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發現蜜蜂
- 極品潑婦
- 風旖旎
- 2702字
- 2018-12-04 14:40:08
“是蜜蜂!”林酥兒抬頭望去,只見前面不遠處一顆離地兩米高的大樹上掛著一個大大的蜂窩,成千上萬的蜜蜂聚集在那上面,蜂窩上溢滿了蜂蜜,估計不下十斤。
“這割下來——可都是錢啊!”林酥兒現在窮得很,看到什么都聯想到錢,不過又想到要是割蜜的話,就可能只能收這么一次蜜,因為蜜蜂隨時會跑到其他地方安家,但如果是人工養蜜的話……她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的時候,有人在自己家放養過蜂箱,她還記得一點,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想到這林酥兒連忙帶著芝兒下山,又去了鄭大叔家,連比帶劃的叫他幫忙做一個峰箱,鄭大叔正好閑著沒事,又見是林酥兒要求的不到半個時辰就給林酥兒把蜂箱做好了!做完輪到林酥兒給錢的時候,鄭大叔說什么都不肯收錢。林酥兒也沒有強求,但卻把他的這份情誼默默地記在心里,想著以后有什么好東西了一定要回報鄭叔他們。
接著——她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拿了東西出了鄭家的門連忙趕回家。
回到家——林氏和茹兒她們已經回來并且做好了午飯。
“酥兒,一會來就不見你,芝兒說你去你鄭叔家了,你去鄭家干嘛呢?”
“娘~我今天在山上發現了一個好東西!”林酥兒笑瞇瞇的打著啞謎。
“哦!是什么東西!快說啊!”林茹兒知道林酥兒的本事,她大姐都覺得——好的東西,一定就是非常好的東西。
“我今天啊~在山上發現了一窩野蜂蜜,打算明天把它摘下來養著!”
“酥兒,這蜜蜂怎么能養呢?蜜蜂不都是野生的嗎?”林氏活了這么大,還沒聽誰說過蜜蜂還能養呢?
“娘~我是什么人,你還不相信我嗎?”
林氏想了想也對,女兒可是——‘那個’地方來的,注定都跟我們平凡人不一樣,她說行——就一定行。
“那——這么多的蜜蜂,它叮人怎么辦?”林氏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不怕!娘~我自有有辦法!明天都看我的!”
第二天,林酥兒帶齊工具,帶著林茹兒和林氏上了山,林氏看著眼前的大峰窩驚嘆道:“我的個娘啊!這窩蜂~得多大啊!”
“是啊!大姐,這下我們發財了,記得以前李家村有貨郎挑過蜂蜜賣,要幾十文一斤呢?”
“茹兒,我們現在去砍點潮濕的樹枝樹葉什么的,越多越好。”
片刻——林酥兒她們三個人就砍了一大堆的樹枝回來堆在蜂窩下面。
“娘~你們都遠點,趴臥在地上。等我把這些樹枝點著,用煙把蜜蜂熏走再說。”
林酥兒拿出火鐮小心翼翼的把樹枝引燃,由于樹枝都是新鮮的不能很好的燃燒,便會冒出大量的濃煙。濃煙一升起,蜜蜂便被熏得向外逃竄,林酥兒則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生怕被蜜蜂發現了——一不小心圍攻自己!
過了小半會兒,蜜蜂都跑遠了。林酥兒把早就準備好的高腳板凳放到蜂巢下面自己踩了上去朝林氏她們招呼“娘你們快過來,把刀遞給我,茹兒你在下面用桶接著蜂巢!”說著林酥兒接過林氏手里的刀就開始割起蜜來。
不一會兒,林酥兒她們就把蜂巢都割完了,拿來的兩個水桶里面都裝得滿滿的。
割完蜜之后,林酥兒就從蜂巢里把一些蜜少的或者工蜂新做的巢脾拿小絲線固定在蜂箱里的每一塊隔板上。并在里面灑上一些稀釋過后的蜂蜜水。
“大姐,你確定這樣有用嗎?”林茹兒看著她大姐倒騰了一陣后,把弄好的蜂箱放回到樹上原來蜂窩的位置,并且因為害怕蜂箱會不小心掉下來,還用繩子綁了幾圈。
林酥兒系好最后一個繩結,跳下凳子“不知道!我也是第一次試,但是現在蜜蜂都不知道跑哪去了,一時半會兒也飛回不來,不如我們先回家,明天再來看就知道了!”
