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科幻小說之父經典作品:太陽系歷險記(第一部)
- (法)儒勒·凡爾納
- 3251字
- 2022-03-29 13:25:24
關于上尉賽爾沃德卡,陸軍部的檔案里有一份這樣的記載:
赫克托爾·塞爾瓦達瓦,18……年7月19日生于紀龍德省累帕爾縣累帕爾區的圣一德雷洛第。
收入:每年一千二百法郎。
服役時間:十四年又三個月零五天。
服役和作戰簡歷:圣西爾軍校,二年;見習軍校二年;第八十七步兵團,二年;第三騎兵團,二年;阿爾及利亞,七年;曾在蘇丹和日本作戰。
現任:莫斯塔加內姆上尉參謀。
18……年3月13日榮獲騎士級榮譽勛章一枚。
赫克托爾·賽爾沃德卡現年三十歲,自幼父母雙亡,迄今尚未婚娶。他幾乎沒有什么財產,不過他對于金錢并無多大興趣,只是爭榮夸耀的心理十分強烈。他血氣方剛,易于沖動,富有好斗的精神。這在他這樣的年紀不足為怪。他胸懷廣闊;驍勇異常;要說他沒有經歷過什么驚濤駭浪的場面,那是不真實的,但他每次總能化險為夷,安然無恙。因此,他顯然得到戰神的格外庇護。他生于波爾多的“兩海”地區。出世之后,由梅多克的一位身強力壯、種植葡萄的農婦為他哺乳近兩年左右。他的祖上在那烽火連天的年代曾經是馳騁沙場的健兒,戰功卓絕,威名赫赫。可見賽爾沃德卡。立是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青年,似乎天生具有干一番不平凡事業的氣質,而且從襁褓時代起就受到冒險女神和幸運女神的特別護佑。
赫克托爾·賽爾沃德卡真是長得儀表堂堂。身材修長,五官端正,舉止瀟灑。一頭烏黑的卷發,兩撇修剪得特別精細的胡髭,一對藍色的大眼,顯露出一顆潔白無瑕的心靈。總之,天生是一個令人為之傾倒的美男子。不過他雖然長得如此英俊,但他自己似乎并未十分留意。
應該看到,賽爾沃德卡上尉并不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對于這一點,她本人也直言不諱。炮兵軍官們常說;“我們這些人干起話來,真是實實在在”,那意思是說,他們對于分內的工作,從不挑肥揀瘦。赫克托爾·賽爾沃德卡則不然,他常常“相當疲沓”。他生性散漫,又喜歡做幾首歪詩。可是,由于他天資聰穎,無論學什么,總是一學就會,所以在軍校畢業時能夠名列前茅,并能躋身于參謀的行列。此外,他畫得一手好畫,馴馬的本領也十分高強。圣西爾軍校有匹著名的烈馬名叫“湯姆大叔”,它產下的馬駒中,有一匹特別難以馴服,但賽爾沃德卡一到,它便服服帖帖,俯首聽命了。賽爾沃德卡的檔案上記載著,他曾經幾次受到嘉獎,這在他完全是當之無愧的。
有一次嘉獎為的是這樣一件事:
一天,他領著一連騎兵穿過一條戰壕。戰壕的上方有一處被密集的炮火打開的一個缺口,士兵們無法在槍林彈雨下安全通過,大家便止步不前,猶豫起來。這時,只見賽爾沃德卡上尉毅然爬上去,用自己的身軀把缺口堵住,然后向大家說道:
“你們快過去吧。”
隊伍于是頂著呼嘯的子彈順利跑了過去,上尉本人竟也安然無恙。
他在見習軍校畢業后,除了在蘇丹和日本參加過兩次作戰外,一直在阿爾及利亞任職。我們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他在莫斯塔加內姆軍分區擔任上尉參謀,專門負責從特內斯到謝利夫河口這個濱海地區的測量工作。他住在一間勉強可以遮風擋雨的簡陋茅屋內。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并不計較。他喜歡在野外生活,以便盡量享受一個軍官所能享受到的全部自由。他時而在海灘漫步,時而跨上駿馬在山崖上溜達,并不急于把自己那份工作趕緊做完。
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覺得非常愜意。況且他的工作并不十分忙碌,每星期仍可抽出余閑,乘兩三次火車,到奧蘭或阿爾及爾走一趟,參加軍區司令或總督舉行的宴會。
他就是在這種場合見到L夫人的。剛才那首只寫了四行的十三行清正是獻給她的。未亡人L夫人的丈夫原是一位上校,如今已經亡故。她年輕美貌,舉止瑞人,有時甚至有點孤芳自賞。對于他人獻來的殷勤,簡直不屑一顧。所以賽爾沃德卡雖然急于向她階吐衷腸,但至今一直不敢冒昧。他的情敵很多,其中就有讀者已經知道的特馬瑟夫伯爵。就是因為她的緣故,他們明天將要到決斗場上去決一雌雄。這件事,年輕的寡婦至今一無所知。大家都知道,他們對于她的名聲十分關注,一直沒有把他們要決斗的真正原因向任何人透露。
