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要用好中成藥
- 裴勝
- 906字
- 2020-04-17 10:15:47
中成藥命名有門道
因為中成藥歷史悠久,制方人又往往會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因此命名存在多樣性。
以功效命名
以功效命名能夠體現藥物的基本作用,如養血安神丸、補中益氣丸、舒肝丸,從名稱上就能判斷藥物的基本功效。
以比喻形式命名
有的中成藥采用比喻的方法命名,對功效進行夸張,如金剛丸、縮泉丸、逍遙丸、玉屏風散等,顯得形象生動。
以處方中的主要藥物命名
以處方中的主要藥物命名的中成藥有杞菊地黃丸、參苓白術丸、木香順氣丸、雙黃連口服液等。由于這種命名方式列出了方劑的主要藥物,因此對掌握該方的功效也有一定意義。

杞菊地黃丸:以處方中的主要藥物(枸杞子、菊花)命名。
以主治病癥命名
以主治病癥命名的中成藥,如跌打丸、感冒清熱顆粒、鼻炎康等。但要注意:使用這類中成藥需結合具體情況辨證論治。
以藥物與功效疊加命名
有些中成藥采用主要藥物與功效疊加的命名方式,如牛黃解毒丸、柏子養心丸、人參健脾丸等。
以藥味的數目命名
以藥味的數目命名,如二冬膏、三妙丸、六神丸、八珍丸、十全大補丸等,這種命名能夠反映組成該中成藥的具體藥味數目。但要注意,冠以數字的成藥不一定完全反映藥味的數目,有時有其他意義:如二陳丸為四味藥,二陳是針對陳皮、半夏來說的;二母寧嗽丸為九味藥,二母是針對知母、貝母而言的。
以調治對象命名
這種命名多用于婦科、兒科類的中成藥,如婦科十味片、婦科回生丹、婦女痛經丸、孕婦清火丸、兒童清肺丸、小兒百壽丹等。

以藥物顏色命名
以藥物顏色命名的中成藥有十灰散、如意金黃散、紫雪丹、綠袍散等。該命名主要闡述中成藥的外觀色澤,對臨床使用意義不大。
以服用劑量命名
按服用劑量命名的中成藥品種不多,服用量較小的成藥有時采用這種命名法,如七厘散、八厘散、五粒回春丹、一捻金等,這些藥名分別代表一次的服用劑量。
以發明人的姓氏命名
為紀念中成藥的發明人,故藥名冠以發明人的姓氏,如萬氏牛黃清心丸、周氏回生丹;也有假托古人命名的,如耳聾左慈丸、華佗再造丸等。
以生產廠家或地區命名
這種命名方式主要在于介紹產品的品牌,如同仁烏雞白鳳丸、云南白藥、江中草珊瑚含片等。
以始載文獻命名
這種命名能反映該中成藥的出處,如金匱腎氣丸、局方至寶丹分別出自《金匱要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