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養殖白羽鵪鶉更賺錢嗎?
白羽鵪鶉是我國自己培育的一個品種。10多年前,它的祖先從1.7萬只粟羽鵪鶉中突變出來,那時候像現在這么純白的就一只。當時就用這一只白羽鵪鶉和粟羽鵪鶉雜交,再經過回交,繁育出3只白羽公鶉和5只白羽母鶉,經過自繁、擴群,擴群以后又經過測交最后育成了白羽鵪鶉。
白羽鵪鶉小的時候比較難養,它適合生長在溫度比較暖和的地方,必須達到36~37℃。成鶉以后它的抗病能力更強了,而且不好動,特別溫順,所以特別省料。
白羽鵪鶉的優點就是產蛋個比較大,一般鵪鶉的產蛋數量每年在270~280枚,白羽鵪鶉也是270~280枚,但是每一個蛋的重量比一般鵪鶉產的蛋要重1克左右,所以降低了飼養成本,增加了利潤。在市場上,無論什么品種的鵪鶉蛋,其賣價都在9元/千克左右。單從外觀上,白羽鵪鶉蛋和一般鵪鶉蛋沒有什么區別,所以銷售商往往把它們混在一起出售,面對大小不一的鵪鶉蛋,消費者根據個人所需有著自己的選擇。
消費者一般是愿意買大的還是小的?那要看作什么用,串麻辣燙的一串五六個,小的合算;自己買著吃,大的好剝,剝一個是一個,愿意買大的。對消費者來說,選擇鵪鶉蛋的大小只不過是個人的需要,但對于養殖戶來說,卻是一筆不得不算的賬。
白羽鵪鶉另一個特點就是后代可自辨雄雌,公鶉視其價值可以提前處理,減少了不必要的飼養成本。
以一個養殖戶飼養1000只白羽鵪鶉為例,正常情況下,一年一只鵪鶉產蛋280枚,一只白羽鵪鶉蛋比一般鵪鶉蛋重1克左右,那么1年就重280克,按市場價9元/千克計算,就等于多掙2.5元,也就是說在同樣的飼養條件和市場價格下,養1000只白羽鵪鶉要比養同樣數量的一般鵪鶉多掙2500元。正是因為白羽鵪鶉具有這些優點,一些有眼光的養殖戶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從而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專家對白羽鵪鶉的發展前景比較看好,因為從它的體型,屠宰的屠體美觀,產蛋的水平和耗料來看,經濟效益比較高,所以說發展前景現在還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