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朝野風暴
- 寧宋
- 西峰紅葉
- 3530字
- 2018-09-22 08:19:14
臨安,大宋的南京,人煙稠密,商貿發達,經濟繁榮,奢華程度遠超故都汴京。
南市,御街南段有大大小小的茶樓不下二十余家,茶樓外各色布幌迎風飄揚,有灰底黑色字,有藍底紫色字,有青底紅字,張記、劉記、潘記……各種色彩讓人眼花繚亂,大小茶樓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此時的南京臨安,酣歌恒舞,縱情享樂,整個都城都沉浸在奢靡、安逸之中,渾然不知南宋所面臨危如累卵的嚴峻局勢,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臨安城的茶樓大致上分大小兩種,大的茶樓分上下兩層,上層設有包間隔斷,下層設有一個大廳,擺放十幾二十張八仙桌還寬敞有余,廳盡頭有一高臺,高臺上有案幾,那是供說書人用的。
小的茶樓,也分兩層,相比大的茶樓僅少一個大廳,一樣的雕鏤畫棟,一樣的紅木桌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大的茶樓,美中不足的就是規模小一點。
臨安的茶樓生意特好,不論大小,只要開設就包賺不虧的。
平日里,茶樓來往人員可是絡繹不絕的,前來喝茶休閑的人各色各樣,朝廷官員私下交流,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憤世之人議論時局,更多的是休閑娛樂、喝茶聽書之人。
劉記蘭桂坊茶樓,宏大富麗,包間已無空缺,大廳人聲鼎沸。
二樓天字一號包廂里,數個錦衣公子喝茶談話,一個身著大紅底藍印花的二十來歲公子眉飛色舞,吐液飛濺,正給大伙講市井傳言。只見他神神秘秘,低聲道:“當朝樞密張俊長大人正房夫人長的肥胖兇悍,別看這張大人是朝廷一品大員,朝堂上位高權重,平日里耀武揚威,可是回到府邸,見到這夫人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
此時,他故意停頓,吊起眾人胃口,見其余五六人正呆呆出神的聽著,這家伙甚是得意:“有一次這張大人在紅牌坊逛窯子,不知怎地被夫人知曉,你們猜怎么的?”
眾人張大了嘴巴,甚是驚奇。
“這兇悍夫人居然不顧張大人的面子,帶著數名家人沖進紅牌樓,敲撞房門,欲當場捉奸!這時張大人正赤身裸體和一靚麗歌女相依而臥,情況端的是萬分危急!”
他眼神左顧右盼,像是在講一件軍國大事:“張大人不虧是朝廷大員,足智多謀,只見他迅速穿好衣服,拿起床單,猛地拉開房門,床單罩在欲推門進來的夫人頭上,廝混的歌女逃離現場后,張大人才說:猜猜我是誰?。這才掀起床單,那胖夫人頓時傻眼了。”
眾人哄堂大笑,這張大人也算是個人才啊。
樓下大廳中有位中年讀書人,身著灰色葛布長衫,頭扎文人藍色方巾,手拿折扇,正在說書呢。
廳中二十張八仙桌座無虛席,連走道口也站滿了聽眾。
“岳母刺字,天下皆知。少年岳飛師從陜西周桐,這周老先生可了不得,乃我大宋有名的忠義之士,文韜武藝端的非凡,梁山好漢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沖均是他的徒弟,這岳飛岳鵬舉乃是周老先生的關門弟子。”
只見中年說書人用力拍了一下驚堂木,朗聲道:“酷暑寒冬,一晃五年過去了,岳飛學藝成功,那本領實屬高強,無人超越。牛頭山救駕、黃天蕩阻敵、朱仙鎮抗金……他那一身本領顯露鋒芒......!”
