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變動
- 獻身大農業
- 雀悲
- 2122字
- 2018-11-17 15:54:12
小四是沒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仔細想想也是理所當然。在后世中獎了都能引來一大幫人借錢,不管親戚還是鄰居,只要跟你認識就敢張嘴,說是借,但打算還錢的又能有幾人,大多數都是來占便宜的。這么看來,現在從這里拉個電線又算什么。
周向南也是不想太得罪人,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田解放,但他卻不知道有些人是貪心不足的,永遠不要高估他們的道德下限。
周向南也不吃飯,還在一邊生悶氣。沈冬蘭也生氣,自己家的東西還做不了主了。
“阿爸,李傳聲是怎么當上大隊書記的?”
“怎么當上的?他老子以前跟公社干部熟,還是你爹給他們介紹的,后來你爹生病就不怎么出頭了,李立本也有點為人的本事,巴結上幾個,要不然李傳聲能當得上大隊書記?!”
“李傳聲也四十出頭了吧?怎么還沒活明白?李立本認識的人都還在么?”
“就一個還在公社,其他的都不知道調哪去了,就憑李立本那小氣勁,調走了也不一定會聯系。我去找一下方支前,不讓李傳聲干了。”
“為了這點事不值當,阿爸,你去跟聶長源說一聲,看看他是什么意思,行的話就把田解放推薦給他。那個電費你不能去收,人家看你去收肯定有想耍賴的,最后還是得罪人。”
“我也想到這了,不給拉線得罪人,拉了還是要得罪,最后都能搞得里外不是人。”
小四皺眉,他也想解開這個結,為此思考了半天。
“阿爸,這路線我們上交吧!雖然是我們自己掏錢建的,但不能說就屬于我們了,當初和縣里也沒說這方面的事,現在我們主動提出來還能留個好印象,這一點的得失也不算什么。”
“這一線路花了我們這么多錢!就捐了?”周向南有點不愿意,不光心疼錢,還有不爽這種被逼迫的感覺。
“阿爸,是上交,你可別跟聶長源說捐。索性好事做到底,咱們再買幾根桿子,把大隊部的電也通上,這事你跟聶書記也說一聲。以后都由公家來收電費,他們交不交就不管我們的事了,只要不影響我們用電就行。阿爸阿媽,加上秋天建廠,以后別人家都會估量我們的家底。你們按我說的做,不管誰來借錢,我們不借。你們衡量一下,覺得值得就送給他們一些,不用還了。我的原則是救急不救窮,不然以后有你們煩的,你們想想吧。”
周向南和沈冬蘭都不太能接受小四的觀念,但也沒反對,相互看了看思考起來。小四不管他們,粥也不那么燙了,趕緊吃起來,不一會兒身上就跟水洗似的。
小四的方法還是不能避免得罪人,但最起碼比錢花出去還落埋怨強。小四也不想助長這種不占便宜就是吃虧的心理,他有提高大家生活水平的想法,但不是通過撒錢的方法,撒錢只會培養惰性,而不會產生其他積極的意義。
“對了阿爸,咱們大隊原來的那個會計水平這么樣?你知不知道?”
“這我哪知道?”周向南被問懵了,“聽說他年輕的時候在供銷社幫忙,那里的老會計喜歡他,就教了他一點東西。后來他在大隊部干,說是干的還不錯,李傳聲上來了他才不干的。”
“阿爸,你請他幫我們一下。你和褚叔出去的花費你留意一下,不能讓他自己花錢,回來都得做在賬上。還有,這次修路拉線的賬都要補上,秋天施工的時候也一樣,別到時候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這在理,明天我去找老肖說一下。”
沈冬蘭不想了,自己邊吃飯邊喂小三,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想通了。
這兩天沈冬蘭的變化很大,基本就沒讓小三離開過她的視線,小三一直都不愿意自己拿勺吃飯,沈冬蘭每頓必喂,一有空閑還逗著他,又教他數數、認字,教得非常認真,只是時間還短,還不知道效果如何。
周梅無疑是最氣悶的,她這個年齡正處于分辨簡單事理的階段,她不明白為什么總是兩個弟弟更招人喜歡一些,所以她吃醋了。
直到褚長帶著謝志遠來了,電線桿上還是光禿禿的,電線也不知道還得幾天才能拉過來。不過變壓器倒是裝上了,電線桿也一直埋到大隊部。
大家對周向南的通情達理表示贊賞,但這種贊賞持續不了太久,人都是會選擇性記憶的,大家只會對自己的損失記得清清楚楚,而不會珍惜別人贈予的。
李傳聲突然被重新選舉的消息弄懵逼了,同一時間,田解放在公社書記辦公室門外是疑惑的,李傳聲從里面出來時還瞪了田解放一眼,田解放更疑惑了。
聶長源宣布組織上對田解放的信任,田解放也懵逼了,聶長源樂得賣周向南一個面子,也沒隱瞞什么,田解放這才明白怎么回事,不由的感嘆,周家真牛逼,以前是周廣田厲害,現在周向南也起來了。
當然,聶長源只是表達一下他的意向,田解放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田解放和周廣田相比稱不上仗義,在整個公社范圍來說沒多少人認識他,但他的踏實、公平在本大隊還是有名的,所以通過選舉應該沒問題。
謝志遠的豬場規劃圖出來了,大家都懂點傳統養豬,但這新方法和老方法差別很大,從規劃上就能看出來,什么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區、廢棄物處理區,還有建筑物位置、朝向、間距甚至一年四季的風向都考慮到了。大家都聽不太懂,太復雜了。
謝志遠也沒指望周向南能聽懂,但周向南是花了錢的,開工之前不來照一面也不合適。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在于后續和建筑公司的溝通,理想與現實還是有差距的,謝志遠也需要根據實際條件繼續修改不合適地方。
周向南雖然聽不太懂,也無從辨別這張圖的水平如何,但他知道察言觀色,謝志遠臉上的得色是掩飾不了的,恐怕這張圖人家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確實,謝志遠的設計暫時還沒有找到市場,周向南是他第一個服務對象,這時候搞農業建筑環境還是太超前,農大也算是未雨綢繆,或者說謝志遠還是挺有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