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初登大寶
書名: 大宋帝皇作者名: 本澤喵本章字數: 2548字更新時間: 2019-03-05 21:13:13
朝堂上面唇槍舌劍,而端王府里的趙佶也是急的抓耳腮。
早早得知了向太后在大慶殿舉行朝議,趙佶又怎么能過的安穩。昨夜更是在穿越之后破天荒的沒有去王氏那里就寢,在書房翻來覆去睡不著的他差點沒把一本王府收藏的南北朝時期的珍本<春秋>給翻爛了,直到接近天亮才半醒半夢間睡了過去。
迷迷糊糊中似乎聽到有人在呼喚自己,趙佶睜眼一看卻是滿臉通紅的老管家陳忠和貼身侍衛白慶。他還未等說話就見陳忠和白慶全都跪下行了大禮。
陳忠激動的開口說道:“恭喜王爺得登大寶,如今宮中的李總管正在前廳等候,要接王爺入宮繼位。”
白慶聲音顫抖說道:“管家糊涂了,怎能還叫王爺,是官家!”
陳忠忙說道:“大郎說的對,是官家。您看小人高興的嘴都不聽使喚了。”
趙佶一聽向太后成功的把他捧到了皇帝位,心里早就樂開了花。心說要喜怒不形于色,嘴角上卻有控制不住的微笑。略微定了定神說道:“更衣,隨我去皇宮。”
老太監李憲,乃是宮中資歷最強的太監,領過兵打過仗伺候過兩任皇帝,是大宋皇家的鐵桿忠犬。如今的他又將伺候第三位皇帝原來的端王趙佶。
李憲用帶來的天子官服為趙佶更衣后,由向太后最心腹的殿前都指揮曹霖帶領兩隊馬軍兩隊步軍擁著趙佶直奔大慶殿。
趙佶坐在車攆之上思潮起伏,自己一個現代的迪奧絲就這樣輕輕松松的餡餅砸頭做了大宋的皇帝,這簡直是做夢都夢不到的劇情。
來到了大慶殿,趙佶如同提線木偶一樣,在大太監李憲的提醒下完成各種禮儀。
到最后,李憲扶著趙佶坐上了大殿龍椅。趙佶穿著大紅天子服,頭戴黑紗皇冠望著殿下表情各異的群臣不由得心中熱血沸騰,此時他真想大聲歌唱:好嗨呦,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感覺人生已經走上了巔峰。
就在他還在意淫的時候,向太后對李憲點了點頭。李憲高呼:“先皇神宗十一子端王趙佶,仁孝恭儉才高德厚聞名天下,今日克繼大統愿大宋江山永固,吾皇萬歲萬萬歲。”
章惇在下面恨得直咬牙,但也知道大勢已去,只好帶領群臣跪地行大禮山呼萬歲。
向太后此時也是松了一口氣,趙佶登基已成事實,也讓她心中大石落地。
只是此時趙佶卻是一臉懵逼,他根本不知道此時自己應該做什么。不過好在有李憲在一旁提醒,他也并未出丑。
好不容易捱到散朝,趙佶這才覺得皇帝也不好當。要不是繼承了原主的記憶,連人家說的話都聽不懂。更不要說和這幫一句話三個坑的大宋人精們打交道了。
散朝之后趙佶并未回端王府,而是被向太后安排在慈德宮暫住。在同向太后談心的時候趙佶才知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他這才對真實歷史上趙佶登基的逆天運氣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
仔細了解趙佶登基的過程,可以說運氣這兩個字就是繞不開的核心話題。哲宗趙煦壽命不永且沒有子嗣留下來,這是趙佶的第一個幸運。
再有向太后本身是個對權力欲望非常低的人,可以說若她稍有政治野心那完全可以在高滔滔這位太皇太后去世后也垂簾聽政。而以她在當時的聲望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她主動放棄了,畢竟宋哲宗趙煦也是她幫著扶上皇位的。哪怕她心向舊黨也并沒有對趙煦啟用章惇等革新派官員說些什么,可以說如果不是章惇和朱太妃有所勾結她斷然是不會干預這次皇位的選擇。在她看來后宮勾連外朝決定皇位繼承人,這是大宋皇家絕對不容碰觸的底線。甚至可以說這次否定簡王趙似,就是向太后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一次行為,這也是趙佶的第二個幸運。
