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縣聯(lián)考

  • 大周女官
  • 否不言
  • 3321字
  • 2018-09-12 18:29:03

在縣聯(lián)考前五日,本次的聯(lián)考地點才通告出來,是定在青陽書院。

每年的聯(lián)考地點,也是有其規(guī)章制度選取。每次聯(lián)考之前,由府衙在當?shù)乜h城前一次縣試進取率最高和最低的兩所書院中進行擇定。

縣試每兩年舉行一次,于是這兩年的聯(lián)考地點約定俗成由兩個書院各承辦一次,只是先后由府衙定下即可。

但是去年已經(jīng)是青陽書院承辦過一次了,今年按例該由經(jīng)年墊底的青山書院承辦,但是這到底也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在大部分人看來,也是無關(guān)痛癢,閔清卻是秉承著事出反常必有妖的念頭,去找白露詢問其中門道,只是白露一向?qū)@些事不敏感,她娘也是讓她別想有的沒的。

只是她去找白玉柏的時候,白玉柏一點也沒有被侮辱的感覺,照樣人前溫潤如玉,人后吸孩狂魔的做派,在白露付出人權(quán)喪盡被狠狠扯了臉蛋使命揉搓的代價后,白玉柏也只告訴她八個字,讓她轉(zhuǎn)說給派她來打聽的閔清聽。

明哲保身,欲揚先抑。

白露告訴閔清的時候,一臉的憤憤,什么莫名其妙的八個字,這不敷衍我們拿我們逗著玩呢!

閔清雖然疑惑,心頭又隱隱有絲明悟,但是以她目前的身份,別說身處權(quán)利中心的皇都,就是這縣城各方權(quán)貴的信息,她也只知曉一部分。

盡管對這種看起無關(guān)的變故事件有著別樣的敏銳,但是信息不對等,再怎樣她也只得按下心思,專心備考。

由于青陽書院距離青山書院有些距離,所以考試前一天書院便放假讓學生們自行回去準備相關(guān)東西。

歷來考點只提供考場,別的如筆墨紙硯食物,都得需要考生自行準備。

這晚,閔家早早就吃了晚飯,閔文周月兩夫婦便樂呵呵的去給閔清準備面餅,實在是家里條件所致,再好的糕點也是沒有了。但是閔清也很滿足了,這給她準備的面餅里還摻合了雞蛋,還有一些難得的豬肉。

這可是平常難以吃到的。

許是閔清這些年行事越發(fā)穩(wěn)妥,又有主見,閔智也越來越正視自己的這個長孫女,看了看閔清那瘦削的身體,又發(fā)話給閔清準備的食物里,每噸多加一個水煮雞蛋。

閔氏咧蠕了嘴,最終還是沒說什么。

就連平常活潑好動的閔江,此時也難得安靜,不給家里增添麻煩,還乖乖的幫著王萍帶小三兒。

小三兒是周月的二胎,閔清的弟弟,今年正月生下的,還不滿一歲。

閔清陪著逗弄了會小弟,把東西準備好,便早早休息。

到了寅時末,閔文便來叫醒女兒。

閔清睡眼惺忪的洗漱好,還沒回神就被閔文送到村口。

秋天的凌晨天氣還是有些涼,一陣秋風吹過,閔清被寒意一激,打了個哆嗦,頓時清醒很多,此時明叔已經(jīng)牽著牛車并幾個同村的考生,也到了村口。

此去青陽書院路途遙遠,這些考生又都是半大孩子,為防趕不及以及安全,村長還特意找了明叔用牛車載他們?nèi)ァ?

也幸好如此,待閔清他們到達青陽書院時,此時太陽也高高掛起,已是辰時。

此時青陽書院大門緊閉,門前熙熙攘攘到處是人。

有考生還在抱佛腳,也有來陪考的家人仆從在旁端茶倒水,還間雜牛馬嘶鳴,好不熱鬧。

眾人下車向明叔到過謝,巡視了一番找到青山書院的帶隊左夫子,連忙擠過去,又等了一會,人都到齊了,左夫子向青陽書院的負責人報過。

又過了一會,其余書院的人也過來報備,負責人向旁邊小廝說了啥,小廝登登的跑到后面不見人影,然后青陽書院大門打開,縣官白大人和青陽書院的院長青娉帶著一群人走出。

白大人慣例講了幾句話,祝福考生們考試順利,又表示期待出色的考生來縣學就讀等等便走了。青娉也隨后講了一些考試規(guī)矩和注意事項,見時間也差不多了,宣布開始進場。

考生們按著同一書院排成男女兩對,先前那個負責人拿著花名冊在臺上點名,每個書院點四個名共二十人為一隊,出列排成一隊跟著一個兵士進入書院走去考室。

閔清和白露恰好也在一隊,不恰好的是,閔正也在此隊。

到了考室,有一個監(jiān)考夫子坐在講課案桌后面,旁邊的小廝上前接過兵士手上的名冊,遞給夫子,夫子按四四交叉的原則再把眾人打散排位。

閔清在自己案桌坐下,瞟了一眼白露,給她一個加油的眼神,再拿出事先備好的筆墨紙硯一一在桌面放好,又把吃食飲水放致桌下,方便考時取用。

待眾人坐下,小廝先是上前把眾人的草紙并一些書籍收了,在再某些人的哀怨眼神中淡定的發(fā)放草紙。

閔清倒是猜出有可能是作弊小抄,聯(lián)考不似縣考,雖也重要但也不是特別重視,所以并不查看夾帶等作弊方式。

三聲鐘響,夫子站起來拿出封好的試題,當著眾人面前解開,再發(fā)放試題并空白答卷。

試卷只有一張,而答卷有五張。

今天是聯(lián)考第一天,考的是文科,文科試題共有三道。

第一題是最簡單的,考明經(jīng),即對四書五經(jīng)進行墨義、貼經(jīng)。墨義,就是圍繞經(jīng)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貼經(jīng)是把經(jīng)文貼去幾字,令其填補。正式科舉時,這道題兩種類型分別有十道,主要考察記憶力和熟練度。