同賽爾沃德卡上尉在這間小茅屋里朝夕相處的,是他的勤務兵本一佐夫。
本一佐夫對于自己能夠服侍上尉感到不勝榮幸,照料上尉的生活起居十分盡責。在他跟隨上尉之前,人們曾經征求過他的意見,問他是愿意做阿爾及利亞總督的副官還是愿意做賽爾沃德卡上尉的勤務兵。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他這個人并無什么雄心大志,只知道一心一意服侍上尉。每天早晨起來,必要看一看上尉制服上的肩章是否有所污損。
“本一佐夫”這個名字乍一聽來,人們可能認為,這位秉性純樸的勤務兵是阿爾及利亞人。其實不然。“本一佐夫”只是他的綽號。他本來叫洛倫,巴黎人,出生于巴黎的蒙馬特。那么,他何以會得到這樣一個美名呢?這個謎現在誰也無法解開了。
本一佐夫不僅是巴黎人,而且確確實實就是在著名的蒙馬特高地上誕生的,從小看慣了早晨的太陽在索耳費里諾和煎餅磨坊之間的空地上冉冉升起。由于出生在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方,他對自己的故鄉偏愛很深,認為世上再也沒有比蒙馬將更美的地方了。在這個勤務兵看來,蒙馬特高地是天下唯一的一座比較像樣的大山,而蒙馬特區則集中了人間的一切精華。本一佐夫曾經游歷過許多國家。所到之處,據他自己說,見到的山雖然要高一些,但那風光就遜色多了。在本一佐夫看來,蒙馬特的教堂完全可以同布爾戈斯的大教堂相艘美。它的采石場絕不亞于龐特利克的采石場。它的一泓湖水連地中海也相形見絀。它的磨坊不僅生產一般的面粉,而且生產一種著名的煎餅。它的素耳費里諾塔造得比比薩城內的塔還要直。它至今還保存著一片森林,這片森林在塞爾特人入侵之前一直未曾采伐過。此外,本一佐夫認為蒙馬特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山,只有那些喜歡嫉妒的人才有意貶低它,把它稱為“高地”。因此,你要說這座山沒有五千米高,就是把他剁成肉泥,他也不會相信。
世界上究竟有哪一個地方集中了這么多美不勝收的景致呢?
“那兒也沒有!”你要是覺得他的看法大不現實,他便這樣來回答你。
對于自己的故鄉如此偏愛,真是荒唐透頂!可是本一佐夫卻一本正經,他現在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回到他心愛的蒙馬特會打發自己的晚年。不消說,當然要和地的上尉一同歸去。所以,他每天必在賽爾沃德卡的耳根底
下,把這個巴黎第十八區的景致如何優美,嘮叨幾遍,弄得賽爾沃德卡簡直煩透了,真想呵責他幾句。
然而本一佐夫并不灰心,他認為自己總有一天能說服上尉。同時,他是絕不會離開他獨自歸去的。他的服役期早已期滿,而且已經請過兩次長假。二十八歲那年,他在八團當一名普通騎兵;正準備退伍的時候,忽然接到通知,讓他去擔任赫克托爾·賽爾沃德卡上尉的勤務兵。此后,他便同上尉相依為命,跟隨他參加過幾次戰爭。他在戰場上表現十分勇敢,獲得了上司的一致好評,人們并要給他頒發一枚十字勛章,讓他衣錦榮歸。可是他謝絕了。他不想離開上尉。賽爾沃德卡曾在日本救他一命,他本人也在蘇丹救過賽爾沃德卡一命,這種同失共死的患難友情不是輕易可以忘卻的。
因此,本一佐夫對上尉一直忠心耿耿。他的兩臂,用一句冶金學上的行話來說,是“淬過火的”。他那健康的體魄,經歷過各種環境的磨煉。他長得膀大腰圓,人稱“蒙馬特堡壘”。此外,他膽略超人,勇于獻身,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本一佐夫雖然沒有上尉那種“吟詩作樂”的天賦,但也算得上是一部無所不通的活字典。他還是插科打諢的能手,腦袋里裝滿了各種引人捧腹大笑的趣談,口若懸河,應對自如。在這一方面,誰都不是他的對手。他有著非凡的記憶力,能把十來個村野小劇倒背如流。
在這位勤務兵身上,上尉賽爾沃德卡很善于取其所長,對他的一些古怪脾氣并不十分介意。況且,本一佐夫那股整天樂呵呵的詼諧勁兒,倒也常能使人開闊胸襟。遇上尷尬的時候,賽爾沃德卡還能投其所好,說幾句逗樂的話。這樣,主仆之間的友情也因而更為牢固了。
一次,本一佐夫又三句不離他的故鄉,向他談起了他那心愛的蒙馬特高地,上尉突然心血來潮對他說道:
“本一佐夫,你想必知道,如果你的蒙馬特再增高四千七百零五米,那就同勃朗峰一樣高了。”
聽到這句話,本一佐夫的心里真是樂開了花。自那以后,蒙馬特高地和上尉賽爾沃德卡便在他的心頭交織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