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鄂西圈:文化創意案例
- 徐新橋
- 853字
- 2019-11-27 11:35:55
導讀及內容提要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學,往往是現實的反映,如徐霞客游記。如果描繪未來的景致,藝術幻想,科學構想,并散文記之,那就是穿越時空的游記。這是一種技藝,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它是費力之技,你得跋山涉水實地踏勘;它是勞神之藝,你得搜索枯腸翻江倒海;它是多學科融通,你得平中見奇奇峭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種有益社會創造的“策劃游記”以案例的形式結集出版,首見于諸君手捧的《穿越鄂西圈——文化創意案例走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作者期待拋磚引玉,產生“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中國創意。
本書作者近十年來從事湖北省文化旅游建設規劃與項目管理工作,走遍了全省的山山水水,深入了解荊楚多樣豐富的文化,組織編制或主持專家審查了無數的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項目設計,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個院校兼職研究及教授文化創新與策劃專題。本書就是作者結合實際工作耗時五載所撰。虛構景觀諸如健美武當,智慧襄陽,香草宜昌,紀南犬殤,若你一一寄足尋訪,就會嗅探徐霞客武當求郎梅的蹤跡余芳,親臨諸葛亮夫人閃亮登場的十里牡丹花廊,享受離騷30多種美容植物精華,慨嘆古紀南城義犬黑龍那一人高的偉大。有些篇章則游離于文學和哲學之間,你可觸摸頂層設計者思想的塔尖;附錄中的一篇專業論文,從理論和方法上,闡述了基于價值鏈模型的文化創新雙極效應與耦合效應,并以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為例實證分析。附錄中的“媒體痕跡”提供了方法學的秘籍,有如為你配備了一把鑰匙,幫你打開金字塔的隱秘之門。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楊叔子院士欣然為本書作序。
本書這種開創性的策劃暢想作品及可直接設計落地的準產品,或作文學,或作教學,或作踐學,不僅可以把茗品味、消閑評彈、寄足賞析、激發情懷、提振精神,更可供有關生態文化旅游方面的策劃、規劃、設計、建設和研究者援引、借鑒和參考。由于本書案例緊密結合實際,創意刻意面對市場力、策劃指向操作性,付諸實施抑或產生數以億計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亦是作者辛勤著述和本書面世可能可望產生的可喜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