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臺參佛
- 寧宋
- 西峰紅葉
- 3140字
- 2018-11-29 22:50:25
翌日中午,嵊州縣衙后堂,縣令范祥為岳家眾人餞行。
范祥端起酒杯向岳家眾人招呼:“這些天,本縣禮數不周,還請見諒。”
李氏夫人聽后,微微欠身道:“我等乃是負罪之身,承蒙縣令大人熱情接待,停留修整數日,已感激不盡,絕無不滿之理。”
范祥微笑道:“夫人客氣啦,此次若非岳霖公子施以援手,嵊州水患不知何年才能根治。為官多年,別的不行,識人的本事我還是有的,霖公子才學廣博、見識非凡,實非池中之物,來日必是我大宋中興之臣。”
“精忠報國,中興之臣……我別無所求,只求岳家平安。”李氏夫人喃喃自語。
見李氏夫人如此,范祥亦很傷感,可時下奸佞當道,他一個小小縣令泥菩薩過河自身都難保,又豈能左右朝政。
眾人一時無語,場面有點尷尬。
岳霖心想傷感又有何用?當務之急還是振作精神,從父親蒙冤致死的陰影中解脫出來。
于是,他沉聲道:“父親已逝,一味傷感又能如何?流放才剛剛開始,此去崖州關山重重,危機四伏,我們要堅強的活下去,才能洗刷冤情,匡扶正義。”
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慷慨激昂,范祥聽得目瞪口呆。
還好,李氏夫人對岳霖身上發生的變化已經適應了,她并不驚訝,反倒是為兒子的表現感到無比自豪。
見李氏夫人心情變好,范祥不失時機地夸贊霖公子才學武功均屬上乘,非常人所及。
岳霖見說,謙虛道:“兄長岳雷被奸佞下毒后,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好,其實兄長的武功才學遠高于我。”
瞧向自己喜愛的弟弟,岳雷借機下套,扭頭對范祥道:“這些天我們多有打擾,此情難還,不如就讓岳霖作詩一首,以助酒興?”
“平日里,這岳雷老實巴交的,今天卻語出驚人,給我下了這么大的一個套子。”岳霖暗自生氣,瞪了岳雷一眼,可他著實沒有辦法推脫,在眾人的鼓勵下,他低頭思索。
須臾,他提起毛筆,筆尖輕落,一行行漂亮的行書躍然紙面:浩蕩離愁流放途,吟鞭南指即崖州。風吹雨打志難改,直搗黃龍復河山。
范祥見岳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心胸才學,實有其父岳飛之風,不由感慨萬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飯后范祥與岳家眾人依依不舍,送至南城門口。
南城門口發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聞訊趕來的百姓,黑壓壓的站立在城門兩側,少說也有萬余,他們自發為岳霖送行。
是的,這就是華夏最底層的百姓,與臨安那個冷酷無情的朝廷不同,他們樸實無華,忠誠厚道,只要你真誠地付出,哪怕一點點,他們就會感恩戴德,銘記在心。
岳霖看了范祥和母親一眼,見他們微笑點頭,他自是心領神會。
他立即下馬,拱手作揖:“父老鄉親,你們這是干什么,岳霖乃后生晚輩,可受不起如此大禮。”
“是公子幫助我家侄兒,才保住我陳家祖田。公子今日要走,老漢除了磕頭拜謝,也不知如何報答……”聲音好熟,岳霖循聲看去竟是陳祥、陳勇叔侄倆,他趕緊上前止住欲要下拜的叔侄。
“沒有公子,這五龍山的水患不知何時才能根治……”
“若無公子,焉有今日五龍山周邊十里八鄉民生安泰!”
