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壽鄉:溧陽
- 夏國浩主編
- 1128字
- 2019-06-21 13:25:32
總序
科學發展 福聚壽康
實現健康長壽是世人永恒的追求,也是21世紀人類最為關注的話題。它具有全球意義,超越了政治、種族障礙,而使世人認同。它像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把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信仰的意愿凝聚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之中。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的實踐活動,已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強大動力和重要財富。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由于種種條件的制約,人們很難實現健康長壽。于是便把這種美好的愿望轉換成祝福語,并逐漸成為社會習慣用語。如:“五福壽當先”、“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松鶴延年”、“長命百歲”等。還有不少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也集中反映人們長壽愿望。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煉丹求藥的典故;從年逾八百的彭祖,到持桃獻壽的麻姑。長壽不僅成為民間廣為應用的祝愿語,還轉而為政治服務。封建社會臣下為迎合皇帝想長壽的心理,祝皇帝“萬歲”、“萬壽無疆”。甚至萬歲不夠滿足,還要喊“萬歲,萬萬歲!”然而,翻開中外史籍看看,沒有一個是萬歲皇帝。煉丹、求藥術已成千古笑柄。
長壽養生之道在我國形成觀點進而上升為理論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居世界之首。當今許多長壽養生方法仍由古代淵源而來。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才真正運用科學手段,從精神心理、遺傳基因、生存環境、飲食起居、運動保健等方面揭示健康長壽奧秘,引導人們健康生活。科學界目前達成的共識是:人類正常的自然壽命都應該在100~170歲,但健康長壽卻常常與人們失之交臂。因此,一股深刻的人類生命歷史反省的潮流正席卷我們的時代——尋求白白丟失的1/2的生命時間,尋求整體人口的健康長壽之路。這便成為我們前所未有的社會責任。
《華夏壽鄉探秘叢書》,全面展示了“中國長壽之鄉”的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堅持以人為本,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安康。同時,叢書較為系統地向讀者推介各長壽之鄉的長壽成因、風土人情、地域地貌、山川綠野、人文歷史、物產資源,從中彰顯中華民族五千年長壽文化和現代人與社會、人與環境、人的自身和諧發展的靚麗時尚。它,既可供人們茶余飯后瀏覽壽鄉的風光軼趣,尋覓百歲老人的長壽足跡,以資己用;又能夠為有志于研究長壽現象者提供佐證。
《華夏壽鄉探秘叢書》的出版,獲得了各壽鄉黨委、政府以及長壽研究機構的鼎力幫助,得到了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發展研究中心的友好協作和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經過《長壽研究》雜志編輯部同仁的辛勤耕耘,《華夏壽鄉探秘叢書》歷時3年,終于與讀者見面。在此,特向上述單位深表誠摯的謝意。
本叢書系采用分“鄉”撰稿,集中編校,難免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望讀者不吝賜教。
中國老年學學會長壽研究委員會主任
2010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