一時間,大廳里鴉雀無聲,眾人神情聚精會神,聽到精彩之處時連連叫好。
說書先生眼光掃過大廳,聲音洪亮:“想那岳母教子有方,岳飛忠君愛國。岳飛十五六歲時,金人南侵,鐵蹄之下,大宋軍隊節節敗退,百姓流離失所,此時洞庭楊么又起兵作亂,我大宋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一席話聽得眾人手心出汗,臉色煞白,端的是緊張無比。
說書先生語氣愈發慷慨激昂:“楊么遣使重金聘請,岳飛呵斥拒絕。想那岳飛忠孝兩全,聽從母親教導,立志忠君報國。事發當日,岳母為堅兒心志,就在岳飛背上用繡花針刺就“精忠報國“四字,針針出血,字字連心,然而岳飛忍著疼痛,堅持讓母親涂以醋墨,使之永不褪色。”
講到此處,說書人潸然淚下,聽書眾人也情不自禁,悄然落淚。整個大廳之中充滿了感傷的氛圍。
就在此時,廳外傳來喝罵聲:“媽的,是誰在這妖言惑眾!”話音剛落,從外面沖進二三十個衙役。
衙役粗暴地分開眾人,徑直沖到說書人面前,兇神惡煞般的喝道:“你這廝是叛逆岳飛同黨!”
霎時,整個大廳鴉雀無聲,一眾人等嚇得面如土色。
這時,大理寺丞羅汝楫趾高氣揚的出現了,他喝問:“這是怎么回事啊!”
衙役們趕緊回答:“這說書的妖言惑眾,說叛逆岳母刺字的故事。”
“既然如此大膽,目無朝廷法度,左右還不給我鎖了。”羅汝楫面色淡漠,冷冰冰的說道。
一眾衙役立刻上前,拳打腳踢,用鐵鏈將說書人鎖走。
......
臨安東門口,黑壓壓的一大片低矮的房屋,那是百姓們主要聚集的地方,沒有朱門牌匾,也沒有青瓦白墻,只有茅草為頂,泥土為壁的簡陋房屋。
大石頭街,說是街道,其實就是這片區域之中的一個尋常的巷子。
巷子中,十多個百姓圍著一個二十多歲的落魄書生,書生名叫劉允升,是尋常百姓之子,多年科舉,屢試不中。
他和眾百姓可是多年的街坊鄰居,關系融洽,相處甚歡。這書生正在給眾人講故事,說的是岳飛牛頭山救駕的故事。
“紹興十年春,十萬金兵南下,金陵淪陷。圣上僥幸出得金陵城南門,朝牛頭山方向而去,以躲避金人。不料行蹤暴露,金兵鐵騎在后緊緊追趕。”
眾人神情緊張,安靜地等待下文。
輕咳一聲,劉允升又道:“此時,圣上身邊僅百余人,大都是朝中文官和內宮太監,侍衛親兵只有五十余人!力量對比懸殊,情況萬分危急!”
此時眾人神情更加緊張,有膽小者嚇得直冒冷汗。
他看了眾人一眼,面色凜然,又道:“此時天降小雨,道路泥濘,眾將士殿后死戰,死傷殆盡。金人追至荷葉嶺,距圣上僅剩百步距離。”
有人顫聲問:“圣上危險了,這可怎辦?”
他瞧了一眼那人,沉聲道:“正在萬分危急之際,岳元帥率五干岳家軍趕來了,只見岳元帥一馬當先,連挑金人悍將十余人,金人大恐,遂遠遁,圣上終于得以脫險。”
眾人贊聲一片:“這岳飛忠心耿耿,武藝高強,有如此忠臣良將,大宋幸也!”
“媽的,這些妖言惑眾的雜碎真是無縫不入。”
正當眾人沉浸在牛頭山圣駕脫險的歡樂中時,羅汝楫接到線人舉報,帶著眾衙役沖了過來,這次不像茶樓人員復雜,面對的只是窮苦百姓和一落泊書生,沒有了蘭桂坊茶樓喝問的環節,眾衙役更加肆無忌憚,對眾百姓棍棒相加,打得眾人頭破血流、慘聲連連。
眾衙役還將頭破血流的劉允升鎖拿,帶至大理寺嚴刑逼供。在這種世道下,可想而知劉允升的結果會是多么悲慘。
......