……
百姓你一言我一語,都表露了一個意思,不舍他離去,要為他送行。
一眼望去,萬余百姓,盡是前來道別的。
岳霖眼圈有些濕潤,忽然覺得這么多天在五龍山的辛勞付出,一切都值了。
出了城門,一路向新昌進發。
當日黃昏時分,眾人來到新昌縣城。
城門口早有衙役等候,他們將眾人引入縣衙。
此刻縣令端坐大堂,見到李氏夫人一行趕緊招呼:“夫人勿怪,上午臨安府來人,催促給你們備案畫押,不得逗留。”
李氏夫人面無表情,淡然道:“但憑縣令大人處置,罪婦并無意見。”
翌日一大早,眾人南行二十余里,來到一處風景秀麗的湖畔,岳霖知道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沃洲湖。
湖邊有一座寺廟,黑匾金字“真君殿”,當地人稱為石真人廟。
李氏夫人帶著兒子們進殿奉上香燭。
知是岳飛家人流放至此,有人自駕船只送眾人到湖對岸。
沃洲湖南側是天姥山,景色幽靜,樹木蔥蘢。
臨安府的催促給岳霖帶來些許不快,想到這流放的時間漫長,沿途必定磨難重重,又想到金國何事覆滅,蒙元何時入侵?岳霖沒有心情欣賞沿途秀美風光,一時之間他陷入了沉思。
天姥山山勢險峻,道路崎嶇,卻是通往天臺縣城的捷徑。
中午,眾人行至山腰,在一處石洞短暫休息,岳霖和四名差人就近找來潔凈的山泉水,眾人胡亂就著面餅牛肉,算是解決了午餐。
繼續前行,來到山的另一側,已經黃昏。
岳霖止住腳步,對眾人道:“看情形今日我們下不了山了,得找個地方息腳。”
李氏夫人點頭允諾,岳霖帶著董成四處尋找合適休整地點。
前世的岳霖倒是來過這里,他知道天姥山景色宜人,尤其是山洞很多。果然,在一處峭壁處尋到一干燥潔凈的崖洞。
他也知道這天姥山自然生態保持完好,這南宋時期就更不別多說了,不僅樹木種類繁多,還有靈貓、羚、狼,野豬、云豹等野生動物。
為防備野生動物夜間侵襲,他帶著四名官差砍伐了些油桐、松枝,在洞里洞外分別點燃。
午夜時分,洞外傳來陣陣狼嚎,嚇得四名差人膽戰心驚。
岳霖見狀安慰道:“篝火正旺,野獸絕不敢來襲的,不知諸位有無興趣隨我獵捕動物。”
任林等人唯唯諾諾,膽怯異常,唯有董成還有些膽量。
岳霖也不多言,帶上董成,前往洞外林中。
自持武功高強,岳霖帶著董成一路前行,攀爬上一個粗大油桐樹上,屏息而待。
黑暗中,一個黑影出現在眼前,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
這不是野豬嗎?岳霖大喜過望,立即張弓搭箭,射向黑影。
隨著慘叫聲,中箭的野豬發瘋似的尋找攻擊目標。
此時,董成緊張過度,竟然滑落在地。
看到復仇的對象,野豬自然不會放過,它低著頭加速向董成沖來。
眼看慘劇就要發生,岳霖卻從空而降,一腳踹在野豬頭部,野豬瞬即翻到。機會來了,岳霖眼疾手快,手中寶劍快速插進野豬的咽喉。
得手后,他拉著董成繞至樹后。
此時,垂死掙扎的野豬更加瘋狂了,到處沖撞,竟把油桐樹干當作仇人,一頭撞上。轟的一聲,野豬倒地玩玩。
清晨,岳霖、董成將野豬剝皮割肉,就地用松枝燒烤,豬油滴落在燃燒的松枝上,發出滋滋的聲響,野豬肉的香氣合著松枝特有的木香,讓人垂涎欲滴。
眾人邊說邊笑,大快朵頤,這個清晨無疑是快樂的。
下了天姥山,眾人繼續南行。
南行三十余里,眾人來到天臺縣境內一處秀美絕倫的大山,岳霖知道這是天臺山。
只見漫山遍野的云錦杜鵑,虬枝如鉤,枝繁葉茂,淡紅、嫩黃之花競相開放,花大而艷,一樹千葩,團花錦簇,望之似錦若霞。
沿著山路,順路上行,山巒滴翠,古木參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是一處步移景異、觸目皆成景色的絕佳勝地。
前行約五里,眾人來到了一處四面環山的寺廟前,廟門匾額上書寫著“國清寺”三個鎏金字體。
國清寺是一處文化積淀極其深厚的文化古剎。陳隋之際,智者大師(538-597)在天臺山創立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宗派--天臺宗。
進入寺中,李氏夫人帶著兒子們奉上香燭,頂禮莫拜。
一向不信宗教的岳霖看到母親如此虔誠,仿佛也感覺到佛光普照,精神為之一振,這或許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拜佛完畢,一旁的小沙彌走上前詢問李氏夫人:“老方丈智云禪師欲見你家公子,不知夫人可否允許?”說罷,他指了指岳霖。
李氏夫人微感詫異,但她還是爽快答應了。
來到后院方丈室,岳霖見到一年紀約七十多的方丈。七十多歲在前世太常見了,不過在古代還算是比較稀罕的。
見禮完畢,岳霖拱手道:“不知方丈招呼小子有何見教?”
方丈哈哈大笑,直言道:“方才拜佛,老僧見公子氣宇軒昂,不像本朝之人啊!”
啊!岳霖心中一驚。
智云接著又道:“公子勿怪,室內只有你我二人,任何言語出老僧之口,入公子之耳,絕無第三人知曉。”
果然,這老和尚有些道行。
岳霖謙虛道:“有何言語,還請言明。”
智云目光炯炯,沉聲道:“佛家不打誑語,大宋內憂外患,內憂為秦檜、張俊等奸佞,外患并非大金,乃是漠北的蒙古。上天賜公子臨宋,內憂外患必將會煙消云散。”
岳霖只是聽講,并不詢問或是爭論。
見岳霖小小年紀就如此沉穩,智云亦是滿意萬分,他雙手合十:“善哉,善哉。公子大才,岳元帥后繼有人,老僧沒有看走眼啊。”
交談個把時辰,岳霖告退。
見到岳霖,李氏夫人也不過問。稍事停留,眾人就離開寺廟,向天臺縣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