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戰略意義及路徑選擇
- 鄭偉
- 1255字
- 2019-07-17 11:53:29
3.有利于加強中蒙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五通”原則的核心所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其是連接歐亞交通運輸大走廊的重要通道,因此三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成為經濟走廊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沿邊地區多個口岸城市已具備航空、鐵路、公路等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中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以滿洲里口岸為例,該口岸鐵路換裝能力達到7000萬噸/年,晝夜綜合換裝能力最大可達1500車,90000余噸。鐵路寬準軌線路共265條,較大的換裝場有9個。2014年2月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時,習近平總書記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強調,中方歡迎俄方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使之成為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的新平臺;普京總統則表示,俄方積極響應中方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愿將俄方跨歐亞鐵路與“一帶一路”對接,創造出更大效益。首列“蘇滿歐”鐵路集裝箱專列于2013年開通,途經俄羅斯歐亞鐵路,歷時14天順利抵達波蘭華沙,較傳統海運節省三分之二的時間,成為中國當前運行速度最快、運輸價格最低、通關服務最優的歐亞貨運大通道。隨著“鄭滿歐”、“廣滿歐”兩條貨運線路的開通,滿洲里將進一步建成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橋梁,更廣地輻射帶動全國各地貨物出口歐洲,滿洲里口岸作為國家向西向北開放橋頭堡的作用更加突出。
中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中蒙兩國目前共辟有18個長年開放或季節性開放的國際及雙邊口岸,鐵路、公路口岸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其中,策克口岸、珠恩嘎達布其口岸、二連浩特口岸、滿洲里口岸已實現與蒙古國公路、鐵路互聯互通。2014年,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通過決議,中蒙兩國邊界的塔溫陶勒蓋—嘎順蘇海圖、霍特—畢其格圖新鐵路將使用與中國相同的軌道標準,此舉將有效解決中蒙鐵路“換軌”問題,有效提升兩國互聯互通水平,提高運輸效率。同時,蒙古國為對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草原之路計劃”。該計劃由5個項目組成,總投資約500億美元,項目包括:連接中俄的997公里高速公路、1100公里電氣化鐵路,擴展跨蒙古國鐵路以及天然氣和石油管道等。雖然從蒙古國的具體規劃來看,其鐵路建設為連接南部戈壁地區戰略大礦的東西向鐵路,即從南戈壁省會達蘭扎德嘎德開始,經塔溫陶勒蓋煤礦、查干蘇布拉格銅礦、宗巴音至東戈壁省,并未將與中國相連的南北走向作為重點,但其與連接中蒙俄三國的南北向鐵路相連,再經蘇赫巴托省,最終到達東方省省會喬巴山。此舉無疑將間接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此外,中蒙俄三方鐵路部門經磋商,已就未來細化合作達成廣泛共識。首先,確認開展鐵路過境運輸合作,提升現有鐵路運量;其次,研究成立三方運輸物流聯合公司;最后,采取措施均衡發展并提升烏蘭烏德—納烏什基—蘇赫巴托—扎門烏德—二連浩特—集寧方向各區段的鐵路運輸能力等。
由此可見,構建中俄蒙經濟走廊將有助于實現三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構建開放性經濟新格局、全面提升中蒙俄經貿合作便利化水平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
- 重構增長秩序:不確定性年代與內生平衡增長
- 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知識轉移模型及其應用
- 農村地權的穩定與流動
- “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經驗,中國方案
- 千萬別說你懂買房
- 生力軍的進擊:中國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 2018—2019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藍皮書
- 近代中國的工業發展:與日本比較
- 南通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研究:點亮長江龍睛建設自然之城(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案例研究系列)
- 人口老齡化與“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經濟研究系列)
- 數字經濟與5G新商機
- “一帶一路”與區域經濟增長機制的構建、轉型和擴容
-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9: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金融開放
- 中國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報告(2022)
- 統籌城鄉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