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改制
- 獻身大農業
- 雀悲
- 2179字
- 2018-12-12 22:57:54
“老帽來了,快進屋坐。”沈冬蘭早晨在門口看見徐根冒走過來,趕緊打招呼。
“喂豬呢。向南在不在家?
“向南出去了,買機器去了,都出去個把星期了。趕緊進屋說。”
“那我就不進去了,我剛從集上回來,帶了兩吊肉,給你家一吊。”徐根冒放下背在肩上的口袋,提溜出很大的一吊,估計沒有十斤也得有七八斤。
“哎呀!這我不能要,你趕緊裝上帶回去,我家什么都不缺,你別亂花錢了。”
“就這點肉,我都嫌丑得慌,你看我這都拎來了,你不要就是嫌少。”
“你這怎么講滴,哪能這么講。我這收下了向南回來又得說我了。”
“那能說你什么,這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向南有事都能想著我們,我這算什么。來,你快拎著,我回去還有事。”不由分說把栓肉的繩子塞到沈冬蘭手里。
沈冬蘭提著肉直咂摸嘴,念叨著“不好意思,難為情”之類的話。
徐根冒已經背上袋子往外走了。
“那老帽慢走嚎,向南回來我跟他講。”
類似的動作和話語沈冬蘭最近幾天已經重復了七次,七個人倒是一個都沒落下。
沈冬蘭剛進院子,小四也從堂屋走出來,他剛吃完飯。
“阿媽,是徐根冒?”
“對,是他,也送來一吊肉。”
“我聽聲音就像他。你和他跟吵架似的,聲音傳老遠。”
“那家里不都是這樣么。晌午我給你們炒肉。”
“阿媽,這幾天我感覺盡是吃肉了,天天吃肉也不好。”
“嘿!你這孩子還挑起毛病來了,這么排場的菜做給你們吃還嫌事好歹的,沒經過苦日子就是不知道什么。”
“我怎么沒經過苦日子呀,只不過那時候我還不記事而已。我是擔心大姐,都吃那么胖了,你們還不給他控制著點。”
“你大姐不是還小么,等她長個子的時候就瘦下來了。”
小四撇了撇嘴,這理由真強大,很多家長都是這么認為的。事實證明,很多孩子小時候胖,長大了更胖,因為他(她)的胃已經習慣裝很多大油的東西了。
牛鳳仙一大早就回家了,小四也無所事事,和沈冬蘭有一搭無一搭的耍著貧嘴。周向南他們這兩天就會回來,事情已經定下來,小四繃著的心情終于放松下來。
周廣田接電話那次之后,褚長又打回兩次電話。第一次電話告訴小四,楊福慶倒是好說話,褚長一說他就答應了,其實他心里也沒底,合資汽車企業還正在建設之中,明年才能投產,前景如何全靠合資企業那邊說,而且楊福慶還需要貸款才有資金參與改制,對他來說壓力就大了。
本來楊福慶是鼓起勇氣做的,褚長跟他一說,他的那口氣就泄了,他更愿意白拿四成股份,還不用承擔風險。后來他自己覺得過意不去又主動降了一成。
小四得知這樣的消息只想大笑一聲,這時候的人在某些方面真是淳樸啊!
當褚長他們以退為進之后,胡處長急了,再三勸阻,由此可見之前開出的條件絕對不是康的意思,完全被胡處長等人扭曲了。
胡處長條件一降再降,甚至主動降低對江淮廠總資產的估價和改制所要承擔的工資與醫療債務。這與小四的目標相去甚遠,而且還要冒著承擔侵吞國有資產罪名的風險。褚長他們肯定不能答應。
最后在幾經拉鋸之后,褚長終于拋出了最終條件。胡處長一聽就翻了,這樣的條件不光他一無所獲,還無法達到康的意圖。
褚長他們終于摸到康的底線,康只要求馬城持股一成,估價和債務甚至降低點價格也可以。其他方面沒要求,完全是馬城和胡處長私自添加的。
康的底線小四認了,這年頭存在把江淮廠完全轉為私有的想法還是太大膽了,阻力太大,風險也不小,小四不認也得認。其他方面小四也不會去占那點便宜,完全不值得。
胡處長在之后的談判中臉都是黑的,他什么目的都沒達到,唯一的收獲就是圓滿完成領導交付的任務。
經過這幾天的艱難談判,褚長他們也是收獲很多,這也是人多力量大,在小四定的基調下,大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很快把胡處長干趴下了。
整個過程楊福慶看得眼花繚亂,他真沒想到還能這么談。以前他是敢跟領導拍桌子的,參與改制之后也就失去了鐵飯碗,腰自然彎下來,說話底氣都沒以前那么足了。
民與官只是身份轉變,更重要的是思想轉變。楊福慶沒有褚長的身份優勢,那他就需要更多的更多的磨煉。
從始至終馬城政府沒露過一面,始終是胡處長頂在前面沖鋒陷陣,最終失敗。
小四的擔憂成真,還是得罪地頭蛇了。即使他們一點他們自己眼中的好處一點沒撈到,在改制的節骨眼也沒人敢動歪心思,有康在鎮著呢。但以后的麻煩事恐怕還有很多,走一步瞧一步吧!
現在顧不了未來的事情,目前就是把談判達成的協議落到實處,小四擔心消息在江淮廠傳出后,職工的思想轉不過彎,從而橫生枝節。
工人階級是國家的主人,宣傳了幾十年,職工思想扭轉不過來也是正常。
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褚長他們下了一大批訂單訂制機器,出的都是真金白銀,每天進車間查看進度,和職工打成一片,增進了了解,融合了感情。
職工聽說由褚長他們參加改制,不但補齊廠子對他們的欠賬,而且不裁員不降工資,他們也就沒有理由反對了。
楊福慶也在中間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畢竟他對江淮廠最了解,而且改制后由他繼續領導大家,職工們也放心。
經過一周的緊張有序的忙綠,江淮廠的改制終于波瀾不驚的完成了。
改制也遵照小四的意見,不宣傳不見報,一切低調進行。省里也是這個意圖,在上面的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改制已經屬于頂風作案,哪還敢大肆宣揚。小四很佩服康的魄力和擔當。
當然,職工們的嘴是管不住的,只不過信息在小范圍的傳播,沒有官方定論,以訛傳訛之下又能有幾個人信呢。
當褚長的第二個電話打過來,小四終于輕松下來,這種經歷對他來說也是第一次,雖然不在現場,他也收獲了不少經驗,彌足珍貴。
還有一些掃尾工作,完成后他們也該回來了,就在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