林酥兒她們扛著所有的工具下了山,回去后當天就把蜂蜜擠了出來放壇子里面裝好,留下來的巢脾則是放到水鍋中加熱熔化,再用瓢舀去上層漂浮的雜質然后過濾,最后冷卻做成蜂蠟,蜂蠟的作用有很多,比如炒菜,做蠟燭,做藥丸外衣,做口紅化妝品,防水用品等等都可以用到它。
林酥兒記得在原身記憶中好像還沒看到哪家用過蠟燭,見到的人家中夜晚用的都是燈油,或者火把。自己仿佛依稀記得前世宋朝的時候,蠟燭就屬于外貿商品,還是屬于比較珍貴的上流社會才用得起的生活用品。也到了明清以后,蠟燭才漸漸地走入了普通的尋常百姓家。
如果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類似前世的宋朝的話,那么蠟燭此時在普通人家還沒有流行起來,所以——她決定要把這些蠟燭都制成蠟燭,等后天玉蘭縣大集的時候拿到城里去售賣。
林酥兒把從家中找來一節麻繩,和林氏她們把它分成繡花針一樣粗細的一股,然后由三股搓成一股,剪成五寸也就是十五厘米左右的長短。
“大姐為什么你的這個蠟燭燈線要拿三條線搓成一股,直接把線劈粗一點不就好了?”林茹兒有點想不通大姐為什么要做這種多余的事。
“一根線的話,蠟燭不能很好的燃燒,要人時不時的去剪一下燈芯,劈成三股的話就不需要時常去剪這么麻煩了。”她前世看過網上的資料,記得發明這個三股燈芯的人,還是十八世紀一個法國人發明的。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方法可以使燭芯在燃燒時自然松開,末端正好翹到火焰外側,不用去剪就可以完全燃燒掉。
不過——好像還差一個模具啊!不然蠟燭怎么做成型呢?林酥兒摸著下巴思考著,想到這——她又跑了一趟鄭二叔家。
“鄭二叔,鄭二叔……!”林酥兒氣喘吁吁的喊到。
“是酥兒丫頭啊!怎么這時候過來了,你的床墊子我還沒有做好呢?”鄭二叔以為她是過來催他早點把床墊做好的。
林酥兒看了一下鄭二叔手里的床墊子才編了一部分忙說道:“鄭二叔,我今天來不是說這個的,我是想叫你給我用這么粗的竹子給我做個這么長的竹筒。里面要光滑,下面要可以……”林酥兒比劃著手指。
“那個啊!這么簡單,你就找我家鄭智吧!智兒,快出來,你林家姐姐找你了!”
鄭二叔的兒子一個叫鄭禮一個叫鄭智,小兒子鄭智是一個靦腆的男孩,也就比林酥兒小了三個月。
鄭智一見林酥兒就害羞的看著她微微一笑,嘴角輕微的揚起了一個弧度,一邊還露出一個小小的酒窩
“酥……酥兒姐!”
“小智來得正好,快!快來給我做一個這么長——這么粗的竹筒,我有急用!”林酥兒迫不及待的拉著他的衣袖說著。
“酥……酥兒姐不……不必著急,你放心!給我一……一刻鐘的時間,我……我馬上就能做好的。”鄭智滿面通紅,結結巴巴得的低著頭,目光卻一直落在林酥兒拉著他的那只手上。
不過——林酥兒并未注意到。
果然——鄭智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做好了十來個這樣的竹筒,并在竹筒底部做好防漏的木塞。
看著做好的模具——林酥兒笑得見牙不見眼的,仿佛已經看到許多的銀子在向她招手了一樣,抱起竹筒就往外面奔去,連頭也不回的說:“多謝小智了,酥兒姐改天給你買糖吃!”
在林酥兒心里,鄭智簡直就是小弟弟一樣的存在,乖巧,靦腆,可愛,萌到隨時隨地她都想上去揉一把他的頭發的那種。
而鄭智卻確覺得這個小姐姐好漂亮,長得真好看,而且笑起來像花兒一樣!
“他好像——很想……一直看到她笑呢!就是可惜——她好像把自己當小孩子了。唉——!”鄭智想到這又憋悶的在心底嘆了一口氣。
回到家,林酥兒她們就開始制作蠟燭了。為了做蠟燭,林酥兒特地把家里吃的豬油都用上了,把豬油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蜂蠟和在一起加熱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