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奇思妙想
- 農(nóng)家悍女之空間有田
- 魔念那西色斯
- 2398字
- 2024-10-30 21:35:54
又說了一會話,喝了幾盞茶,丫鬟過來道:“太太,客飯備好了,馬管事的遣奴婢來問是現(xiàn)在馬上吃呢?還是等一會再擺飯呢?”
丫鬟語氣恭敬,態(tài)度謙卑,沒有因為譚氏她們一身鄉(xiāng)土氣息而有半點不敬,這丫鬟是宋海買的,看來他的眼光不錯,當(dāng)然他調(diào)教下人也很有一套。
柳氏道:“擺飯吧。”柳氏這樣子頗又幾分當(dāng)家主母的派頭。
當(dāng)然,都是欣兒教的,欣兒之前教她許久,在吳奶奶家也演練了幾回,柳氏總算也還不算太笨,沒有臨時怯場。
再加上柳氏長得好,穿得富貴,底下人也不敢輕慢她。
丫鬟應(yīng)了聲“是”就下去了,柳氏道:“娘,大哥大嫂我們?nèi)コ燥埌桑 ?
客飯擺在東院的大膳房里,那間屋子可以同時擺四張桌子,宣榮堂也有一個小飯廳,不過里面只能放一張圓桌,今天人太多,那里坐不下。
午飯開了三桌,大人一桌,孩子們一桌,人有點多,但也不夠再開一桌的,只好擠擠了。
灶上掌廚的手藝不錯,菜做的色香味俱全,四道冷盤,八道熱菜還有兩個湯,十分豐盛,眾人見了食指大動,大塊朵頤。
柳氏夾了一塊豬蹄放到譚氏碗里,說道:“娘,您嘗嘗,這豬蹄燉的軟爛,入口即化,可好吃了。”
說著自己也夾了一個,吃得賊香。
譚氏吃了也嘖嘖稱贊:“又香又爛,肥肉一點都不膩,太好吃了,你們也都嘗嘗。”
方氏吃了也覺得特別好吃,先前還以為柳氏和欣兒她們是不喜歡吃肥肉,現(xiàn)在見他們吃得歡快,才明白她們不是不喜歡吃肥肉,是自家做的菜太難吃了,她們吃不慣呢。
桌上的菜很快風(fēng)卷殘云的吃得干凈,十四個菜份量也是足足的,奈何人多力量大,農(nóng)村人飯量大,再加上菜太好吃,不但是葷菜,素菜也好吃,而且還有白米飯。
柳勇他們都吃了三碗白米飯了,還有些意猶未盡,柳全干脆把紅燒肉的湯汁倒在碗里,拌飯再好吃不過了。
欣兒叫了一個小丫頭到跟前,在她耳邊說了幾句話,小丫頭就出去了,不一會,就有幾個丫鬟婆子端著菜來了,每桌又添了三菜一湯,份量足足的。
一盤紅燒肉,一盤梅菜扣肉和一盤紅燒獅子頭,一大盆黑木耳肉片湯。
本來意猶未盡的人們看見又上了菜,又重新拿起了碗,雖然飽得不能再飽,可還是想吃。
欣兒只是盛了半碗湯,在那里慢慢的喝。
這桌的人早都吃飽了,飽得再吃不下,看到欣兒喝湯,也都盛了點湯,熱乎乎的湯喝得胃里很舒服。
這湯跟她們平時喝的清湯不同,濃稠的,特別鮮,而且一點都不油,里面的肉不知道是什么肉,嫩得很。
彎彎問道:“這是什么肉,怎么這么嫩?”