第二道題考雜文,給出幾個字或者幾個詞,或者是幾句話,然后以此為中心要求寫出詩詞賦共六篇。主要考察詩賦才華。

第三道題考國策,針對政治、教育、管理三方面出題,此題有三種考法。一是擇取一個國家已經(jīng)頒布的政策,讓考生探討此策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要怎么完美執(zhí)行,這種考法比較容易,因為每個政策都有可能是試題,所有一旦頒布,就有人做出分析,但是若照搬照抄沒有自己觀點,沒什么出彩地方,反而會得分平庸,和高分拉開很大的差距。

第二種也是取史經(jīng),即從四書五經(jīng)史記里抽取一個舊策,對此進行解讀,這個中等難度,比較難的是對題目進行審題,因為出題人可能是想考問策,也可能是想考策問。

還有一種考法,則是給出一個地方案例,讓考生提出對策去解決這個問題,這種題型就比較難了,如若沒有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和與之相配套的理論知識,很難給出一個實際的解決方案,或者又有很多不合理之處。

國策一般也會出兩到三題,最多不超過四題。

所以大周科舉選拔的官員,莫不是上了一定年紀,或有著豐富經(jīng)驗,實在是科舉之路漫漫又難考。很多人一路上不是才能有限讀不下去,就是財能有限,支撐不了。

但聯(lián)考最主要目地還是考校學生們,所以題目不會太難,而且題量也只是科考時的差不多三分之一。

第一題照例是明經(jīng),考墨義和貼經(jīng),閔清看了一下題目,墨義考的是論語《學而》篇和春秋《公羊傳》桓公卷第三篇,貼經(jīng)選取的是詩經(jīng)《鹿鳴》《生民》兩詩。

閔清在心里把這些默背了一遍,確認記憶準確無誤后,再看第二題雜文。

雜文這題只考了詩詞兩題,詩的題目是“秋”,詞則選的是“清平樂”。

還好是聯(lián)考,沒有選賦出題,閔清在心里默默松了一口氣。她記憶力還行,所以明經(jīng)不怕,但是雜文里有賦。

賦要想寫的好,非不是一般的要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而且還需要一點靈氣。

閔清兩點都缺了一些,所學所知應付詩詞還好,賦題就真的是她短板了。

秋詩和清平樂詞,是很常見的題目,閔清便把之放到最后,再去看國策題。

國策出的也不難,選取圣祖定下的學策為題。

圣祖這位開國女帝,她的一生傳奇事跡在大周可謂是人人皆知,直至如今,這位也是廣大百姓津津樂道的對象。而她在位以來,所有的政策莫不是利國利民,綿延后世。

所以圣祖時期的政策,也是國策最喜歡的考試題目之一。

自然也被無數(shù)人從里到外,由點及面挖掘挖掘再挖掘,隨便來個學生,也能說出一二,但是也因為廣為人知,圣祖這國策很難有人答的有新意。

當中心都差不多,那么這題就考校考生的文采了,大家都一樣的中心,你若是寫的極有文采,能作為經(jīng)典廣為流傳下去,那么得分自然比別人要高。

三道題都不是很難,思索片刻便有了計較。

閔清喝了一口水,把答卷和草紙鋪開,又磨好墨,這才提筆。

先答明經(jīng),略一思索把答案寫在草紙上又確認無錯字漏字,再仔細用小楷藤抄到答卷上。

卷面整潔和書法也是重要加分項。

之后閔清再看雜文,先在心里大概寫了幾首詩,有了計較后寫在草紙上,再慢慢每首推敲改字換字,或是引經(jīng)據(jù)典,逐漸完善。

之后作詞也如法炮制,等做完詩詞,已經(jīng)到了中午,考試時間也差不多過半。

到了這時,眾人也抵不住饑餓,紛紛放筆開始飲水進食,連監(jiān)考夫子也有專人送來食水。

閔清放下筆揉揉手,趁著夫子低頭喝水的瞬間偷瞄了白露一眼,白露正在抓耳撈腮煩躁的寫寫劃劃。

得,這只小老虎肯定在著急雜文了。

閔清暗暗搖頭,給她突擊了十多天,這次的明經(jīng)恰好也背過,詩詞呢,閔清之前猜過題,其中就有一首秋詩,讓白露寫過給她看,也改了。

剩下的詞和國策,這個就只能考白露自己的積累了。

拿出面餅和水煮蛋,閔清悠悠的享受,間或觀察一下其他考生,或是如白露一般抓耳撈腮,或是賊頭鼠腦東張西望,或是進食后疾筆書寫。

把最后一口雞蛋咽下,閔清點點頭。

嗯,真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吴桥县| 澄迈县| 安远县| 寿光市| 崇明县| 江都市| 天长市| 繁峙县| 嘉峪关市| 襄樊市| 泰来县| 集安市| 察哈| 禹城市| 奈曼旗| 景谷| 田林县| 凤城市| 广东省| 鲁甸县| 承德市| 新沂市| 河池市| 西宁市| 天津市| 云浮市| 资阳市| 东乌| 长宁县| 海兴县| 信丰县| 济宁市| 湘阴县| 荔波县| 娄底市| 潜江市| 灵山县| 徐汇区| 公主岭市|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