南宋皇宮,崇政殿中,皇帝趙構例行早朝。
周三畏記得岳霖的囑托,出班啟奏:“圣上,想那岳飛因謀逆之罪入獄已有三月有余,不知此案審理如何,可有謀反證據?”
趙構見周三畏挑事,臉色黑了下來,眼皮直跳:“周愛卿屢次三番挑起事端,為那岳飛借口開脫,莫非你與岳賊同謀?”
周三畏毫不懼怕,朗聲道:“何有同謀之說,只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爾!”
“好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你的眼中可還有朕!來人,剝去周三畏的官服,朕的朝廷不需要此等不忠之人!”
趙構甚是惱怒,雙手狠狠扣著龍椅,竟然還有人來觸碰龍須,是朕的威嚴重要還是那岳飛重要?
周三畏哈哈大笑,沒想到自己一片赤誠之心,直言勸誡,竟會落得如此下場,君主昏庸至此,真是天亡我大宋啊。
目帶悲切:“好,好,好!想我周某忠心耿耿侍奉大宋二代君王,竟落得個不忠之名!無需動手,我自己來!”只見周三畏旁若無人,自行脫去官服,顯得格外凄涼落魄。
秦檜見機,知道趙構正在氣頭上,此時若再添一把火效果不明而喻。
他出班啟奏:“圣上英明,此等不忠之人怕早就被岳飛收買,沆瀣一氣,臣認為這種沽名釣譽之輩實在應該被逐出朝廷!”
韓世忠心中憤懣無比,秦檜公然當著眾人面亂潑臟水,就連忠臣不畏死的勸諫都被秦檜說成是沽名釣譽。
他實在是忍不下去了,也不顧朝堂禮節,用顫抖的手直指秦檜大罵:“一切皆因你等奸佞而起,誣陷忠臣,蒙蔽陛下,實在是天理不容!”
秦檜只是低頭冷笑,并不回答,我蒙蔽陛下?笑話,我不過是順著陛下意思來,陛下可是比我更想讓岳飛死的。
大理寺丞何彥猷和周三畏一樣也是忠義之士,他以岳飛為無罪,又與萬俟卨竭力發生爭議。
何彥猷并沒有因為君王的不喜而停止質問,若此時再沒有人站出來,這王朝還有的救嗎?
他正視萬俟卨,斷然喝問:“岳飛所犯何罪?還請言明。我等均為大理寺丞,理應秉公用法,不得誣陷好人!”
萬俟卨卻心中暗罵蠢貨,他早已揣摩圣意,知圣上不喜岳飛,遂嘿嘿冷笑。
“那岳飛持功倨傲,目無圣上!盡管還未查明謀反證據,但岳飛嫌疑難消!定其謀逆,何須真憑實據,莫須有即可也!”
何彥猷聞言,氣的須發俱漲,臉漲得通紅,他脫下自己的鞋子,上前邊打邊罵:“萬俟卨,你這奸佞,誣陷忠良,不得好死!”
“大膽,放肆!”
趙構雷霆暴怒,沒想到在朝堂上居然會出現這樣滑稽的場面。
“何彥猷你身為朝廷四品官員,在朕的朝堂竟然如此粗魯,朕的顏面何在!來人,將他拖下去,杖罰四十!”
韓世忠見趙構如此處置這些勇于直柬的人,心中有些頹然,何彥猷本身就體弱多病,最近還感染了風寒帶病上朝,這幾十大板下去還不得要了他的命?
他不復開始的憤懣,心灰意冷:“圣上,‘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如今奸賊當道,忠臣受辱,我這個樞密副使不當也罷!”