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澎湖之戰
- 海上尋寶筆記
- 散寒蘇
- 2009字
- 2019-01-09 22:09:21
馬太師說道:“對的,明朝的海軍,跟荷蘭人干了一仗。當年是天啟二年,也就是1622年。萬歷皇帝死后,他的兒子天啟皇帝繼位。這個皇帝,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電視劇、電影上說他不好、說他是昏君的非常多。”
鄭海軍問道:“天啟皇帝,是不是就是那個喜歡做木匠的,外號木匠皇帝的那個?”
馬太師點了點頭,說道:“對的。BJ紫禁城中的天啟皇帝整天沉迷于木匠活,當時的朝政,由東林黨人和魏忠賢閹黨的人斗來斗去,朝政可以說烏煙瘴氣。荷蘭人派出了七艘軍艦,九百人的軍隊,占領了澎湖,并且在澎湖島上建起了房子,還有城堡,準備長期霸占澎湖島,而且,荷蘭人給明朝朝廷遞交了一份國書,要求明朝開埠通商。這還了得,明朝朝廷當時雖然正在內斗,但是,國土被占領,這新聞可是大新聞啊,朝廷內部都一致団結了起來,一致同意要把荷蘭人給趕出去。明朝朝廷當即下令福建巡撫南居益務必將荷蘭人趕出澎湖,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澎湖之戰了。”
“咦,你說大名鼎鼎,我怎么沒聽說過?”高峰義說道。
鄭海軍說道:“你讀書少,你就別插話了。”
馬太師繼續說道:“荷蘭人一聽說明朝水師要來攻打澎湖,立即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派了軍艦到明朝水師的駐地漳州,封鎖住了出海口,明朝水師無法出動。荷蘭人這一圍,還圍得挺久的,足足圍了一年。福建巡撫南居益一看,正面出海不行,那就來一個智取紅毛鬼。南居益派了一個使者,跟荷蘭人說,我們談判吧。荷蘭人當時在澎湖筑了城堡,但是,食物供給,日常用品供給,還是得靠大陸,跟大陸打起仗來,荷蘭人也不好受啊,談就談吧,于是,也派了個使者到廈門談判。這一次談判,荷蘭人以為中國人還真的是來談判的,在福建沿海封鎖明朝水師的那些軍艦,也放松了戒備。南居益的探子把荷蘭人的情況匯報上來,他一聽,知道荷蘭人中計了,立即把荷蘭使者給囚禁了起來,命令早就埋伏在荷蘭軍艦附近的快船進攻荷蘭的軍艦。荷蘭人還沒反應過來,結果就被中國快船上的人給登船了,結果大家可想而知,荷蘭人的軍艦被明朝水師全滅。”
“干得漂亮!”高峰義喊道。
馬太師說道:“明朝水師贏了這開門紅,肯定要一鼓作氣,直接拿下澎湖的。經過大半年的準備,明朝水師此時集合了兵船二百艘,兵力一萬人,福建巡撫南居益親自乘船到金門,命令部隊向澎湖進發。明朝的兵船來到了澎湖,就跟荷蘭人干上了,但是荷蘭人依仗堅固的城堡和先進的戰艦,頑固地抵抗著,澎湖久攻不下。我記得澎湖當地的地方志叫什么來著,對了,《澎湖廳志》,上面是這么記載的:紅毛城炮樓堅固如鐵。”
鄭海軍說道:“堅固如鐵?這荷蘭人的建筑工藝也太牛了吧。”
李雅麗說道:“那肯定的,當時的荷蘭人,在建筑城堡的時候,堅固程度可是世界第一。”
“然后呢?”高峰義迫不及待地問道。
馬太師摸了摸胡子,繼續說道:“久攻不下,明朝肯定著急啊。南居益就組織了援軍,荷蘭人的城堡不是堅固嗎,那就多架幾門大炮過來。派出的援軍不是一般的援軍,而是火銃部隊。火銃部隊,細細說來,得花很多時間才能說清楚,我這里就一句話跟大家解釋了,大家就理解火銃部為火炮部隊吧。明軍發動了總攻,用大炮轟炸紅毛城。《澎湖廳志》上是這么記載的:賊首高文律拒守不下,官軍以藥轟之,樓傾下海。也就是說,明朝水師的大炮轟過去,直接把紅毛城給轟平了,城墻都被大炮給炸掉到海上了。”
“奶奶的,當時的明朝火藥有這么厲害么?”高峰義問道。
李雅麗說:“有的,明朝的火藥技術,在當時的世界上,不說一流,次一流還是有的,炸毀城樓非常正常。”
鄭海軍說道:“后來呢?”
馬太師繼續說道:“炮樓都被炸爛了,結果可想而知了,荷蘭守將高文律等十二名高級將領被生擒,殘兵敗將則倉皇地逃往臺灣南部。這一仗,福建巡撫南居益收復了澎湖,荷蘭人高文律等被押送BJ,天啟皇帝祭告天下,將高文律等人斬首于西市,傳首各邊,昭示天下。”
“這皇帝夠厲害,直接斬首,而且昭告天下,這下把荷蘭人給打怕了吧。”高峰義說道。
鄭海軍問道:“馬太師,這一仗,好像沒有李旦的事啊。”
馬太師說道:“我這就要說李旦了。李旦其實也卷進了這場戰爭中。談判階段,李旦想居中調解,幫助荷蘭人和明朝談判。他的出發點,就是想從荷蘭人和明朝朝廷當中都獲得利益,畢竟荷蘭人的戰艦比中國的厲害,而李旦的軍隊也打不過荷蘭人啊。李旦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如果能化解此次危機,就有可能因功獲得明朝政府對他的承認,從而擺脫海盜身份。同時,他的商船也能得到荷蘭人的關照,這樣的兩邊討好的事情,他肯定是非常愿意干的。于是,他派出了他的義子去談判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
“鄭芝龍,這人我聽說過。”高峰義說道。
鄭海軍說道:“這人我也聽說過,聽評書的時候,我還專門聽過的他的故事呢,不過,現在都忘了了。”
“鄭芝龍是李旦的義子?馬太師,可不可以理解為,鄭芝龍認李旦這個海盜當爹了?”高峰義問道。
馬太師說道:“可以這么認為吧,畢竟義子碰見義父,都是喊爹的。鄭芝龍的故事,我聽到好幾個人都聽說過了,那我就不講鄭芝龍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