趙佶的第三個幸運,就是原主有事無事就在向太后面前獻殷勤以示孝心,使得關鍵時刻向太后能首先想到他。
第四個幸運那便是排在他前面的申王趙佖患有目疾,若是趙佖是個健康的王爺,那么長幼有序,向太后再怎么力挺也不會輪到趙佶的。
第五個幸運那便是章惇以往行事太過剛猛打擊政敵無所不用其極,導致了曾布等一些人對他大為不滿。在有機會打擊章惇時,曾布居然敢放手一搏,力挺了趙佶。章惇與曾布關系稍好些也就無人出來支持他了,若是滿朝文武都不支持趙佶當皇帝,那向太后也只能換人了事。
這些幸運匯集到一起造就了趙佶的大幸,在真實歷史也同樣造就了華夏的大不幸,當然把北宋滅亡全算到徽宗身上也是不對的。不過現在的趙佶不用考慮這些事情,畢竟他并不是原主,并且還是個掛13。他也相信自己不會重蹈徽宗的覆轍。
在慈德宮趙佶并不擔心自己的安全,但他知道“槍桿里面出政權”,只有迅速的把殿前三司和三衙禁軍的軍權握在手里才能真正安全,而不是向太后認為的朝中眾臣的政治力量。
但他并不反對向太后的看法,畢竟古代和現在不同,古代講究名正言順。大部分禁軍都沒有理由反對已經成了當今官家的趙佶,也不是誰挑唆一下就能成事的。更何況趙佶有向太后掌握的三司兵馬。
所以趙佶也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計劃在政治上聽從向太后的安排,而在暗中掌握真正屬于自己的力量。
當然現在這只是趙佶的空想,因為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他都沒有自己的班底。培養班底那是需要時間和底蘊的,可他現在恰恰缺少時間,反對他的章惇可以說是權傾朝野的人物,黨羽眾多且有簡王趙似這個招牌,更兼有后宮朱太妃作為他們的后盾。誰來處理都非常棘手,想要順利的坐穩這個皇位很有難度。
趙佶對徽宗的歷史知道的不是很多,除了對藝術上的欣賞大概就是對其風流皇帝的花邊新聞有所了解。但主動請向太后垂簾聽政這個事情還是知道的,畢竟這在天朝歷史上也是很新鮮的事。
趙佶想到這件事便開始分析起利弊,琢磨來捉摸去越想越覺得原主在真實歷史上的這個手段玩的高明。以太后壓住群臣又能顯示自己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可謂一舉兩得。
趙佶決定自己也玩這一手,其實對他來說意義不止于此。他在現代連個小組長都沒干過,雖有原主的記憶可原主也不是處理政事的高手。有向太后在一邊傳幫帶,他能快速的成長起來。否則單以他自己的知識,看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奏章都很困難。
趙佶下定了決心卻并未立刻去請示向太后,老人家在朝堂爭斗了一天也累了,便早早歇息了。只是趙佶沒想到,向太后把以前伺候過他的兩個押班侍女送到了他的身邊侍寢。
趙佶雖然不是原主,但在這種事上他也不會客氣。更何況王妃王氏懷孕已久,他最近也實在憋了一股邪火需要發泄。
或許穿越時的靈魂融合真的讓趙佶本就強悍的身體素質再度拔高,又或許權力真的是男人最好的春藥。趙佶以一挑二殺得初經人事的鄭、王二女連連求饒,自己卻龍精虎猛絲毫不見頹勢。好在他還知道這里不是自己端王府,于是在鄭氏身上泄了一發也就收場了。
趙佶也知道自己的路還長,皇帝滋味慢慢品嘗即可不必急于一時。大宋天下,他趙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