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仙名百毒邪亦正
- 鎮惡志
- 鐵髯老道
- 2011字
- 2018-11-09 22:00:40
見武官留意到柯武,張總鏢頭連忙解釋:“這位法師也是一條好漢子,想必是風聞鬼物作祟,獨自前來伏魔!我趕到時,他正與那艷尸苦戰,卻是我二人合力料理了艷尸?!?
張總鏢頭顯然十分會為人,并沒提及自己是聽見柯武叫救命才趕去的。
守門五官露出欽佩之色:“了不起!不過法師現在……是中了那艷尸毒手嗎?”他嘴上說著欽佩,眼神中卻閃過八卦的火光。
之前幫柯武拿衣服那干瘦漢子鼠須一揚,道:“黃十將,你這啥眼力啊,要是遭了毒手,還能撐起這么大帳篷嗎?就是受了點陰毒,回去治治就好?!?
黃十將失驚道:“陰毒?這可是麻煩……”
宋朝軍制,設廂、軍、營、都四級,每都百人,五都一營,五營一軍,十軍一廂。都頭、副都頭以下,尚有軍頭、十將、虞侯、押官等職位,干瘦漢子稱黃姓武官為十將,職位類似于一個班長,乃是基層軍官。
張總鏢頭的女兒似極不耐煩這等寒暄,忽然哼了一聲,策馬當先進城。
張總鏢頭連忙道:“小女一夜沒睡,這是困得緊了?!?
那黃十將搖手道:“無妨無妨,副總鏢頭女中豪杰,面冷心熱,這臨安城中誰人不知?諸位也快請回吧,連夜趕路,鐵人也乏啊?!?
笑瞇瞇看著一眾人拉車催馬進了城,這十將嘿嘿一笑,將握在手中的銀子往上一拋:“兄弟們,今日的酒錢、女人錢,可都有了。”
幾個懶洋洋的門軍頓時來了精神,紛紛圍過來:“喲,這銀子怕不有二兩?張總鏢頭大方啊。”那個道:“不光是總鏢頭大方,也多虧咱家黃頭的面子大!”
要知宋朝銀貴銅賤,官方設定的比例是一兩白銀值錢一貫,但實際上,一兩白銀足以抵得上二三貫銅錢的花銷。這些守門軍卒月餉號稱一貫,更有米糧若干,實際上層層克扣下來,到手不過二三百文,就這還往往拖延數月。這二兩多的銀子,便是對黃十將來說也是一筆大錢,足以吃喝數日,再去低等窯子里快活幾回。
黃十將炫耀罷了,將銀子收入懷中,笑道:“我一個破十將,有個屁的面子。人家合義鏢局在這臨安府立足十余年,乃是一等一的大鏢局,要說面子,三四品的大員,人家張總鏢頭都不知識得多少,需要給咱們面子嗎?只不過他這等江湖大豪,講究的就是個慷慨豪邁、仗義疏財!你們想想,合義鏢局的鏢路,除了西域不通,四海八荒無不能至,那路上得有多少好漢強人?張總鏢頭一桿金鞭雖然了得,卻也不能說天下無敵吧?憑什么鏢行天下呢?憑的就是人家會做人、處處都與人為善,因此別人也肯與他面子?!?
門軍們聽黃十將吹噓那些江湖故事、豪杰手段,一個個如癡如醉。忽然一個樵夫要進城,見門軍們都聚在一處說話,便偷偷往里溜去,恰被黃十將看見,沖過去一腳踢得人仰馬翻,踏著胸膛罵道:“刁民,進門不知道要納城門稅的嗎?”
那樵夫連連告饒,雙倍交了門稅,這才灰溜溜進得城去。
黃十將挺胸疊肚,兀自罵個不休。有個膽大些的門軍便問:“黃頭,不是說咱們要會做人、與人為善嗎?”
黃十將大剌剌道:“哼,遇見那些有本事、有能耐的,老子當然會做人,與他為善,這些腌臜刁民,卻不是俺腳底下的泥?與他為善,也不怕這福氣太大,壓垮了他家祖墳。”
眾門軍恍然大悟,紛紛稱贊不提。
卻說合義鏢局人馬,進了臨安城,轉過幾條大街,到了一處高墻圍合的大所在,兩扇極為寬闊的大門敞開著,門前立著四五十漢子,個個都是一臉精悍之氣,遠遠便抱拳,齊聲喝道:“合家團圓千秋業,義氣深重百年功,總鏢頭、副總鏢頭行鏢辛苦!吾等恭迎眾位兄弟歸家!”
聲音隆隆,柯武好奇的坐起身來,看見張總鏢頭臉色明顯一松,其余眾人也都露出笑意,知道這大概是人家的什么切口,表示家中一起安好的意思。
待一行人行到跟前,張總鏢頭帶住馬,以目示意其女,那女子朗聲道:“合能通四海,義可至三江!我等出門平順,行事暢達,眾兄弟守家辛苦,各占功勞!”
只聽轟的一聲,門前迎接的漢子們也都放松的笑了起來??挛潼c點頭,這女子應該是說這趟出門很順利,沒折沒傷,因此眾人都笑。
鏢局的大門沒有臺階,眾人簇擁著車馬,直接開進院中。那干瘦漢子在車上站起身來,兩尾鼠須飄揚,叫道:“有那腿腳勤快的,去給我請趙、何、王三位掌柜來看貨?!碑斚掠袔讉€人爭搶著跑了出去。
那漢子見柯武滿臉好奇,順口解釋道:“法師大約不知這些俗務。我等押鏢外出,歸途若是沒接上返程生意,便會采購一些彼處的土產回來販賣,不圖賺錢,賺個裹嚼也好?!?
忽想起柯武事來,又大叫道:“來幾個有力氣的,幫著把這法師架下去,司徒老哥來了沒有?有病人等你救命??!”
低聲對柯武囑咐道:“這位司徒老哥,當年外號叫做百毒仙,本事了得之極,有他出手,應該無礙。不過法師啊,這百毒仙為人亦正亦邪,你言語間須恭敬些——便是我們總鏢頭,都是以兄事之?!?
柯武知他好意,心知感激,連忙抱拳道:“多謝老哥指點!小弟心中有數了。還沒請教老哥高姓大名?”
那人呲牙一樂:“在下趙子龍,算是這合義鏢局的管家吧?!?
呵!柯武見他說得大大方方,絲毫沒有因為自己這名字有什么自豪或慚愧之色,心中不禁一動:《三國演義》成書于明,之前雖然也有些話本演繹三國故事,但趙云趙子龍的名聲遠遠不如后來那般人盡皆知……如此看來,現在多半便是宋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