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鸞帶著僧眾灰溜溜走了,老道士仁慈,雖然贏了最終還是給了他十卷本草仙術。
大和尚收獲了本草仙術,才不至于空手而歸。
但他被培風這個茅山燒火道人敗下陣來,曇鸞大和尚是一肚子火,顏面掃地。
他已經看出陶弘景這個老道士并不是真心向佛,至心皈命的。
老道士雖禮塔受戒,敬重佛法為業,朝夕懺悔,恒讀佛經,茅山也確實安置有佛堂和菩提白塔,但曇鸞通過這次口舌上的佛道之爭,知曉了老道士的真實心跡。
陶弘景這個名副其實的“山中宰相”始終是那個“釋教乖方”的老道士,一切只為了保全茅山道眾!
沒有大和尚打擾的茅山是很安靜的。
今天的夕陽又快下山了,殘陽如血。
茅山半山腰,風吹松林后,松枝碰擊猶如波濤之聲。
這里的山不高但秀雅,這里的水不深卻澄清。
此時,培風正式成為陶弘景的入室弟子也有一周了,而他整整在南朝的歷史時空待了兩周光景了。
他現在安慰自己:既來之則安之,系統任務沒完成,反正能量集不滿也回不去。
“好你個渾小子,果然在這半山腰。我們學道之士居山養白犬、白雞,那是拿來辟邪的。你可倒好,天天背著人饞嘴偷吃,害的老道養的那些寶貝白雞一看到生人撒腿就跑……”
老道士站在龍池草廬背面,望著眼前一縷炊煙裊裊直上,像是逮住了偷雞的狐貍,一個健步邁到草廬前方,對著培風邊搖頭邊數落。
“師父,你來的正好,快烤好了。”
培風轉過身嘿嘿一笑,根本不在乎老道士的言語指責。
此刻,身前一堆火燒的正旺。
“好嘞,你小子這次弄得這什么……咦,真香!”
老道士原先還想再多說兩句,聽到飯快做好了,聞著味道就垂涎三尺,趕緊咽了咽口水,盤坐到火堆前乖乖等著開飯。
“師父,您老人家稍等…”
培風搓搓手,看老道士興奮地往火堆里丟劈柴,頓時咧嘴笑了。
他感覺陶淵明、陶弘景這些隱士高人不再是史書上的固定文字,而是活生生地展現在自己眼前,他真把老道士當成了師父。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再說這老道士本事比培根大佬要強好多倍。
煉丹鑄劍、琴棋書畫、醫道診脈、書法符篆……無一不會,無所不曉。
培風自己是先靠“才華”成了陶弘景的親傳弟子,現在又靠領先一千五百年的后現代廚藝留住了老道士的胃,兩人每天變著花樣找野味山珍吃。
這一次叫花雞的香味誘惑住了老道士,就像頑童一樣,每天一大早先惦記著自己養的白雞又少了幾只,然后去找培風打牙祭,不知不覺就吃飽了肚皮。
“師父,這次是叫花雞,做法很簡單,把白雞內里掏空、洗凈,在里邊加入山珍、野味及調料,山間黃泥加水把整只雞涂滿成扁球狀,再用新鮮嫩荷葉把球包裹嚴實,用棉線扎好,然后玩個淺坑埋進去,填好后生篝火,就像現在這樣燒就行……”培風添著柴火,一邊比劃一邊和老道士解釋叫花雞的做飯。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吃貨投喂師父的爆笑故事。
“好小子,吃食做法還真多。老道修身養性這么多年,這些天就管不住自己的嘴,都怪你這只上躥下跳的小猴子……”
老道士雖然仍是責備,但眼中流露的笑意還是暴露自己的吃貨本性。
“其實,為師并不喜歡佛學,先前你看到的身披袈裟、研習佛經以及觀中佛堂、菩提白塔都是做給上面看的。”老道士語重心長,用手指了指上面,直接和培風敞開了心扉。
“我知道……”培風沒有多說話,他知道自家這個便宜師父很久沒有和人說過心事了。
“你…你小子…怎么知道,也是,即使我表面偽裝做的再好,跟在身邊親近的人總會有露出馬腳的。不過上面也知道我的性子,只要我這個被人親封的道教宗師不正面謗佛、排佛,我依舊是世人眼中的‘山中宰相’。”老道士先是一臉詫異,隨后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培風并沒有多說話,握著木柴慢慢撥弄著火堆,燈光映紅了兩人的臉,通紅。
此時,系統在耳旁提示契合度正在往下一級段“結伴同游”直線飆升…
這是個和老道士契合度進階升級的好機會,千載難逢,培風這一周的廚藝攻略終于生效了。
“別人都說我是佛道雙修,其實我是迫不得已。好友沈約駕鶴之后,也是這樣的深秋,我曾在他墳前說過:‘我有數行淚,不落十余年。今日為君盡,并灑秋風前。’我是在緬懷摯友,更是在借悼念之名排解心中的抑郁啊。”
老道士嘆息道,依舊面無表情,但培風卻仿佛見他卸下了心頭的千鈞重擔。
“小猴子,你知道嗎?離沈約離開又十五年過去了,當時上頭下令永棄道教,全國拆毀道觀,詔令全體道人還俗,那一年道家很不好過,死了很多人。然后一年后的冬天,我親自面上呈交了自己親手厘定的《周氏冥通記》四卷,那是愛徒周子良自殺前所寫的日記,記載了他夢中與神仙真人交談的情形。”
老道士滔滔不絕,也不在意培風是否回答,只管自言自語。
“《周氏冥通記》里有諸多贊揚我自己的文字,其實大多是我自己撰寫的,我現在想起來都嘔吐加臉紅。但我迫不得已,書里假借愛徒子良寫到為師要棄世死亡,來要求神仙召回濁世身重入輪回,其實是想用我的死是來逼迫上頭收回成命,可惜最后還是無濟于事。若我不禮塔受戒兼修佛學,現在整個茅山將空無一人,重新變成荒山野嶺!”
