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互聯網+地產:房產電商醞釀O2O大變局
房地產的互聯網變革已然是大勢所趨。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指出,如今房地產與互聯網的結合主要集中在前段,特別是銷售環節,最佳突破點在于營銷和電商。與此同時,傳統的房產銷售和經紀業務模式開始沒落。東方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竺勁認為,未來房地產行業中,可能也就是營銷板塊可以互聯網化,現階段對于開發商最重要的是解決銷售問題,從線下往線上延伸是關鍵。
房產經紀的O2O試驗
在萬科工作20年之后,萬科高級副總裁肖莉在“光棍節”轉身投入房多多的懷抱。在肖莉出走背后,眾多線下房產中介與線上房產電商紛紛試水O2O。向肖莉拋出橄欖枝的房多多,創立于2011年8月,是一家基于互聯網的房地產整合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該平臺的交易金額已達500億元。房多多的核心是一個連接買賣雙方和經紀人的交易平臺,它打破了長期以來垂直房產網站依賴廣告的商業模式。房多多此前的業務主要是連接經紀公司和開發商。房多多正逐步建立起一個以交易為導向的真實信息平臺,買賣房子的人能夠在平臺上充分交流,而經紀人則依靠自己的信譽與服務水平在平臺上生存。換句話說,要建立獨立經紀人平臺。目前與房多多合作的房產項目已超過500個,合作方涵蓋萬科、保利、中海、綠地、萬達等眾多一線品牌開發商。
購房用戶在房多多平臺不僅可以通過經紀人看到更多房源,增加了選擇余地,而且可以通過團購獲得購房優惠。2014年開始房多多已向購房者推出用戶端,逐漸積累C端(消費者)客戶資源。房多多的核心是促進交易。丁祖昱認為,肖莉離開房地產開發領域,進入房地產服務行業,反映了互聯網思維對傳統房地產行業人才的影響。
吉屋網、好屋中國、搜房網等房產O2O模式的試水者,也紛紛運用互聯網思維來重塑房地產經紀業務。
與房多多成立于同一年,吉屋網定位為房產互聯網電商平臺運營機構,目前已在國內16個大中型城市落地開展業務。吉屋網總裁潘國棟表示,和房多多側重于服務房產經紀人有所不同,吉屋網主要是在各個區域市場里,向所合作的代理、經紀公司開放互聯網資源,為購房者提供一些簡單可信賴的房產導購服務。基于對房產O2O市場潛力的判斷,潘國棟透露,吉屋網將由二線城市向一線城市滲透,預計2015年將在全國100個城市與當地的房產代理機構進行合作。
為房多多注資的嘉御基金董事長衛哲表示,房地產是一個萬億級的大行業,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得不好,地產商和中介公司才會求變,房多多并不是真正的去中介化,它不僅能夠使閑置資源得到釋放,而且能夠打造各方都能受益的生態圈。
與此同時,一些線下中介公司和房地產電商正迎接著巨大的轉型挑戰。鏈家地產與搜房網決裂,我愛我家也稱年內將停止與搜房網合作,并開始大力建設推廣旗下網站。搜房網則開始介入線下中介業務,2014年6月入股世聯行和合富輝煌兩家新房代理公司,意欲投建O2M大數據平臺,之后在10月份與21世紀不動產中國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搜房網希望利用這些中介公司的線下資源,在自己垂直門戶網站賣流量之余,進行線上房產經紀業務。竺勁指出,線下的代理中介和線上的房產電商,分別站在開發商和購房者兩個角度,幫助買賣雙方選定房源、簽完約。目前來看,隨著買房匹配度越來越難,市場就需要房產中介O2O模型的出現,以促成匹配。
去中介化加速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認為,互聯網思維應用到房地產銷售中是去中介化,但去中介化并不是中介行業互聯網化,房地產發展的趨勢是直銷。“開發商若有庫存壓力,可以直接把房源上網,然后宣布降價20%,這就是真正的去中介化。”
眾多開發商在直銷上的試水也越來越深入。聯手百度、滴滴打車、平安好房網、新浪樂居等幾大品牌,通過多渠道跨界合作與全平臺觸網營銷。方興地產在“雙11光盤節”24小時實現銷售額42.68億元;由遠洋地產與京東金融合作推出的“11元籌1.1折房”的房產眾籌項目,20小時內募集近732萬元。平安好房網、搜房、團貸網、眾籌網在2014年以來也都相繼推出房產眾籌項目。業內普遍認為,目前國內的房產眾籌更多的是一種低成本營銷手段。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種做法廣告的成分更多,對于購房者實質意義不大。
目前所謂的房產眾籌,本質仍是網絡平臺為房地產的銷售服務。房企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營銷,能夠增加銷售渠道,迎合互聯網時代的用戶習慣,提升客戶轉化率。竺勁分析,開發商的痛點是高庫存,期望通過互聯網變革營銷盡快找到客源并實現轉化,收回投資。而購房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簡單快速地把房買下來,滿足及時需求。華創證券分析師楊現領稱,對于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傳統無效的組織架構可能會消失,冗余的中間環節會被排除。但房產銷售不可能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萬科內部人士認為,互聯網最大的作用是消除不對稱信息,降低整體交易成本。丁祖昱也表示,購房者可以在線上了解并比較房源,在線上獲取相關優惠、做一些小型預訂,交易最后還是要在線下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房產營銷不會相互取代,二者會結合,短期幾年的房產營銷更多還會依賴傳統面對面的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