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中小學傳統文化必讀經典)
- 李申
- 463字
- 2021-01-19 17:06:31
學而1.15
子貢曰(1):“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2),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注釋〕
(1)子貢: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古代只有長輩對于晚輩、官長對于百姓,可以直接呼名。
(2)樂:皇侃本“樂”下有“道”字。
〔譯文〕
子貢說:“貧窮卻不諂媚,富貴卻不驕橫,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了。不過還不如貧窮卻喜歡論道,富貴卻謙虛好禮。”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后磨光。’就是這個道理吧!”孔子說:“賜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這一點,你就能理解下一點。”
〔解讀〕
《詩經》,不僅僅是一部詩集,而且是一部講道理的書。《詩經》中的許多詩句,往往被古人用來說明某種道理。所以,當子貢援引詩句以說明切磋、琢磨的道理時,孔子就非常高興。而最令孔子高興的是:他告訴子貢一個道理,子貢能夠舉一反三,從中體會出更深的道理。這樣的學生,就是聰明的、善于思考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