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遠行
- 獻身大農業
- 雀悲
- 2248字
- 2018-11-15 18:30:00
周向南今天該趕火車了。十點不到,黃安平過來送站了。褚長沒來,小四交代的事情讓他閑不下來。
修路工程由地區里的建筑公司承包了,現在也已經開工。褚長跟建筑公司談好,鋪路材料都用縣里的,以后見豬場和飼料廠也是如此。
縣城北邊就是大別山余脈,縣里依山建了水泥廠和石材廠,用多少給多少,不限量。沙子取之于淮河,也不限量。當然,最后錢還是要按約定給的。
縣電力局的施工隊也在躍躍欲試,他們準備把這一路電線的架設任務當成重點工程來抓。這既是政策工程又是自費工程,人家自掏腰包買電線、電線桿和變壓器,這些產品還是通過他們購買,那么自然會有一部分利潤截流,架設其他線路可沒有這樣的待遇。
郵電局準備隨后跟上,電話線一樣也是自費,也用小四自費的電線桿子一路鋪設過來,郵電局不用花費,還有電話初裝費可拿,這生意也劃算。
在后世“三通一平”一般都是政府的工作,也是招商引資的先決條件,而此時小四卻都是自掏腰包,現在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誰讓他這么超前呢。
現在的好處就是外面的暴風驟雨暫時刮不進來,他們也不需要理會,只管悶頭發展就行。周向南這里就像一塊試驗田,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很多人都在眼巴巴的看著,指望很快就能出成績,在成長之前自然會被保護的好好的,也會盡力給與扶持。現在唯一的要求是在盡量低調的情況下加快發展速度,畢竟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不是。這是小四對自己所面臨形勢的理解。
同志,志同道合的意思。當你不好好跟著我的道,卻在一邊瞎晃悠的時候,我會拉你一把,甚至舉個例子給你看,告訴你我的道是光明的。如果你還是頑固不化,那就對不起了,咱倆已經不是一道了,趕緊滾開吧,自有后來的同道中人跟我一起前行。這是小四對當前形勢的理解。
周向南家涌了一堆人,周廣田一家都來了,再加上周廣漢一家,牛鳳仙也過來了。比過年還熱鬧。
雖然周向南還住著土坯房,但別人都知道他掙了大錢,看他也看不上那點販運生意了,看他家天天人來人往的,看他出門都是車接車送的,可不得了。
一些議論也傳到了周向南的耳朵里,別人對他的態度也有了些變化。誰到愛聽順耳話,周向南聽了自然也舒適無比。
周向惠開朗了不少,此刻也是興奮無比,在一邊嘰嘰喳喳不停的說著話,她要去京城了,以前可是連縣城都沒去過的,為此不惜暫停自己的事業。最失落的無疑是周向西,他也有自己的訴求,他也想出去看看,但他不敢說。
周向南正在打包,他收拾了一大蛇皮袋,都是一些咸肉咸鵝咸雞咸鴨等等咸物,還有一個笆斗,雞蛋正躺在里面的草末里,滿滿當當。咸物是林月娥拿了小部分,剩下的都是周廣漢和周向南家的,還惹的沈冬蘭發笑,笑話婆婆不會過日子,年前腌的咸物只剩那點了。
現在的生活雖然好了不少,但大部分家庭還是沒有敞開了吃的習慣,每年冬季腌肉,吃細一點能吃第二年全年。咸肉一般經過夏季就會變黃,味道跟之前相比也會差一點,但沒人計較這些,有肉吃就是幸福。周廣田家是例外的,他家以前有時候生活比誰都好,有時候就不行了,根本就想過細水長流。
小四看著眼前的景象好像又回到了前世,自己每年春節過后踏出家門遠行的時候。父母總是想孩子把家里的吃食全部帶走,后備箱塞得都蓋不上了。其實每次帶走的東西很多都浪費了,根本就吃不了那么多東西。看著父母的神情讓你不忍心不帶,但吃不了浪費了又有負罪感,那可都是父母省下的。
這種糾結也算是幸福的糾結吧,但也隨著小四的重生遠去了……
該出發了!周向南挑起行李,周向惠抱著小三,周廣漢攙著周廣田向路邊汽車邊走去。
周向南提前往周向東那里匯了一萬塊錢,就憑現在的工資水平,不管是看病還是吃住對周向東來說都是很大的負擔,這些錢是足夠了。周向南又在家里留了幾萬應急,剩下的在那天去省城的時候又存了起來,他不在家,錢哪怕在院子里埋著也不放心,索性再存上。
牛鳳仙在周向南出發之后就一直在小四家住著,幫沈冬蘭帶帶孩子。主要帶周杏,周梅懂事,小四更是不需要操心,只有周杏,四歲多,正是亂跑的年齡,一眼照看不到就不見人影。外面不是水渠就是池塘,孩子突然不見的話還是挺嚇人的。
也許是受小四影響,現在的周向南和沈冬蘭和前世同齡時相比,帶孩子的心細了不少,最起碼這段時間以來,不管多么忙這些多的孩子也沒再出現過什么意外。
姥姥在家里住,小四是很高興的,這是一輩子都在不偏不倚的盡力愛著自己孩子的姥姥。唯一的麻煩就是小四又不能隨心所欲的聊天了,每天裝作孩子該有的模樣。
有一天褚長來了,想跟小四匯報點事情,想盡辦法卻無法完全避開牛鳳仙,最終兩人想到一個辦法,褚長抱著小四去院外菜園子里裝作賞風景的樣子。這種感覺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畢竟兩個人已經分出了上下級,這種姿態下匯報工作褚長尷尬,小四更尷尬。這一匯報就是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牛鳳仙都疑惑了,菜園子那么好看嗎?天都有點熱了,這么大老遠來就為了抱著小四看風景?
中午吃飯的時候把把吳景白和吳翠錦爺倆也找過來,褚長跟他們也熟悉了,每次來這邊吃飯的時候都能見著。褚長讓他們準備一下,做點有特色的工藝品實物,以后有可能會把他們的手藝賣出去,重點還是草席方面工藝品,需要再改進一下本地現有的工藝。
吳景白爺倆對于褚長直接找到他倆還有些詫異,后來聽說是周向南交代的才放下心。這也是褚長和小四商量后的言辭。
褚長這次也是為此而來,參加廣交會的事情省里是支持的,但需要見到實物才能決定支持的力度,不然弄出差錯可是要承擔政治任務的。注冊公司的事也有點希望,后續的進展還需要省里向上面問消息,這歸工商行政總局管,省里也做不了主。
這兩個事情也是相關聯的,參加廣交會也需以企業的名義,至于姓公還是姓私還看上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