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概述

1.1 風電場及其分類

1.1.1 風電場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的熱點。發展低碳經濟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風能利用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減少溫室氣體、保護生產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經過努力,風能將與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起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為實施“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做出貢獻。

我國的風能資源十分豐富。根據全國第二次風能資源普查結果,全國陸地風能離地面10m高度的經濟可開發量達2.53億kW(賀德馨,2011),近海資源估計是陸上資源的3倍,10m高度的經濟可開發量約7.5億kW,全國陸地、海上風能離地面10m高度的經濟可開發量總共約10億kW。在世界5個風能大國中,我國風能資源與美國接近,遠遠高于印度、德國和西班牙。在全球資源危機日趨嚴重的背景下,在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條件下,近年來風力發電在我國已經成為繼水電之后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陸上風電場建設得到快速發展,海上風電開發不斷推進。

風電場是使風能成為補充能源和發揮規模效益的主要方式。目前國內風電場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區和東南部沿海地區,三北地區以內以內蒙古和東北三省等分布較為密集。

1.1.2 風電場分類

風電場按區域總體上分為陸上風電場和海上風電場兩種。陸上風電場中包括沿海灘涂風電場,海上風電場按水深又可分為潮間帶風電場、近海風電場和深海風電場。

(1)陸上風電場。陸上風電場指在陸地和沿海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線以上的潮上灘涂地區開發建設的風電場,包括有固定居民的海島上開發建設的風電場。

(2)潮間帶風電場。潮間帶風電場指在沿海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線以下至理論最低潮位以上5m水深內的泥砂質沉積地帶區域開發建設的風電場,包括在相應海域內無固定居民的海島和海礁上開發建設的風電場。

(3)近海風電場。近海風電場指在理論最低潮位以下5~50m水深的海域開發建設的風電場,包括在相應海域內無固定居民的海島和海礁上開發建設的風電場。

(4)深海風電場。深海風電場指在理論最低潮位以下大于50m水深的海域開發建設的風電場,包括在相應海域內無固定居民的海島和海礁上開發建設的風電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怀安县| 石首市| 尼玛县| 华坪县| 西和县| 淮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五大连池市| 邳州市| 日喀则市| 泰州市| 甘谷县| 仪征市| 天峨县| 怀安县| 纳雍县| 横山县| 武强县| 霍邱县| 株洲市| 南乐县| 聊城市| 永顺县| 合阳县| 渭源县| 静宁县| 淳化县| 银川市| 广安市| 沁阳市| 奉化市| 江津市| 城固县| 五家渠市| 江口县| 上蔡县| 辽源市| 察隅县| 连江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