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四排
- 源世界心語
- 兔小閑
- 2149字
- 2018-09-13 07:26:46
爸爸高興地說,“咱家分到家屬區(qū)的新房子了,我?guī)銈z去看看!”
我和哥哥高興極了,說是手舞足蹈也不為過,以后買豆腐吃方便多了。
爸爸用自行車帶著我們去了家屬區(qū)。面前是一排排新建的平房,那么的氣派。爸爸告訴我們這里是“新四排”,他領著我們來到其中的一排平房。
這排平房和它前面的那排間距很小,不像別的平房每排之間距離那么寬,但這點不同并不能影響我們的心情。之所以父親分到這樣的房子,據說是他比較好說話,把好房子讓出去了!
新家在這排房子的中間,推開門,是個小院子,院子左邊是廚房和菜窖,正前方是住人的屋子,這比三家村的房子好得太多了。
屋前的水泥地還沒干透,我和哥哥不小心踩在上面,留下的小腳印,直到我們再次搬家,它們都在。
終于盼到房子可以住人了,爸爸借了一輛馬車,將為數不多的家具,搬了過去。挑了個日子,將鍋碗瓢盆也搬了過去,請幫忙的人吃了頓飯,我們就開始了在新四排的生活。
爸爸在院子的右側砌了個小池子,栽了幾棵巨峰葡萄樹,院子里養(yǎng)了雞鴨。爸媽忙著打理新家,我和哥哥忙著結識新朋友。
哥哥快上小學了,在這片兒算是大孩子。可能他從小帶著我,喜歡領著小孩們玩兒。很快他成了這一片的孩子王,孩子們叫他“小哥哥”,叫我“小姐姐”。
在三家村的時候,哥哥只有一個兵,就是我,到了新四排,他手下的兵就多了,大概有十幾人,都很聽他的話。
每天出去玩,哥哥依舊不忘帶著我,身后還跟著一群小孩,很是威風。
家附近有生產隊、養(yǎng)魚池、保養(yǎng)站、洗澡堂等等,每一處都可以是我們玩耍的地方。
洗澡堂的后院里有個小平房,說高不高,說矮不矮,我們喜歡依次爬上去,再跳下來,樂此不疲。
那時評書盛行,聽了白眉大俠后,評書里講的梅花樁引起了我們的興致。
生產隊的院子里有一塊空地,我們把紅磚豎著擺成一圈,在這里練自創(chuàng)的梅花樁。
每個人在豎立起來的磚上走,如果不小心把磚踩倒了,弄碎了,就罰踩碎磚的人再搬兩塊過來,以保證“練武場”的梅花樁不會缺失。孩子們在哥哥這種方法訓練下,走路特別穩(wěn)當。
像這種原創(chuàng)的游戲,哥哥發(fā)明了很多,增強了我們的體質,我們跑得越來越快,動作靈活,這很實用。當惹怒了大人,他們想要抓住我們是要費些周折的。
練著練著,天氣漸漸冷了,附近的小河里結了厚厚的冰,孩子們開始滑冰了。
滑冰車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大跪子”冰車,就是一塊木板下面左右兩側分別釘上長鐵片。適合年齡小的孩子,跪在上面,雙手用鐵簽子撐在冰上滑。
還有“單腿驢”冰車,三角形,下面只有一塊鐵片,這種適合大點兒的孩子玩,蹲在上面滑,需要保持身體平衡,難度較大。
玩著玩著,天氣更冷了,就要過年了,這是我最盼望的事。
爸爸媽媽忙著準備年貨,給我倆做新衣、買新鞋。媽媽會蒸好多饅頭,放在面袋子里,往屋外一放,凍得硬梆梆的,吃的時候再加熱,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不得不提,在家屬區(qū),媽媽做飯的手藝是出名的好,她會做熏豬蹄、熏雞,不僅給自己家做,還熱心地幫相熟的人家做這些,從早忙到晚。
我覺得過年哪兒都好,除了媽媽太累了,不過媽媽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準備得面面俱到。
家里的錢不寬裕,每年還要給河北老家匯款。爸爸媽媽不舍得給自己添新衣,但是從不缺我和哥哥的,我倆從頭到腳一身新,包括我頭上的紅綢花。
過年的新衣新鞋必須早點兒準備,不然即使買到如意的布料,裁縫在年前也趕不出活,附近只有一家商店,去晚了,鞋號就不全了。
媽媽每年都能將這些安排得好好的,讓我們穿上新衣新鞋。
到了年關,還可以收到姥姥從天津郵寄來的年貨,都是我和哥哥愛吃的,有各種糖果、點心。
過年除了有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服,最有趣的是放鞭炮。
成掛的鞭炮,一點著,沒幾分鐘就放完了。我們可舍不得,把成掛的鞭炮拆成一個一個的,叫做“小鞭兒”,放在口袋里,不時地拿一個點著扔出去,可以放很長時間,經濟實惠。
除夕的晚餐最是豐盛,爸爸媽媽會喝酒,也允許我倆喝點兒果酒,陪著我倆打撲克牌,吃餃子、迎財神,給我倆壓歲錢。
大年初一,每家都會留人,等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其他的人去串門。馬路上到處都是人,可熱鬧了,大人們見面說恭喜發(fā)財,小孩子則有禮貌地向長輩問好、拜年。人們笑容滿面,希望有個好兆頭,日子越過越紅火。除了互相拜年,還會到熟人家里坐一會兒,聊聊天。
家里要是來了小孩子,大人會熱情地往他們口袋里裝糖果。
初一不留外人吃飯,初二是已婚婦女回娘家的日子,但是姥姥家在天津,媽媽只能還在自己家。
爸爸的朋友從初二起,開始來串門,爸爸很好客,會留他們吃飯。
我覺得從初二以后,媽媽天天在廚房炒菜做飯,爸爸天天陪朋友們喝酒聊天,我和哥哥吃飯都變得沒有規(guī)律了。
吃吃喝喝中,年過完了,春天一天天走近。哥哥又開始帶領小孩們早出晚歸地玩。
爸爸開始對我倆的晚歸有意見了,回家晚了,不讓進門,我和哥哥無處可去,只能蹲在門口,等爸爸氣消了,媽媽才敢把我倆悄悄地放進來。進家一看,廚房的門已經上鎖了,只好餓著肚子睡覺。
但是這種教育方法對我倆來說收效甚微。家里真是沒什么意思,幾間房子一個院子,外面就有意思多了,摸魚、捉螞蚱、捕麻雀……好玩的事一件又一件,玩著玩著,就忘了回家。
可是,哥哥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不能再這么自由地玩下去了。過了夏天,哥哥成了一名小學生。
哥哥不能看護我了,爸爸媽媽把我鎖在家里不放心,讓我一人在外面玩更不放心。思前想后,爸媽決定把我送到一個他們認為很放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