杏兒道:“這是豬瘦肉。”
彎彎有些不可思意,豬肉居然可以這么做?她們家的豬肉不是燉白菜就有燉土豆,以前還覺得好吃呢,現(xiàn)在一看,她們家那簡直就是豬食,難怪欣兒她們不愛吃呢!當(dāng)時自己還有點不舒服,覺得自家盛情款待,她們還嫌棄,現(xiàn)在總算理解了,吃了這里的飯,再回去吃家里的飯,擱她她也嫌棄。
飯畢,柳氏命人收拾了碗筷,碗筷很干凈,被吃得干凈,本來小孩的那一桌還剩兩盤菜,被柳氏三兄弟解決了。
柳家人都抱著自己的肚子揉,顯然是吃多了,柳氏命人上了茶,喝了好解膩,這會也懶得動彈,喝會茶聊會天正好。
譚氏吃得太飽,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不好,容易積食,欣兒道:“外婆我陪你出去走走吧!吃飽了容易積食,我陪您出去消消食。”
杏兒也站起來道:“我也去!”幾步走到譚氏身,和欣兒一左一右攙扶著譚氏出了飯廳。
譚氏心花怒放,兩個仙女似的外孫女親近自己,高興的嘴都合不攏。
欣兒給黃斌使了個眼色,黃斌微微點頭表示明白。
東院結(jié)構(gòu)很簡單,風(fēng)景也就那樣,沒什么看頭,欣兒領(lǐng)著譚氏轉(zhuǎn)了一圈,就沒什么了興致了。
倒是譚氏興致挺高,想到每間房都看看。
倆姐妹攙著她,一間房一間房的看,欣兒笑道:“外婆,我們帶你到處走走吧。”
譚氏精神頭正好,對什么都感到稀奇:“好啊。”
欣兒和杏兒就攙著她,她們先去了廚房,廚房挺大的,有四五個丫頭婆子在忙著,見她們來忙向她們行禮,欣兒免了她們的禮,見掌廚的馮嬸不在,問道:“馮嬸呢,怎么不在?”。
馮嬸是宋海從云縣帶回來的,做得一手好菜。
馬管事的道:“太太讓人叫去飯廳了,說是菜做得好,舅老爺舅太太們要見見。”
欣兒點點頭道:“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
馬管事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婦人,看上去十分爽利,人也很有能力,也是宋海從云縣帶來的。
廚房地上鋪的是深紅色的地板磚,光可鑒人,欣兒道:“外婆小心地滑。”
譚氏道:“這地上鋪的是什么?怎的這么光滑?竟比青磚還好?”
在譚氏的認(rèn)知里,鋪青磚就已經(jīng)很奢侈了。
譚氏看這廚房竟是極其干凈的,地上光可鑒人,墻上也是一片雪白,正中間并排三個灶,六口大鐵鍋,
窗戶是鋁合金的,窗前放著一個長案桌,平時廚子們都是在這里切菜剁肉的。
案桌旁邊有一個大水巢,是用來洗菜的,上面有個水龍頭,水正從里面泊泊往下流。
譚氏好奇極了:“這水是從何處流出來的?”
欣兒道:“外婆,這個是水龍頭,這水呢是從井里引過來的,這里有個開關(guān),需要就打開,不需要就關(guān)上。”
譚氏好奇上手開關(guān),果然如此,驚奇道:“這也太方便了吧!”
欣兒把她扶到桌邊坐下,到灶臺邊給她接了一杯熱水,譚氏看見了,忙過來看,奇怪道:“怎的這灶臺上也有這水龍頭?”
欣兒道:“這個是燒熱水的,把一個比較深一點的鍋在砌灶的時候一起砌進(jìn)去,上面裝上這個水龍頭,專門用來燒水,這樣燒的水沒有油煙味。”
其實就是焊了個水龍頭的鋁鍋。
譚氏又被大大的驚艷,直說怎么有這么多奇思妙想。
……
北墻邊放著兩個大廚柜,南墻邊有一張長形條桌,幾條長板凳,廚房里當(dāng)差的都是在這里吃飯的。
廚房里還有兩個房間,南北一頭一個,靠北邊的是一個柴房,靠南的是一個庫房,里面放了很多的桌子凳子盤子碗筷等各種餐具。
譚氏被這數(shù)量整不會了:“杏兒,你家是要開餐館嗎?”
杏兒聳聳肩,她也是第一次看到。
欣兒:“外婆,這是為酒席準(zhǔn)備的。”
譚氏:“辦酒席不都是各家借桌椅碗筷么?誰家會買那么多放家里,不當(dāng)吃不當(dāng)喝的,浪費錢。”
欣兒眨眨眼:“我們家現(xiàn)在家大業(yè)大,還去找鄉(xiāng)親們借東西,太掉價了,再說,這些東西也不白置辦,將來家里辦喜事,都用得著,多省事。”
譚氏噎了一下,她不知道該怎么說,貧窮限制了她的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