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姨太眼見搶不過來匣子,忽然翻手從床頭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指著辛明。
辛明哈哈大笑,“你覺得這柄匕首對我有用嗎?”
七姨太看看辛明高壯的身體,絕望了,轉手把匕首向自己的喉嚨抹去。卻不料辛明早有防備,一伸手把匕首給搶了過來,冷笑道:“想死也要把事情說清楚,哼,也許我能發善心,不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呢!”
七姨太不信的樣子,“你為什么不把這事情告訴老爺,他可會大大的獎賞你呢?”
辛明冷笑:“我稀罕他的銀子么!這世上恨他的人可不止你一個。”
“是啊!我恨他,從我見他的那一天就開始了!”七姨太呆呆的坐在床沿上,回憶往事。
七姨太出身很低,就是一名普通的莊戶人家,父母都是趙千戶的佃農。七姨太不知繼承了誰的基因,相貌美麗,這也成了她悲劇的根源。
她從小有個青梅竹馬的男朋友,是同村的一個秀才,叫解生。兩人相親相愛,私訂終身,發誓要結成夫妻白頭到老。兩人的家庭也很支持他們,這本來是一個好姻緣。
可是,一次趙千戶下到莊子中,無意中看到了七姨太,相中了她的美貌。于是設下圈套,誘騙七姨太父母向他借貸,結果到了年底,利滾利,成了天文數字,七姨太家根本還不起。趙千戶一聲令下,把七姨太強行搶回府中,抵債做了他的第七房小妾。就是從那天起,七姨太基本就沒笑過,她恨趙千戶,也恨父母向趙千戶借錢,害了自己。
直到幾個月之前,她無意中見到了昔日的情人解生。原來解生自從七姨太被趙千戶搶走之后,就發誓報復,他棄文從武,在江湖上游蕩,后來成了迷蹤山上的匪徒,李木根的手下。因為山匪中沒人識字,所以解生倒很受李木根的器重。
兩人舊情復燃,暗中商議報復趙千戶,這才有了和知縣夫人一起上香,被李木根劫走的事情發生。李木根之所以這么精準的知道她們活動的時間路線,也是因為有她這個內線。
到了迷蹤山上,二人本以為以后可以雙宿雙飛了,豈料,出了一個辛明上山談判,竟然成功說動了李木根,于是七姨太只好又回到趙府。這也是辛明一直奇怪自己救了七姨太,她卻對自己一點不感激的原因。其實,她心中不定怎么怨恨辛明多管閑事呢!
解生阻止不了這一切,他恨趙千戶,也恨李木根,他偷偷購買毒藥給七姨太,讓她毒死趙千戶。而且,他還在偷偷聯絡趙義,說趙義能幫助他實現愿望。
辛明點頭,他這才知道趙義在李木根那里的內線原來是解生,難怪在山上的時候,解生拿著那封對自己不利的信。
“那么,這孩子是解生的?”辛明問道。
七姨太臉色一紅,低頭道:“不是,是趙千戶的,我掐算了日子,很準的。”
辛明點頭,相信她了。如果孩子是解生的,只怕生下來之后,一掐算日子,又是一場風波。
從七姨太那里出來的時候,辛明已經打定主意,不把七姨太交給趙千戶。趙千戶為富不仁,強搶民女,自己又不是真的想做他的狗腿子,為什么要幫他?至于趙義和解生這對陰險敵人,他也決定暫且不去動他們,以后也許可以利用這條線索的。
又過了幾天,辛明去跟趙千戶和周太太請假,準備回村子慶祝新房落成。趙千戶自然應允,他現在對辛明很客氣,完全不把他當成一個少年,而是當成趙府總管,給予應有的尊敬。辛明也確實有能力,他接收趙家的全部生意之后,把一切處理的井井有條。
趙家的生意主要是布匹、藥材和糧食這三大塊,每年純收入都在兩萬兩銀子左右,可是辛明只當上總管幾天,就接連做成了幾筆漂亮的生意,凈賺了一萬兩銀子,快趕上全年收入的一半了。這得益于,李忠十幾年做生意的經驗和辛明現代人的眼光,兩下一結合竟然爆發出來驚人的能量。現在沙河縣沒有人不知道辛明是做生意的天才,連劉縣令,縣尉、主薄等鄉紳都把銀子交給辛明打理。辛明不但是趙府的搖錢樹還是整個沙河縣的財神爺。
這種情況下,趙千戶自然要想辦法籠絡辛明,除了給大筆銀子的獎勵,對辛明的終身大事也關心起來。
趙千戶嘆道:“上次小慧的事情讓你受委屈了,本來你們要成親的。”
辛明笑道:“小人懂得大局為重,為了主人和趙府的聲名,小人沒有怨言的。”
趙千戶點點頭:“小慧那丫頭不錯,不過,她不適合做你妻子。我給你一個補償的機會,現在整個趙府所有的丫頭,不論是誰,只要你相中了,我就賞賜給你做妻子,你看如何?”
