頗為看得清朝局,不然何至于今天還能穩居太后的位置......更重要的,太后與毓榮長公主一樣,是一個極度驕傲又自私自利之人......她定知道如何取舍。”
這整個計劃,都是圍繞著太后展開,核心的內容,便是讓已居于劣勢的太后如何暫避皇帝的鋒芒,關鍵便是這個“避”,要避得有姿態,避得有風度。避開之后,仍能保有太后的尊榮與榮光,叫人低看不了半分。
現如今,太后在與皇帝的斗爭中已完全落于下風。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不,被皇上徹底打趴下去,狼狽又沒有尊嚴。要不,就是“避”,避得既有尊嚴又有儀態,以后的事,以后再作打算。
兩相權衡,傻瓜都懂得選擇哪一條......何況半生浸淫在皇宮斗爭中的太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