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章程
- 五十年代紀事
- 秋楓白露
- 2417字
- 2018-12-22 22:26:05
尼姑還俗的安置定了下來,老爺子就將部隊許諾的名額,亮了出來。
“……政府部門給了2個,警察局給了3個,鐵路上給了一個。六個名額,我先舉薦一人。”
老爺子話落,眾人的目光都縮了縮,心思活的立馬打起了感情牌,“應該的!應該的!先不說兆瑋制弩有功,就是抗匪中犧牲的兆燁,六房也該有個名額。只是六叔你看,你們家讀書的兆瑋還小,余者也沒個閑人,這名額不若先盡著家庭困難的……”
他這話一落,眾人誰還看不出他打的主意,抗匪中家有犧牲的、生活又相對困難的,他占了個全。
“不能這么算,走出去代表的是整個奚家莊,要選就選有能力的。”如此一來出去的人,才能走得更高更遠,未來對莊上的回報也就越大。
……
“停!”老爺子抬了抬手,壓下了屋內的糾爭,“我推薦的這人,占了兩條,有能力,家庭困難。”
眾人訝然,族長不是自家人……
“誠適的手動了,大貓醫生說了,再過幾日必醒。他的情況在坐的也都了解,童年失父,自己十幾歲就扛起了門戶……”
“現在離婚了,長子在剿匪中失了雙腿,二子還小,家里還有個老娘要養。”
“按他的能力,政府的名額我想給他留一個。”
誠適啊!那真是個人才,跟在老六身邊打下手,十年來為莊上辦了不少事。原還以為未來他會打破嫡系的限制,接替老六族長的職務呢。
不過看眼下的安排,老六真是把他當自家兒子疼了,什么都為他考慮到了。要知道解放后,族長的權利在莊子上可要跟著縮水了,論起來真不如鎮上的職務來的有利。
如此想著,眾人又能說啥。老六把六房、三房的利益,合起來換了這么個名額,推舉的還是應舉之人。
“六哥舉薦了誠適,我沒意見。但我也跟著舉薦一人,九房的耀光,我想為他爭一個警察局的名額。”老七說著拄著手杖站了起來,“大家也都知道,抗匪中學望(奚耀光的父親,李音的丈夫)為救我家小默和紹奕而死。舉薦耀光我不能說自己沒有私心,可也考慮到了他的能力和他家里的情況。”
說到奚耀光,相熟的跟著中肯地說了幾句,“老九癱在床上一躺就是半輩子,原先有學望撐著,又加上耀光擔任民兵隊長有點補貼,家里還能過得去。如今一大家子的生活,全落在耀光一人身上,確實是困難了些。”
上首的老爺子跟著點了點頭,“耀光能力強、人品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家庭也確實困難。就按老七的意思,在警察那欄添上吧。”
……
定好兩天后帶小尼姑回省城,那有關青坪鎮四周解放的事,就要著手安排下去了。
心中打好草稿,霍靈均帶著奚兆赫等人一回到鎮上,就通知了各營、連干部立即過來開會。
隨著一場場會議下來,制定出了一個個章程。一道道命令從小院里下發,幾百人的部隊立即都動了起來。
奚士綸、奚呈繼(奚士申的長子,莊上的大隊長)、老七、老旺來時,少數幾人的會議正談到,應給予參加過抗日抗匪的慈念庵,和奚家莊的解放政策。
“霍團長,奚六爺帶人來了。”小兵推開會議室的門,報告道。
一屋子的干部互視一眼,交流了個眼神,齊齊看向主坐的霍靈均。
深吸一口手中的煙,將煙屁股按滅在煙灰缸里,撣了撣袖子霍靈均推開椅子站了起來,“各位繼續,我去看看。”
眼見屋門帶上,不見了霍靈均的身影,屋內唰的一聲議論開來,“要我說給了奚家莊那么多補助,可以了。”
“是啊!六個名額呢。”要知道一個小鎮就這么大,鎮上職位有限,奚家莊一下子就占了六個,真心不少了。
“那也是人家的本事,沒見這幾天,鎮上來參加招征考試的,有幾個是高中畢業的。”說這話的干部,正是臨時招征辦的,同時他也看了奚家莊的人員名錄,整個莊子的高中生比鎮上多了幾倍。
不了解情況的可能不信,然而事實就是如此。
說起來,青坪鎮,十幾年前它還只是個吃不起飯的貧困村。也就被選中了,在村前村尾建起了火車站和汽車站,才發展起來的。
再說這年頭,沒有計劃生育的,又相奉多子多福。孩子都是一窩一窩地生,養起來像養豬娃子似的,能吃口飽飯穿件保暖的補丁衣服都不錯了,能讀書、愿意送自己孩子讀書的不是地主富戶,就是外來的商人。可這又有幾人。
奚家莊則不同,他們有嫡系置下的祭田,用于族人讀書。大學生雖沒培養幾個,高中生、初中生卻是一抓一大把。
且不說會議室內如何議論,霍靈均見了奚家來人,看了老爺子遞來的文件,有關慈念庵尼姑自愿還俗的章程。心喜間不免驚異,“她們當真愿意還俗?”
“這十幾人是愿意,至于剩下的,就要你們派工作組人員上山,做做她們的思想工作了。”至于結果如何,那就不是老爺子能左右的。
“行!我安排人員,明天就上山。”奚六爺既然這么說,那就保證了奚家莊不會摻和到這件事里,如此,就好辦了。
“這十幾人還要霍同志盡快給她們落戶,其中一人,心兒選在了身邊,會一同帶去省城。”最好走之前,能拿到對方的戶口。
點著那名字,霍靈均遲疑片刻,按他的意思姜言回省城,身邊所帶人員最好是出自軍中,“嗯。老爺子放心,我親自盯著人辦。”既然是小尼姑和老人家認定的人選,想必應有些可取之處。至于能不能隨小尼姑一同入姜家,路上試上一試再說。
見霍靈均同意,老爺子心下暗松了口氣,接著遞上了幾張表格,“你看一下,6個名額,我們推薦了18人,據體要哪一個有你們考試決定。”幾張表格記錄了18人的生平,家庭情況。這也是討巧了,老爺子知道他們正缺文化人呢,希望選時他們因為愛才,能多留上一個兩個的。
霍靈均看去,除了47歲的奚誠適,其余年齡均在21歲至35歲之間,一個個能力出眾不說,還都是高中畢業。
放下表格,霍靈均的視線從老爺子面上滑過,掃向另外幾人,片刻他道:“老爺子你們過來,不只這兩件事吧?”
摸了摸腰間的旱煙袋,老爺子點了點頭,面上凝重了幾分,“我們來,還想問問解放的章程。”主要是各種階級它如何定位?
把章程細細地講上一遍,霍靈均問道,“老爺子是怎么想的?”只要不抵抗,有些便利倒是可以放一放。
“我們奚家莊抗匪期間,霍同志也在莊內住過兩天,莊人如何,想必你也了解一二。”
“我奚家莊祖祖輩輩勤勞節儉,為子孫后輩多少留下了田地,生活上比著外莊富裕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若就此被打上di主、fu農的標簽……霍同志,你讓我們這些親自送子孫上戰場,保家為國的軍屬,心中何安……”委屈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