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大誥》的實際頒行時間

關于四編《大誥》的頒行時間,《明太祖實錄》云:“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己丑朔,《御制大誥》成,頒示天下”《明太祖實錄》卷一七六。;“洪武十九年三月辛未,《御制大誥續編》成,頒示天下”《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七。;“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癸巳,《御制大誥三編》成,頒示天下”《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九。;“洪武二十年十二月,是月,《大誥武臣》……頒之中外”《明太祖實錄》卷一八七。。明代其他史籍記載的四編《大誥》頒行日期,均同《實錄》。然若細心閱讀誥文或加以考證,可知除《武臣》外,諸史所記《大誥》前三編的頒行時間均為不確。《實錄》所記,系以各編書首序為準,但這實際上是朱元璋作序的日期,并非頒行時間。

臺灣學者黃彰健先生在《明洪武永樂朝的榜文峻令》一文中《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6本,1975年10月。,曾經列舉例證,指出史書對明《大誥》頒行時間的記載是錯誤的。可惜,這一見解并未引起我國大陸一些法律史學者的注意。這里,我想引用更多一些材料,對《大誥》前三編的頒行時間加以考證。

1.《初編》的頒行時間

此編書尾所附左贊善劉三吾寫的《大誥后序》,時間是洪武十八年(1385)十月望日(十五日),較明太祖自序日期十月朔(初一)已晚半月。該編《戶部行移不實》條,尚記有洪武十八年十月十八日明太祖稽考戶部沉滯公文事。《初編》:《戶部行移不實第六十七》。又據《御制大誥三編序》:“朕才疏德薄,控馭之道竭矣。遂于洪武十八年冬十一月,首出《大誥》前編,以示臣民。”故《初編》頒行時間應是洪武十八年十一月。

2.《續編》的頒行時間

此編書首有洪武十九年(1386)三月十五日明太祖自序,諸史以此為頒行時間。但是,《誥》文中輯錄的案例,起碼有6件是在這之后發生的。如《明孝》條云:“洪武十九年三月、四月,所在有司耆宿舉到人才,皆稱孝廉。……人子之道,未見盡善,而稱孝廉,不亦難乎?”《追問下蕃》條云:“前軍斷事等官吏施德莊、楊耀、喬方等,于洪武十九年四月初四日,問泉州衛指揮張杰等私下蕃事,身受贓私。”《縱囚越關》條云:“洪武十九年四月初十日,蘇州府管下七縣地方,捉拿黥面文身、髡發在逃囚徒一十三名,無黥刺一十九名,逃吏二十五名,逃軍六名。”這幾個條目記載的案例,均為洪武十九年四月事。《有司超群》條記載的案例雖然沒有標明具體時間,實際上還要晚一月。其條曰:“嘉興府崇德縣知縣畢輝、縣丞齊搏,為旗軍小劉馳正道,入公廳,差人管解,以狀來聞,特遣使勞以尊酒。”此事《明太祖實錄》卷一七八也有記載:“洪武十九年五月丁巳,上聞嘉興府崇德縣知縣畢輝、縣丞齊搏,剛正能官……在官執法,不容奸惡,較諸有司可不謂之出眾者耶。特遣行人赍醴以勞。”《續編》明確記述畢輝等受賞事,說明其頒行時間起碼應在十九年五月丁巳以后。又據《續編》后附明太祖洪武十九年冬十一月二十五日諭,其中有“條成二《誥》,頒示中外……《誥》行既久”《續編》:《大誥續編后序》。的話,可推斷此編頒行的時間在該年十一月之前的幾月中,似應以洪武十九年年中為妥。

3.《三編》的頒行時間

此編書首有洪武十九年冬十二月十五日明太祖自序。書末附劉三吾所作《大誥三編后序》的時間為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皆較《實錄》記述的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癸巳(十一日)要晚。又據該編《排陷大臣》條: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二十九日,北平道監察御史何哲、任輝、齊肅喚使宋紹三具狀誣陷大臣,正月三十日,明太祖親自審問告人宋紹三。之后,又命錦衣衛“著要北平道原問御史何哲等……朕為之親問,略見情偽,命雜推之。明日問者來告,御史何哲、任輝等皆妨賢病國之徒,邪謀設計,轉折既多,情理深重”《三編》:《排陷大臣第四十》。。后將何哲、任輝等凌遲處死。鑒于何哲等被凌遲處死時間不會在洪武二十年二月之前,《三編》詳記此案,表明它的頒行時間最早也應是洪武二十年二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张掖市| 华坪县| 锡林浩特市| 彩票| 东乌珠穆沁旗| 双牌县| 紫阳县| 达尔| 宁武县| 海伦市| 布尔津县| 廊坊市| 清水河县| 巩留县| 昌都县| 德保县| 浦城县| 灯塔市| 宝鸡市| 婺源县| 保定市| 平塘县| 东乡县| 泸溪县| 伊春市| 江华| 东至县| 海晏县| 滨州市| 马关县| 南皮县| 洛宁县| 武定县| 鄂尔多斯市| 中宁县| 井陉县| 景德镇市| 古浪县| 阳东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