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終于沖破晉人防線,攻上高崗山丘。
石勒急不可耐,領著一股驍騎徑直奔向大營。他策馬沖進去一看,晉軍大帳中只有幾件衣裳,數(shù)盒胭脂和一面銅鏡而已。
他心中疑惑不解,難道在此阻擋我的竟然只是一個女子嗎?
他奔出帳外,來到高崖之邊,只看見腳下滾滾江水和麾下騎兵在江灘屠戮晉人,除此之外,空無一人。
張賓緩緩走來,望見這一切,仰天嘆息。
“孟孫,我們贏了!”石勒說道。
張賓搖搖頭,望著江面上漸行漸遠的船只,低聲一嘆:“胡將軍,我們敗了。諸葛離說的不錯呀,漢帝是得不到天下的……”
……
……
張茂帶領麾下眾騎離開之后,一路輾轉,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回到?jīng)鲋荨?
而后他仿佛脫胎換骨,一改之前紈绔作風,終日潛心學兵,磨煉武藝。除了聽其夫人媛娘子奏曲之外,再無聽過靡靡之音。
胡人占據(jù)洛陽之后不久,便攻陷長安,中原淪喪。張氏父子主持涼州,數(shù)次發(fā)兵東征,而后“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美談遠播四海,名揚天下。只可惜,涼州人勢單力孤,寡不敵眾,終于還是黯然西歸。
與楠枝離別十年之后(320),張軌和其長子張寔先后身故,張茂成為涼州之主,統(tǒng)領西北兵馬民事。他苦心經(jīng)營,未曾讓胡人染指河西之地半分。終其一生,張茂都謹遵大晉正朔,至死不改。
……
諸葛離渡江之后,與祖逖率領百姓從襄陽順江而下,前往江東之地。
他曾與楠枝約定,待司馬越死后,兩人便退隱塵世,游覽荊州之地,而后順江而下,再去吳中。此時大江美景近在眼前,然而物是人非,令他悲傷不已。
來到吳地之后,南渡晉人貴胄多對光復中原興致寥寥,只想茍且偷安。唯有祖逖一心北伐,諸葛離因此拜入其帳下。
眾人見他勢單力孤,紛紛勸他放棄北上念想。諸葛離卻說道:“昔日高祖武侯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皆是敗于兵勢,功虧一簣。我曾經(jīng)疑惑不解,難道高祖如此天縱之才,豈不知必?。恐钡轿矣鲆娏碎镒樱慷盟髦豢蔀槎鵀橹?,才漸漸明了。高祖北伐,乃是遵循道義,若是不去,天下便真的淪喪了!這也是楠娘子的志向,我不能不跟從!更何況,我曾應諾楠娘子的事情,便一定要去做?!?
渡江七年(317)之后,諸葛離跟隨祖逖,率疲敝之卒,將三百余眾,渡江北伐。
而后四年之間,北伐之師橫掃數(shù)州之地,連敗胡人,威震天下,幾近光復中原。然而諸葛離踏遍江北河南之地,亦尋不到楠枝半點音訊。
祖逖死后,朝廷內(nèi)斗不止,各懷鬼胎。北伐之業(yè),無以為繼。大軍只能南撤江東,功敗垂成。
諸葛離返回南方之后,便溯江而上,回到襄陽江邊。傳說他呆坐江畔,遙望北岸,觸景生情,又忽聞一曲絕妙琴聲,起身四下探求,然而這聲響回蕩在山巒江面之間,無處探尋,他癱坐在冰冷的江邊,方才頓悟,興許楠娘子對自己的罪業(yè)從未原諒,這尋而不得的命運便是她的報復。
數(shù)月之后,諸葛離積郁成疾,郁郁而終。他死前,囑咐小萌將他葬在此地,興許是想等候那個再也回不來的女子。
小萌由阿碧她們照顧,又過了五年不幸染病離世,眾人將她葬在諸葛離的墓邊。
……
石勒在諸葛離渡江之后,貿(mào)然進兵,結果在沔水被晉人所敗。而后他聽從張賓的建議,還兵北方。
九年之后(319),石勒遭受眾人猜忌,正憂愁不已,忽然想起諸葛離曾在出走那晚對自己說的話,傾爾仰天大笑。
接著,羯人石勒自立為王,在張賓的輔佐之下,鏖戰(zhàn)群雄,最終橫掃北方,一統(tǒng)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