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戰時(1)

當年是怎么威風赫赫地“揭竿而起”,怎么籌謀劃策步步為營,僅離世子之位一步之遙。怎么一步不慎,誤信了小人言,多年辛苦豈可大廈崩塌。又是怎么被世子陷害,被朝中大臣排擠,身邊衷心之人盡數背叛,終究一蹶不振。后來,又如何到了邊境戰場,如何重拾信心,卻又天不遂人愿。這些過往,方同統統說了個清楚。

梓嵐震驚不已,原來,衛風一身熱血,不甘于平凡,不甘于不公,拼命爭取過,不論生死,皆可回憶。這,正是她苦苦尋覓的英雄,至此,梓嵐方明白過來,她或許是慧眼獨到,早在初見那一刻,她便透過他衰弱的病容,看到了骨子里英雄的氣概。

對,梓嵐忽略那些一蹶不振,也不能探知方同口里的重拾信心的真假,只是美化著他在她心中的印象。他是英雄,只是她心中的,唯一的英雄。

梓嵐就帶著她為自己過度塑造編織的英雄,日夜守在了燕軍大營。她本以為這段時間可以無限延長,直到她靜靜地等待著他醒來,然后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然后彼此記住一生,相互牽掛。可惜,這個一生的牽掛并沒有讓梓嵐等到。

一個月后,就在梓嵐躲在心上人的大營中,做著最完美的夢時,老先生來了,獨自一人。

老先生擔心梓嵐被人看出真實身份,又在燕軍大營中,或有不利,于是偷偷前來,他告訴梓嵐,他出去采藥時聽到一個消息,“燕魯之戰未起,魯國卻突生變故,國君召回大軍,派往平定逆反。魯軍后日就要拔營歸國了,老將軍派人到處打聽你的下落,趕緊回去吧。”

梓嵐沒有繼續留在此地的借口了,國君召喚,她必須走,這是軍令,軍令如山,不得違逆。梓嵐縱使有再多的不愿,還是即刻披上已經因為沉溺柔情而脫下的鎧甲,翻身上馬,最后問了老先生一句,“他,可還好?”

老先生回答道:“好在啊將軍年輕,有些身子底子,不日便可醒來。”

“好。”不日便可醒來,有這一句話足矣,梓嵐放心了,她翻身上馬,揮揮馬鞭便算是告別了。

看在老先生的眼里,梓嵐瀟灑,毫無拖泥帶水之態,然,他卻不知,那副瀟灑背影的背后,早已淚流滿面,里面有不舍,有不甘,還有對戰時的痛恨。

“難道,注定你我有緣無分?”梓嵐不懂,為何她守了衛風一個多月,他總是不見醒來,而就在魯國有變,她必須離開的時候,他卻要醒來呢?他醒來第一眼看到不會是她,更不會記住她最美好的樣子了。

梓嵐想的很簡單,她知道他們遲早在戰場上相遇,所以她唯一的想要的,便是在此之前將自己留在他的腦海中。她不愿他們的第一次相見便是劍拔弩張,你死我活,或許,她還滿身血腥,蓬頭垢面。

他們注定是敵人,所以她連在戰前,想要為心上人留下一個率真姑娘回憶的機會也沒有嗎?

她落著淚離開,他終于醒來,卻從來都不知還有一個叫做梓嵐的姑娘,已經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太多的痕跡。

衛風的清醒,自然換來了整個多數將士的重生。他們或對王都朝堂的死心,或因他戰場上百發百中的弓道,或因常氏老將軍的恩情,幾乎在這場傷病之后,都認了衛風為主。他們深知這場認主代表什么,或許是新的危險與死亡。

畢竟,衛風是帶著暴怒和報仇的念頭,才強行將自己從黃泉的路上拉了回來。所謂報仇,必然與世子血刃,那是與直白的戰場不同的又一條不歸路。

在衛風昏迷不醒的這段期間,眾位將軍的聯名上書早就送到了王都,可惜世子集勢已久,并非一封奏折便可扳倒。不過好在朝中還算有那么一兩個衷心的老臣,愿意為衛風和常氏說上幾句話。

而結果,照樣不容樂觀,最后燕國的朝堂僅為了爾虞我詐,鬧的雞飛狗跳。國君為了平衡朝堂,更為了顯示自己挽狂瀾于既倒的本事,最后模棱兩可,模糊地處理了這件事。無非就是和稀泥,言語間原諒了常氏一家,并非是承認常氏沒有勾結外敵,而是看在常氏老將軍多年勞苦功高,功過相抵,不予計較,大有一副仁人之君的模樣。

至于衛風,在世子黨的極力鼓動之下,當然就變成了主謀,即便王琰的證據確鑿,那也不過是將王琰看做了衛風下屬的結果。王琰當時想的果然沒錯,這場戰爭的結果,終究還是他們這些小角色以死亡來傳達開始的信號。

只可惜,他明白與否,都逃不過最后屬于他的結局了。

經過朝中眾多大臣的商議,最后商討出一個中間的法子,便是將衛風大將軍的職位卸去,傳回王都與王琰對峙,之后在作定論。這大概是世子黨目前能想出來的,最能平息民眾之口的又最為溫柔的,對于皇子的處置方式了。

