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江淮
- 獻身大農業
- 雀悲
- 2251字
- 2018-11-30 18:53:06
一陣忙碌過后突然無所事事讓小四也有些不適應了,要不說人總是犯賤呢,家里亂哄哄的嫌煩,現在冷清了又有些空虛。
沈冬竹早就回家去了,她還沒想輟學,也不能總是不去學校。
這兩天晚上都沒把電視搬出去,家里安靜了許多。周向南不在家,沈冬蘭更不會把電視往外搬了,除了李春芳偶爾過來看一會,別的人家倒是不過來了。只剩婦孺在家,沈冬蘭又不愛串門,一般的人都會自動避開。
這兩天周梅周杏兄弟姊妹幾個都很高興,因為家里經常有人送零食的過來,他們都吃不完。
這兩天那七個被錄取的人來了六個,都是趕集回來路過這里,扔下很大的一吊肉和一些零食就走,恐怕他們平時自己買肉都舍不得買這么多。也就趙上田和趙光德順路,其他人都是拐著彎進來的。
實在吃不掉這么多,沈冬蘭讓來玩的沈方法全都提回去,牛鳳仙沒答應,就讓提了一吊子走,又讓沈冬蘭給林月娥送去一吊,沈冬蘭是老大不樂意,勉為其難的送過去了。
那幾個人誰家送多少東西都是有數的,難免會傳到林月娥的耳朵里,若是她見不到一點葷腥,反而讓牛鳳仙吃的滿嘴流油,她該這么想?沈冬蘭是考慮不到這些的,或者說考慮到了也不想勉強自己,完全隨著自己的心意來。
沈冬蘭若不把自己的性格改改,這輩子婆媳關系就別想和諧了,即使小四也調和不了,能保持在不激化矛盾狀態就不錯了。雖然林月娥也有錯處,但當婆婆的天生就有優勢。碰到不太通情達理的婆婆,你若不能通過強大的實力壓服,那你只能憑借八面玲瓏的交際手段順服。
可惜這兩種方法沈冬蘭都缺乏,所以只能自己生悶氣,然后再跟周向南嘮叨,周向南不會樂意聽,兩個人就爭吵,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父母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小四只能盡量去施加自己的影響,好在周圍的軟環境已經被他改變了太多,在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下,人的際遇也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反過來作用在父母的身上,相對于前世,父母還是被改變了。
每天沈冬蘭和牛鳳仙都是忙前忙后的不閑著,晚上還睡得很晚,針線活都留在了晚上。小四勸過,家里不缺那點買衣買鞋的錢,但效果一般,她們已經習慣了節儉,而且針線活也是作為女人的一門重要手藝,好像不使用怕荒廢了似的。
小四一直都是百無聊賴的樣子,沒事天天就房前屋后亂鉆,找一找腐朽的樹樁,看能不能采點野蘑菇。又有不少天沒下雨了,小四只采到一些干蘑菇,那他也很高興。他采的不是蘑菇,而是一些發現的樂趣。
以前他就喜歡挖挖薺菜,采采蘑菇甚至逮魚摸蝦,這種發現和收獲的樂趣是最享受的。
第三天的時候,小四就不怎么往外面跑了,因為他估計周向南他們應該已經到江淮機械廠,他想第一時間了解那邊的情況。
結果小四老老實實呆了一天也沒等到電話,第四天依然如此。小四都迷了,是褚長的領悟力不行,還是他吩咐得不夠明白?最起碼得跟他通報一下情況吧,請示匯報是身為下級所應有的覺悟,不然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下級。
第五天,突然一陣鈴聲吵醒了睡眠中的小四,小四一轱轆爬了起來,這電話可等得他好苦。小四拽了衣服往身上一披就去堂屋了。
此時天色已經大亮,周梅在外面大呼小叫的聲音老遠就傳了進來。今天又是一個周日,周梅不上學。家里的鵝早就被沈冬竹趕回家,周梅算是解放了。
小四搬過一個小凳,站上去才夠著電話。
“喂,是哪位?”
“是我。”
“哦!珵美,我現在在江南機械廠,有一個情況要跟你商量一下,二哥就在我邊上。”
“哦?你們什么時候到的?事情都順利嗎?”
“我們昨天晚上到的,這幾天凈喝酒了,基本上我們這些人都醉過一遍,耽誤了不少時間。昨晚楊福慶廠長說了一個情況,結果還沒等和你通個氣就又被灌醉了。搞得我都怕了,現在頭還暈得很。”
“行,那你長話短說,說完了你們趕緊回去休息。”
“好,是這樣,江淮廠主要產品就是農用機械,現在已經入不敷出了,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工人的工資發不出來,工人已經到政府鬧過好幾次了……”
“褚叔,農機為什么賣不出去?是質量不行還是別的問題?”
“珵美,你知道咱們國家工業實力的,產品的功能可能單一點,這是研發跟不上的原因,但質量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之所以賣不出去其實還跟包產到戶有關系。”
“哦?你說說。”這關系好像還不是好關系,小四幾十年來好像還第一次聽說包產到戶的負面信息,頓時就來了興趣。
“是這樣,以前購買農機的主力是大生產隊,咱們省是最早實行包產到戶的,但一家一戶的力量太薄弱了,很難買得起農機。分田到戶后,農民主要以畜力為主,江淮廠的農機的銷售直線下降,隨著包產到戶的范圍擴大,農機漸漸就賣不動了。”
“哦,是這個原因啊。那也是他們定價太高了,工業品相對于農業品來說還是定價太高了,沒人買得起也是正常。”
“降多少呢?再怎么也降不到農民承受得了的價格。再說這價是上面定的,他們也不敢隨意降價,否則一個擾亂市場的帽子扣下來誰也受不了。”
“那他們是什么意思呢?沒想過轉產么?”
“是這樣,因為他們廠已經拖了好幾年了,越拖越嚴重,政府也被職工鬧得沒辦法。好像是因為北方的工業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上面出臺了文件,允許企業改制,開放搞活。上面領導動了心思,楊福慶也有心干,但他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小了點,所以一直在找合伙人,正好我們出現了。”
“你對新出臺的政策了解多少?”
“我還不知道這方面的信息,也是昨晚剛聽楊福慶說的。”
“那你這樣,先表示出興趣,然后你看看能不能把江淮廠摸個底。還有,你最好能拿到文件的原件看一看,而且咱們省里領導相關的意見也要了解一下。你現在傳遞的信息太少,我還無法做決定。”
“行!我明白了。我會抓緊時間去了解的,到時候再給你打電話。那我們可能會晚回去幾天。”
“沒問題!我等你們電話。你下次最后也在早晨打過來,這時候一般就我一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