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崆峒山(外一章)
- 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2017卷
- 楊志學 亞楠主編
- 977字
- 2018-10-09 15:45:09
亞男
去之前,我就想過—
一座山的歷史,應該具有人文向度。
秦漢時期,崆峒山就傳遞了這一樣的精髓。遠離喧囂,守望沙漠。一片綠多么珍貴。云霧走來,木魚聲聲。
我在一片空曠之地,仰望山巒。
這是一片民族融合之地,東連關中,西接隴右。
毗鄰長安。
一座山不會相信蕩氣回腸。
但,一座山的仙氣,一定不能缺少靈魂。先帝稍不留神就去了崆峒山,是不是尋花問柳,大臣們也無從知曉。
一旦,一座山有了絲綢的質感,
紋理中的波瀾,自然是少不了肝腸寸斷。
也許有人私藏了酒。
我去的時候,不見道家念經,一壇酒早已備好我的行程。
一些詩句的狂放不羈,
佐以豪情,又是那么想念江南的溫婉。
歷史的烽火殃及的時候,酒杯已經空了。東倒西歪的我,撐著一把油紙傘,忘記了斷橋的江南。
癲狂的詩句,押著月亮的韻,
絲綢上的花鳥趕來,也沒有勸住我。
誰又愿意陪著我今晚,唱一曲花兒。沿石階,我聽到香客的虔誠。
300里之外的長安,我拴馬的灞河邊,歌舞升平。
垂柳系著的月光已經脫韁。
我再一次呼喊著,我的盔甲早已不知去向。遠古的戰事,收走了我的盔甲。而風留下的蕭瑟,
在月光里,崛起。
西域啊,一匹絲綢裹著的玉體,
戰火停歇吧。我的酒,一度遼闊。沖出我的胃,一座山也是這樣疲憊的。
郎木寺
還有一粒光沒有走失。
我坐在郎木寺外,手中的香,點燃一朵花。是酥油花。遠一點的,青草和樹都沒有注意到,陽光在我的臉上,有一些血絲。一夜的奔襲,找不到休息的靈魂。失散了的孤獨,折返了回來。
我在郎木寺的避陰處,回想。
很多人都走失了,這不就在昨天,一句話不小心,愛情就落荒而逃了。
很長一段時間的空白,塞滿了憂傷。
一轉眼,端來一杯月光。
我來不及推辭一場戰事,兇猛的硝煙四起。再遠一點的河,漲水了。我聽到木魚聲和河水的聲音融合在一起,越過了墻。
絳色的袈裟,沒有絲綢那么從容。
步態有些蕭條。
祖先開鑿的這條道,天寒地凍。
開光了的一串手鏈,木質的心情,倒回去,就是一片月光。沖鋒的戰馬跑過古代。我的長衫遺落在路上,我承認我是一個窮困的書生。
酒肉穿腸而過,誰也不知道我今夜的醉,究竟要什么時候才能醒來。
鋪下絲綢,我才想起織布的母親,已不在了。
在郎木寺上一炷香,母親也許就會好受些。
盡管去往西域的路,在郎木寺逗留一下,并不妨礙。
對于嘉峪關的向往超過了一匹絲綢的細膩。
在那里,我可以抵御我的孤獨。
揮手作別郎木寺,
陽光也起了一個早,鋪下遼闊,將經卷送上了馬背。
(選自《飛天》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