國君手諭傳到邊境時,已經九月,天氣開始轉冷,而中軍帳中更冷,隨便一個將士的目光皆能把那傳諭的內侍凍死當前。

將士們紛紛望著主位上的衛風,他的毒瘡二次復發,加重了傷勢,因此便得等到來年五月方可痊愈,老先生走時再三叮囑切忌不可動怒,他們都在擔心著這一紙手諭徹底激怒衛風,再次誘發更為嚴重的傷勢。

內侍昂著頭執著手諭,一副見手諭便如見國君的高高姿態,等著這位六皇子即便不愿,卻不得不卑微地接旨,跪在他的面前三呼萬歲。而事實上,若在早上幾個月,衛風肯定會這么做,差就差在了這位御前的內侍沒能給自己挑一個好的時間。

衛風顯然沒有像將士們所擔心的那般毒瘡再次發作,而是接連苦笑幾聲,可那苦笑又著實鄭重其事,更像是一種告別,告別今日以前那個愚蠢至極的自己。他的苦笑再苦,看在內侍眼中也是笑,是對國君手諭的大不敬,更是對他這個身處王宮,每日皆被大臣與各宮夫人們討好的紅人的恥辱。

內侍陰惻惻地嘲笑道:“六皇子再不接旨,只怕不日便要笑不出來了。”

衛風應聲止住了苦笑,再抬眼時,已無初來邊境大營時的渾渾噩噩,眼底只剩下決絕和森冷的寒意。他兩步走到內侍跟前,就在眾人以為他要逆來順受,將要出聲阻止時,他卻一把捏住了內侍的脖子,連求救哭喊的機會都未留,便捏斷了內侍地脖子。

“六皇子……”看著內侍驚恐未散的無神雙眼,方同便心知這場戰爭在準備好之前,又被迫提前了,但至少表明了衛風的決心,他一時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即便我忍讓,自然不能保住常氏一族,既然他們說我反了,那我便反給他們看。”衛風在一敗涂地之后但求一死,圖個解脫。而現在他才發現,只要這個世上還有皇權在,哪怕就是他死了,他們也能有辦法讓他死不瞑目,既然如此,他何必要如了他們的意。

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他衛風也該去奪一回了。

衛風抽出匕首割下內侍的頭顱高舉起來,大喊道:“將士們,燕國國君昏庸無能,任憑奸佞小人當道,殘害忠良,人人得而誅之。我,衛風生為燕國六皇子,當為表率,愿為燕國清除奸佞,整肅朝綱,今日殺內侍以表決心,誰愿意追隨于我?”

“臣等誓死相隨。”大帳中跪了一排的將軍們,聲如洪鐘,視死如歸,堅定不移。

當天,衛風便下令,徹查大營中世子心腹寵臣,凡是與世子來往過于密切之人,一經查實,全部梟首,并將其中已為世子立功的一二人頭顱,八百里加急送去往王都世子東宮,以示威脅和震懾。

世子被這八百里加急的“禮物”顯然嚇得不輕,翌日便在朝上狠狠地參了衛風一本。可參完他才反應過來,衛風遠在天邊,殺傳旨內侍,不受君命,軍符在手,完全可自立為王,又怎會在乎這些不痛不癢的參本?

世子或許養尊處優,不懂戰場上的殺戮,但他絕對是優秀的權謀者,即刻便想到了癥結所在。待國君問世子該如何處置這個逆子的時候,世子急中生智,勸國君稍安勿躁,先以懷柔的手段講衛風騙回王都,許以重金封底等好處,待人回來了,繳去軍權,自然便由他們處置。

他們高估了自己的本事,更低估了衛風對于他們的恨意。衛風拒不領旨,躲在邊境之地,養兵買馬,養精蓄銳,只待有朝一日殺回王都,活刮了那些惡人,為常氏報仇。

自常氏被滅族那日起,衛風便當自己死了,以一命換回了另外一個可以報仇之人。

為了報仇,衛風放下了狼毫筆,拿起了刀劍,日夜在校場上折騰著陪練的將士,也折磨著自己。他用疼痛入骨髓的方式,逼迫自己記住這不共戴天的仇恨。只幾天,衛風便從一個朗潤的公子,變成了一頭嗜血的狼。

而燕國邊境的這個大營,再不是僅為燕魯之戰而存在,為一切戰時存在,為衛風存在。衛風是狼,他們便是狼嘴里那尖利的牙,時刻都準備著撕咬敵人的喉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平武县| 肇源县| 东兰县| 盐源县| 潜山县| 邵阳市| 时尚| 瑞金市| 张家川| 洪湖市| 麻栗坡县| 醴陵市| 台南县| 林州市| 民权县| 大理市| 东乡族自治县| 宝丰县| 沁阳市| 新蔡县| 双鸭山市| 中牟县| 盐亭县| 南靖县| 交城县| 金寨县| 平顶山市| 英山县| 修水县| 类乌齐县| 彭州市| 宜宾县| 黄冈市| 乌拉特中旗| 翁牛特旗| 正镶白旗| 巍山| 盘山县| 瓮安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