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產證上加了你的名字就有安全感?
在中國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每個時代結婚都有一定物質上的要求。比如在20世紀60年代要有木質的家具,據說諸如床、衣柜、桌子、椅子的腿要湊夠36條或72條。到70年代就變成三大件了,即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有的還要求有“一響”,即收音機。到了80年代三大件有了升級,變成了家用電器,是單門的冰箱、黑白電視和單缸洗衣機。90年代起要求提高了不少,除了傳統的三大件升級版,即彩電、雙開門冰箱和自動洗衣機外,還要求有“三金”,即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據說有的城市還要有新三件,即空調、電腦、家庭組合音響。
那么如今呢?比較常見的就是車子、房子、票子了。特別是房子,現在發達城市房價特別高,因為沒有房子而導致戀愛無疾而終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新聞、影視劇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節,那就是丈母娘要求女婿買房子,而且要把女兒的名字加到房產證上,似乎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女兒今后的幸福。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把女兒的名字放到了房產證上就能保證她下半生高枕無憂?
最近娛樂圈有兩個例子倒是引起了廣泛討論,第一個是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事件,據說“寶馬”案即將開庭,王寶強除了要求獲得孩子的撫養權之外,還會提出馬蓉少分或者不分財產。這對夫妻本身的問題我們不去評判,我們僅僅看一段婚姻如果非常不幸走到了盡頭,關于財產的分割真的沒有準。第二個則是張靚穎結婚事件,在她宣布要結婚的時候,她的母親卻第一個跳出來不同意,這其中也包含靚穎公司的一些股權問題,說白了,很大程度上是經濟的原因。這一個離婚一個結婚都是發生在娛樂圈,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沒有什么參考價值,但是我們能感受到大家對婚前財產、婚后財產的關注度。
我們來看看婚前如果在房產證上加了你的名字,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你遇人不淑,不得不結束婚姻,這個時候你能得到什么呢?以一套一線城市的普通兩室一廳來計算,大約值500萬元,如果這套房子沒有貸款,那么你能分得半套,要么對方給你250萬,要么你給對方250萬,一般情況下應該都拿不出這么多現金來,那么只能把房產變賣掉再平分錢,這可能是最理想的情況了。但是500萬元的房產很少是有不貸款的情況,如果貸款了300萬,那么最后也就分到100萬。而100萬在一線城市已經很難再買到一套像樣的房產,就算是當首付,也要為此背上近300萬元的貸款,月供就要2萬元以上,如果不是一個高收入的白領很難能承擔這樣的還貸壓力。
如果你是一個為了家庭、子女放棄了自己事業,沒有收入來源的女性,一旦婚姻出現問題,或者家里的頂梁柱出現意外,失去了養家的能力,比如前不久因為過勞死亡的春雨醫生CEO張銳,那么對你來說將無異于是天塌下來。
所以說,即便房產證上有你的名字,這也不是你安枕無憂的護身符。或許離異、家人變故這樣的事情出現幾率不大,如果從日常生活中來看一個普通女性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是有很大的危機的。雖然在家相夫教子也是一種生活選擇,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收入,做不到經濟獨立,在家庭地位上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承受婆家長輩、親戚帶來的壓力。久而久之,這些影響和壓力會潛移默化地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不排除會影響家庭關系和諧。
我認識一對夫妻,跟不少家庭一樣,丈夫工作比較忙,妻子選擇了在家帶孩子。妻子原來也有著不錯的工作,但為了家庭變成了一名家庭主婦。最開始孩子比較小,要投入不少精力帶孩子,夫妻之間的這種搭配還算過得去,但是后來孩子上了幼兒園,妻子整天在家沒事做,加上社交圈子非常窄,幾乎跟外界沒有什么交流,漸漸開始對丈夫的日常行蹤異常關注。有時候丈夫加班,或者有些客戶需要應酬,她就不停地打電話查崗,周末的時候丈夫想在家休息,她也是一定要他帶著一家人到處去玩。漸漸的,兩個人的脾氣都越來越大,二者矛盾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妻子因為長期在家也變得不修邊幅,變得越來越胖,最后兩個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妻子因為幾年沒有工作,出現了職業斷檔,加上外面日新月異的變化,再也跟不上時代了。
我有一個親戚是一名企業的高管,他的妻子是他曾經下屬子公司的同事。妻子學歷不高,結婚后也辭掉了工作,開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他們夫妻之間倒算是和諧,但是妻子跟婆婆之間則是矛盾不斷。我們每次去她家都能感受她在家里的地位不高,不敢說什么話。她的婆婆經常會在客人面前數落她,說她沒有工作,只知道花她兒子的錢。最后不得已,親戚又買了一套小房子,他們不再跟父母一起住了。
還有一對夫妻,男的非常有能力,在美國大學教書,所以他把妻子、母親都接到了美國一同生活。可是妻子竟然產后抑郁,脾氣變得暴躁,加上在美國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最后就自己回國了,這段婚姻最后也走到了盡頭。女方后來的情況我不太清楚,但是因為一直沒有工作,在美國也沒有學好語言,據說現在也是生活得不容易。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上面都是筆者生活中碰到的例子,類似的例子可能還有不少。我們能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現代女性經濟獨立的重要性。這里我并不是鼓吹女性要去拼命工作,不能選擇放棄事業去相夫教子,我相信也有一些家庭中女性沒有工作可能也很幸福。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有的家庭幸福就認為自己也會幸福,天有不測風云,有時候一段婚姻關系可能沒有一份工作來得牢靠。

我們不能把理財簡單地理解為投資、買理財產品,同時,在職場中升值、自我提升、養成好的習慣、做好時間管理、端正消費觀等都屬于理財的范疇。
就算只看好的一面,往大處說經濟獨立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肯定會更高,在很多事情上有更多的決策權,能夠為丈夫、家庭分擔壓力,即便丈夫想創業了你也有經濟來源。往小處說,你只想做一個幸福的小女人,不想操心家里的大事,那么經濟獨立也意味著你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做一些你自己想要的事情。
至于真的一旦家庭出現變故,諸如丈夫創業失敗、失業,投資虧損,出現重大疾病,感情破裂等不幸事件,作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你至少還有工作,還有能力慢慢恢復元氣。
曾經看過一個女博士做的演講視頻,認為很多有潛質的女研究生最終沒有走上學術的道路,而是優先考慮了家庭,不再讀博做更深入的研究,她為此非常惋惜。她舉了瑞典科學家的例子,說她有次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發現國外的女科學家甚至超過了50%的比例,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女性。這說明了什么?很多女性的確放棄了本該屬于自己的精彩,不論是學術上的還是職場上的。
雖然很多女性更傾向于圍著孩子、灶臺轉,但是這很大程度上會限制一個人的社交活動,因為接觸的人就少了,了解的新東西也少了,甚至對自己的外表、氣質也開始松懈,隨著更年期的到來,可能對自己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差。
所以房產證上的名字并沒有什么深遠的作用,這一輩子會發生的事情太多,很多事情都是始料不及的,只有經濟獨立才是現代女性最好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