老道士揉了揉臉頰,把過往的歷史都甩在了身后的秋風和松濤中。
“今年,子良愛徒離開老道已經十二年了。小猴子你知道嗎?子良他是自愿自殺的,他已經對這個吃人的世界絕望了,連他最衷愛的道義都被上面殘忍剝奪,可想他有多痛苦,子良是一個好道士。”老道士繼續說道,眼角有淚光悄無聲息滑過。
“子良年齡和你一樣大,也是二十歲,同樣是博學多才,對道家經典研習很深,很熱愛。所以我第一次聽你朗誦‘一枕聽松濤’,我還以為子良輪回轉世真回來人間了。因為他生前最喜歡的事就是在這里‘臥聽松濤陣陣’。等我與你接觸后才知道,子良再也回不來了!”
培風驚訝的連燒火的動作都停滯了,先前還以為老道士是被自己的詩歌吸引,原來這其中真有隱情。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啊!”培風隨口嘆息道。
原本他以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時空過客,在兩個時空穿梭了,僅僅為了隱士高人交付的系統任務,才費盡心機來攻略劇情人物。
但是親身接觸之后才發現這些隱士高人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各自的時空中踽踽獨行,并不是先前自己原先想象的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
“好詩、好句啊,不錯,在我心中,子良就是我茅山諸葛!他為道家出師未捷,只是還沒有看到勝利就先行一步,常使人淚滿衣襟,老道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道家的勝利?”老道士聽完培風念的詩句,頓時眼冒精光,雙手直接抓住了培風的臂膀,激動的無語倫次。
“滴答,宿主與當前時空隱士高人引發強烈情感共鳴,宿主明悟并意識到隱士高人系統的良苦用心,與劇情人物契合度滿意值上升至“結伴同游”,特獎勵隱士點一萬,望宿主繼續努力,后續更精彩。”
培風沒想到自己隨口說了一句竟然直接引發老道士的情感共鳴,貌似賺大發了。
“好了,師父,趕緊吃吧。”
培風見老道士心情平復后,起身把炭火放置一邊,把埋在地表的雞球挖出來,用石頭一敲,表面的泥塊就碎了,一拔就下來,連毛都帶下來,一根不剩。
頓時,撕開荷葉后的叫花雞香氣撲鼻,饞的老道士迫不及待地撕下了一個雞腿就往嘴里放。
“真香,好吃!小猴子,剛才為師激動了,往事不堪回首,害你聽我啰嗦了這么多。現在告訴為師,你真心想從師父身上學些什么道嗎?”
老道士邊啃著雞腿邊詢問,可把培風激動壞了,竟然還有意外收獲,這是要傳自己本事了!
“要學,要學,那師父真正的本領是什么?”
他現在的模樣真像個孫猴子一樣迫不及待。
“你這小猴子還想考校老道不成。為師我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琴棋書畫,無所不會;星象占卜,無所不精。不過這最拿手的嘛,一是茅山道術,二是懸壺濟世,三就是旁門左道了。”
老道士吃飽了起身,再次恢復成隱士高人仙風道骨的模樣。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全要啦,懇請師父耐心教我!”
培風聽著心潮澎湃,這陶弘景真是世外高人,身上帶這么多技能傍身,反正現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去。
“愿學多的”,能多學點就多學點,西游記里他最喜歡孫大圣拜師菩提老祖了!
“小猴子你還真是個饞嘴的,貪心不足蛇吞象啊。不過為師七十古稀之年,每一門本事也沒說能臻入化境。既然你真心想多學,那從明天起就跟著為師,我帶你入深山訪道、駐古林尋藥、探茶山聽琴……”
老道士拍了拍培風的肩膀,豪氣萬丈,那個真正的茅山掌教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