辛明心想:“秋菊也是丫頭,我選她行嗎?”不過,他知道如果這樣說出來,現在和顏悅色的主人一定會立刻翻臉,用鞭子狠抽他一頓。
“小人還有老父在堂,婚姻大事還要請示于他。再說,小人年紀不大,還不急著成親。”辛明做揖說道。
一旁的周太太微笑道:“夫君忒也性急,難道不知道辛明已經是總管了,這身份地位身家還在府中選什么丫頭?我看就是選一個鄉紳人家的女兒,人家也會愿意的。”
趙千戶哈哈大笑,道:“是我魯莽了,現在府中的丫頭怎還配得上咱們的大總管?”
辛明也陪笑,“小人的身份地位身家還不是主人給予的!小人銘刻在心,不敢忘記。”
這番談話不知怎么傳了出去,很快,沙河縣和周邊的鄉村中,真的有媒婆過來,帶來某某鄉紳家女兒的生辰八字,找辛明說親,一時間辛明成了沙河縣未婚女兒心中的香餑餑。
這時的辛明已經回村了,這次他帶了三輛馬車回村,第一輛車里只有他和琴娘,第二輛車是輛貨車,里面裝了滿滿一車東西,是這次他當上總管,別人送的賀禮,還有他給老爹妹妹和村里親友的禮品。第三輛馬車里面載著一家四口,是喜兒的親戚,辛明為老爹和妹妹雇的仆人。老李和他婆娘,二人都是四十歲,正當壯年,干凈利落,以前在大戶人家干過,屋里屋外各種活計都在行。他們的一對兒女,兒子阿福十八歲,會趕車喂牲口,女兒十四歲,正好給妹妹當丫頭。
車行碌碌,掀開車簾向外望去,一望無際的金色麥地,大片大片的麥子正在收割,不計其數的農夫正在忙碌,看樣子這是一個豐收之年。想想再過幾年,大明朝就進入連年災荒,兵荒馬亂的大災年,現在景象真是太祥和了。
車隊不到中午就到了將軍村,村口的小孩有了上次的經驗,跟著車跑。辛明讓琴娘拋了兩把糖下去,登時車外爆發出來一陣歡呼聲。
進村的道路也是剛剛修整過,這也是辛明花錢修的。夯實路面之后,再用河石和沙子鋪墊,平整結實,不再像以前一般,雨天一腳泥,晴天滿頭灰。妹妹來信說,村里的人都十分感激,不少人都來家里道謝呢!
車隊終于到了自家門口,原來破舊的院子房屋都都被推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新建的住宅,比原來的房屋院子的范圍又擴大的十多倍,擴大的面積主要取自老宅后面的菜園。
新建的宅子一色的灰色石墻包圍,石墻接近兩米,從石墻上面可以看到連片的嶄新屋頂,都是新鋪的灰色瓦片。新房子是磚木混合結構,結實氣派,就是顏色很單一,都是灰色。
正門按著習慣在東南角,兩扇黑色大鐵門,門前有臺階,但沒有尋常大戶人家鎮守大門的石獅子。辛明下了馬車,看著大門笑了笑,老爹還是保守,要是按著辛明的意思,大門涂成朱紅色,用金色的拳頭大小的鉚釘裝飾,門環也用獸頭的,門前再矗立兩個石頭獅子,那多氣派,可惜老爹太低調,不想炫富。
這時大門開了,辛紅笑著跑出了,老爹跟在后面,看走路的樣子,已經恢復以前的矯健,再也不是以前病殃殃的樣子了。
辛紅跑到辛明面前叫了一聲哥,她穿著嶄新的綢緞衣衫,小紅鞋,頭上帶了幾件首飾,身材長高了一些,皮膚也白里透紅,很健康的樣子。
辛明把著妹妹的肩膀,笑道:“讓我看看,嗯!比上次又漂亮了!”
辛紅害羞的低下頭。
辛明把琴娘、喜兒和新來的一家四口給辛紅和老爹介紹。
老爹搖頭說:“都不干什么活,干啥要人伺候,胡鬧!”
喜兒上前打千笑著說:“老爹,辛大哥的意思是以后不但不用干活,還讓您享福,這是他的孝心呢!”
這才把老爹說的高興起來,老李一家人張羅著把車上的東西卸到院子里。辛明則跟老爹和妹妹走進院子,參觀新房子。
走進大門是第一重院落,院子鋪的青石地面,正中是一個磚石砌成的大魚缸,還沒有魚。正面是一棟高大的房屋,是正房客廳,院子側面各有一間廂房。
走進客廳很寬敞,里面的家具都是新買的,涂著閃亮的黑漆。老爹又嘆氣,“買這些家具干啥?得花多少錢,我可以自己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